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聚伟力砥砺奋进启新程——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草案

2021年03月07日 11:24|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3月5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呈现亮眼的“中国数字”,让人为之鼓舞、为之振奋。过去一年,我们的GDP增长2.3%,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这份成绩单包含太多艰辛不易。延长这份成绩单,会看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的“十三五”;走进这份成绩单,会看到每个人为之流淌的汗水。

开启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连日来,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草案,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展开热议。大家纷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催人奋进,接下来,要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本报今日编发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精彩讨论内容。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李微微委员:建议国家层面在“十四五”时期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要求,大力支持长株潭地区创建全国先进制造业的示范区。同时在湖南设立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究院,承担更多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此外,还要加强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吴凡委员:建议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要求。建议突出关键战略领域,以构建全链式科技创新体系为切入,加强顶层设计和重点布局;发挥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作用,聚集资源催生原始创新;加强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应用全链条的创新人才培养;高度重视科普,厚筑科技发展的全民基础。

傅军委员:建议加大“卡脖子”技术研发投入力度,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研发手机芯片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培养科学技术领域顶尖人才;坚决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消费升级,发掘内需潜力;采取实际措施扶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困难企业和家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稳健发展。

钱天林委员:作为科技界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感到深受鼓舞。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作为能源领域的委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对核电安全性进行科普,让全社会正确理解核电的安全性和重要意义。

张新民委员: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报告提到“十年磨一剑”,这非常重要。基础研究要“从0到1”,对鼓励和支持基础研究,建议除了增加资金投入,还要重视创新文化;除重视大科学工程,还要重视科学基础阐释;对以我国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要加大支持力度。

徐波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0年的科技创新,也对2021年科技创新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最重要的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做好创新驱动发展这篇大文章,需要完善项目评审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使科技工作者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科研人员首先要找准方向,从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找题目。其次要敢于啃硬骨头,咬住青山不放松,要敢为人先。

吴伟仁委员:当前,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要实现报告中的远大目标,科技工作者任重道远,既要专注科技问题,也要及时了解国家宏观政策和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作出贡献。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给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

蔡荣根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十四五”时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作为科技界委员,感到欢欣鼓舞。建议做好顶层设计,使各种创新主体都能聚焦主责主业,让科研院所、高校、行业集团及相关企业形成顺畅的创新链条,解决好“卡脖子”问题。

吴以环委员:深圳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来巩固提升科技创新发展优势,建设好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加快建设好脑解析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大科学装置平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蔡金钗委员:创新是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企业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话语权。食品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同样需要科技赋能,建议建立国家级功能性食品创新中心,推进功能性食品的新技术突破、新标准支撑和新产品研发,深度融合创新链和产业链,做大做强现代功能农业,助推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

邓清河委员:“十四五”时期的重点是科技、金融创新,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最佳时机,香港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融入大湾区建设。建议促进与内地人员、货物等要素高效流动,同时提升自身国家影响力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主动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支持香港与内地企业优势互补、拼船出海;合作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颜珂委员:在国际国内严峻疫情形势下,中国成为唯一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值得自豪。报告中涉台部分的论述,重申了我们对台工作的一贯方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推动推进祖国统一进程这个坚定的目标矢志不渝的追求,彰显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强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

景柱委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这对实体经济和企业来说,是极大的激励和利好。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必将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培育壮大新动能。

王茜委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在我国,数字化发展是总要求、数字中国是总目标,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是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发展的三个主要路径。中国数字化战略布局必将支撑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钱学明委员:“十四五”是比较特殊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既是脱贫攻坚发展的过渡期,又是乡村振兴的起步期。我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东西部政府之间的合作,提高产业转移效果;建议加快乡镇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集聚农村农业现代化人才;建议加快居民的就近城镇化,吸引长期在外面打工的部分人员回流;建议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解除进城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杨勋委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胜利,充分彰显了中国的体制优势。我们要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争取更多认同,不断扩大“朋友圈”。

