关于教育的账

2021年03月07日 09:55| 作者:张宝川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是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卫界、教育界联组会上的一句话。

每年的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代表委员时都会有一些“金句”流传,他的两会时间备受关注。

今年是个特殊年份,将为中国未来5年、15年,乃至100年的大棋局开局起步。两会,总书记会说些什么?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国之大者”这个重要概念。

什么是“国之大者”?

“大”,当然是指大事。作为一个14亿人口、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这样的大事可谓不胜枚举。即便是一个省,其面积人口也相当于世界上一个中等国家,也可以举出无数个“大”来。

所以,“国之大者”一定是那些涉及长远、涉及广大、涉及根本的事。

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点上,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太多的大事要思考、要部署!

这次,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在各种不同场合谈到教育问题,也流传下来很多“金句”——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国家教育经费要注意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这是个大账、长远账,要想明白,算清楚。”

……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教育功不可没。但是,应该承认,我们的教育还存在很多短板,还存在很多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史家胡同小学校长王欢发言时,总书记多次和她互动。王欢忧虑的是,如何加强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家长们从只关注孩子分数的一元结构,向关注孩子的价值养成、意志品质、规则意识、责任担当、爱的能力等多元结构的转变。总书记赞同她的观点,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让孩子们形成完善的、健康的、成熟的人格,全面发展。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我们重视,人家也重视。当年日本侵占东三省之后,就在青年学生中推行奴化教育,学生们唱的歌都是《君之代》。现在的台湾当局也把在教科书中推行“去中国化”当作“台独”的重要手段。而香港这两年发生在青年人中的乱象,更应该引发我们对教育工作的重视。

不知道这个账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想明白、算清楚”没有。

1977年,刚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主动请缨分管的就是科教工作,干的第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就是恢复高考。这一决策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奠定了日后中国腾飞的基础,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

这件大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什么是根,什么是魂?靠什么启智,靠什么润心?

总书记的话发人深省。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结尾处的一段话。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最高潮的部分,专门谈到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所托之重,意味深长。

100年前,13个青年在上海的石库门召开会议,宣告一个政党的诞生,从此,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