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型委员是这样炼成的

2021年03月15日 10:33| 作者:王金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今天下午的议题是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个议题非常重要,我们不仅要议一议今年的工作,还要为国家未来5年、15年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主持3月6日下午民建界别小组会的正是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

记者不由想起了第一次与周汉民近距离接触的场景。2015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召开记者会,邀请了周汉民等5位委员谈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并回答记者提问。这位腰杆笔直、目光犀利、声音铿锵的委员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彼时,周汉民回应记者提问,复述了历史上著名的“跳出周期律”的故事,并表示,跳出周期律,进入新常态要依靠人民民主,政协起着重要作用。而今,再提起这段往事,周汉民说:“今天我们要融入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依然要依靠人民民主,依然要发挥政协作用。”

多年来,周汉民屡有署名文章见诸报端,遇到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他也是记者们争相采访报道的对象。只要与周汉民有过接触的记者,都会被他广博的视野、清晰的思路、精准的表达所折服,在记者眼中,他就是学者中的委员、委员中的学者。

然而,在政协里做学问并非易事。刻苦的理论学习和扎实的实践调研对周汉民来说就是日常。他始终坚持一个理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建议权;他始终坚持点滴积累,口袋里总是装着个小本子,走到哪、想到哪、记到哪,本上所写被周汉民称为“凝固的智慧”;他始终坚持深入调研,“既要能够发现问题,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比如,在2020年,在防控疫情的紧要时期,周汉民调研企业近百家,可谓“上天入地、通江达海”,国际机场、公交、地铁、长江航运、海路外运等企业都成为周汉民走访调研对象。周汉民说:“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明白哪些问题是关键,才能提出有用的建议。”一年间,周汉民提出的建言中共有近40篇被相关部门采纳,还在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50余篇。

周汉民说:“2020年,我们国家是在一个战场上打两场战役。一个众志成城抗疫情,一个就是千方百计促发展,作为政协之一员在这两方面我都尽力而为,奋力前行。”疫情发生后,周汉民要求民建上海市委会快速响应、积极行动,累计捐款捐物金额近7000万元;他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诤言、献良策、出实招,建言涉及科学防治新冠肺炎、积极应对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脱贫攻坚、坚定全球化信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提升国家治理能力、重视相关舆情动态等,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采纳和肯定;他还亲自直播带货,组织企业家全年帮扶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近400万元,帮助受疫情影响的湖北省销售农产品460余万元……

2020年的履职只是周汉民近20年履职政协的一个缩影。他说,当好政协委员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勤于学习、深入调研、融会贯通、坚持不懈。他说,当委员一定要说内行话,不要去对什么事情空泛地发表议论,空泛就是没有研究的结果。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