杨莉珊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草案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直面困难,无惧挑战,坚决抓住宝贵的发展“窗口期”,谋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更大进展的决心和信心。建议内地增加对香港年轻人的招生和招聘机会,让更多优秀的香港年轻人有更多机会到内地发展,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能帮助香港的年轻一代全面了解国情、认识祖国。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周延礼委员:去年,受疫情影响,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受到冲击,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政策性金融工具发挥了良好的“稳定器”的作用。今年,伴随着全球资本流动和风险传染,叠加地缘政治等因素,要强化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政策性金融工具在逆周期调节中的作用,针对对外经贸关系、国际经济合作迫切需要出口信用保险发挥作用,出口信用要以稳定我国国际经贸关系为抓手,切实为外向型企业的防控风险提供保障。

奚国华委员: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时提出了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此外,“金融机构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前,中央一直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相关表述进化为“本分”,一字之变,更加凸显了金融机构的使命与担当。

汤维建委员: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个数字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是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不仅意味着我们国家已恢复到了一个正常的发展水平,也表明我们国家对于未来发展以及为人民带来更好经济发展成果充满信心。另一个是报告里面提到依法行政等6个“依法”。法治政府到底在哪些方面着力,怎样依法开展政府的工作,报告里面讲得非常详细,看到这些规定感到非常欣喜。

陈宗委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指出各类市场主体都是国家现代化的建设者,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我很振奋。“十四五”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千帆竞发、万马奔腾,我很激动。作为一名民营高科技企业负责人,我更加坚定了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信心,努力超越,造福社会。

叶小钢委员:政府工作报告中鲜明的经济增长目标,显示了中国政府在世界百年不遇的大变革中的高度自信。中国的文艺家有责任、有义务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不辜负时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谱写人民文艺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容永祺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列明了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取得的骄人成绩,也警示了未来面临的风险。其中,强化科技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建议加大金融领域开放力度,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治理水平,强化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

陈晓红委员:要牢牢把握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高度重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强数据治理、开放共享和安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以数字化转型助推乡村振兴,形成“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慧社会”各方联动的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格局;要坚持绿色发展,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推进资源能源转型革命,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出台促进办法,指导各地落实。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王一莉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部分特别提到了生态污染治理,强调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建议以金融来支持绿色低碳专项发展政策,应该向人口普查一样进行碳排放普查,摸清情况为政府的精准施政提供有力的支撑。

王均金委员:“十四五”规划草案中提到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和边远地区薄弱学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人口总量和结构平衡发展等,都很有意义。建议对交通、新能源汽车、数字化教育、人口总量和结构平衡发展及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指标,在子规划中按年度进一步量化、细化、数据化。

朱建民委员:建议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纳入规划。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过程中,特别是我国向世界作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承诺的背景下,将二氧化碳资源化纳入“十四五”规划具备了条件。“十四五”期间应该双管齐下,一个是堵,即减排,从源头上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个是疏,开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消耗部分要排放的二氧化碳。

悦仲林委员:“十四五”期间要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必须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前提。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仍居高不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必须多方保障能源供应。建议发展光电、风电、核电等在能源供给中所占比例较少的清洁能源,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和煤炭转电力度、夯实基础保障能力,加快推进生产环节节能减排、倡导全社会建立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穆可发委员: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已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期待在“十四五”期间,做好规划、政策、力量等方面的衔接,大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贺盛瑜委员:发展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产业是民族地区防止返贫和乡村振兴最有效的途径。关键应确保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有人做、有人管、有效益,还应实实在在地提高新型农业主体从业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水平,通过产教融合、政企合作,拓展升级农业产业链。

区捷委员: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准确,部署工作切实有力,处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报告提到,要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增加民生福祉,其中“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非常让人感动,可以说政府关注到民生的方方面面,是在力求实现人民生活幸福美满。

潘明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对“三农”问题提得很响,说到了广大农民的心坎上了。报告提出今年要适度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这是党中央努力提高广大农民幸福感、获得感。报告还提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体现出国家对粮食安全非常重视。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王二虎委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国家对“三农”工作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令人期待。报告还提出,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5年过渡期政策围绕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增强内生发展能力,明确了相应的措施,这给脱贫的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何润生委员:政府工作报告持续聚焦人民生活,重视解民忧、纾民困、增进民生福祉,民生承诺直抵民心。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将持续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和作用,凝聚共识,积极建言献策,鼓励澳门青少年前往内地发展,以促进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和爱国爱澳的核心价值能够薪火相传,为澳门居民的乐业安居而不懈努力。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