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宏观

借鉴外地成功经验 推动白银市文旅产业快速融合发展

2021年03月15日 17:1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根据甘肃省白银市政协《“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调研工作方案》,2020年11月中旬,市政协组织考察组先后赴河南三门峡、福建厦门和龙岩、广东肇庆,实地考察学习了各地在推动文旅融合中产业培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民族文化挖掘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积累的经验,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协商讨论了认识和体会。下面介绍一下各地的主要做法,谈一谈对本市相关工作的建议。

一、 各地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大力发掘文化元素,增强景区文化内涵。三门峡仰韶文化、黄帝文化、老子文化、黄河文化、虢国文化等文化底蕴深厚,围绕函谷关老子“出关著书”历史文脉,实施函谷关文化挖掘提升工程、老子文化研学游科教园区、道德小镇等项目,集名人、名著、名关为一身,融入青少年研学之旅,不断开发“道德经”为主的衍生产品,以文化传承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开发三门峡库区淹没区,湿地生态与生态文化交相辉映,每年由西伯利亚迁徙越冬的白天鹅占全国大天鹅种群三分之二,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全国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和观赏区。肇庆深入发掘宋文化、龙母文化、广信文化,全面修整七星岩千年诗廊、鼎湖山庆云寺、包公楼及古宋城墙等历史文化建筑,在传承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推出叶挺独立团团部、彭湃旧居、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等红色旅游线路。厦门以发展国际文旅名城定位,注重网络平台的开发应用,联合阿里平台推出“2020厦门文旅消费季”,发放3500万元文旅消费券,市场自发形成的曾厝垵网红街产业聚集效应闻名全国。龙岩围绕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红色文化元素,以古城复原工程展现历史建置变迁,以汀州试院、卧龙书院等展现纪晓岚、瞿秋白等人文荟萃,以文化内涵、红色基因促进旅游发展。

(二)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升华文化旅游主题。肇庆按照文化之旅(古村落、民俗、佛教、摩崖石刻)、寻宝之旅(玉器、端砚、竹木雕)、美食之旅(西江美食、乡村美食)、祈福之旅(龙母庙、庆云寺、六祖寺)、休闲之旅(七星岩、鼎湖山星湖绿道)、红色之旅(阅江楼、周其鉴故居、东亮圆梦景区)六大主题,针对不同游客群体策划线路,打造独具文化魅力的品牌旅游目的地。龙岩围绕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优化旅游线路,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游、古田和长汀红色旧址游、冠豸山风景休闲游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旅游精品。三门峡全面开发水电大坝旅游资源,使游客在感叹伟大工程的同时,激发了爱国情怀。厦门以鼓浪屿钢琴之岛和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地著称,在名人故居中加入“偶角堂”情景剧表演,使游客既欣赏到富于地方特色的建筑,又领略了当地独特的艺术文化。

(三)传承民俗风情特色,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各地深入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民族民俗、历史遗迹、名人故里、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工艺品等文化旅游产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较好适应了旅游需求从单纯注重观光旅游向注重民俗文化体验的转变。厦门沙坡尾“送船王”表演和避风坞文创街将历史与现代浓缩于一地,成为知名网红打卡地。肇庆龙母诞庙会、柑桔玉器节、德庆孔庙祭孔大典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大型嘉年华和文艺表演活动,将地域风貌和民俗风情寓于旅游经济之中。龙岩发挥岭南文化、古村落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优势,注重山水景区与文化景区的有机结合,以节庆宣传为切入点,旅游工艺品创新开发为突破口,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四)积极融合现代工艺,开发文化创意产品。龙岩以“成功从古田开始、胜利从这里启航”作为特色品牌,结合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存,形成多元文化体验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开发红色影视、动漫及衍生作品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创意开发“红军饭”,带动红色旅游消费。肇庆着力建设端砚文化村、玉器文化创意园、竹博园等文化产业基地,开发“特色性、观赏性、便携性、实用性、宣传性”文创产品,利用深圳文博会、广佛肇文化合作圈等机遇,加大文化旅游工艺品和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的市场推广力度。三门峡利用“中国大天鹅之乡”的美誉,除了举办摄影展,开发绘画、名信片等作品,将天鹅相互依偎的爱心形态渗透到酒店用品、摆件,处处彰显“美丽天鹅城”文化。

二、 “十四五”期间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考察组一致认为,各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对破解本市文旅产业发展瓶颈,加快“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一是高起点谋划,统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串点连线拓片,构建一个龙头(黄河石林景区)、三大发展带(丝路旅游黄金带、黄河风情旅游带、长征会师红色旅游带)、六大主题线路(黄河风情游、红色教育游、丝路古迹游、绿色生态游、农村休闲游)旅游发展新格局。二是找准文旅产业定位,按照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要求,制定“十四五”文旅产业和重点行业投资项目清单,加大宣传推介和产业链招商力度,培育产业辐射带动力强、关联度高、成长性佳的市场主体,积极探索旅游景区改制和旅游企业战略重组。三是强化政策扶持,研究设立文旅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委托专业管理机构运作,实行财政参股,市场化、项目化管理,完善基金投入退出机制,用于滚动支持、择优扶强,推动优势企业和优质资产上市。资金来源由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央财力转移支付和接续产业项目资金、市财政资金筹措解决。

(二)深化文化旅游融合。一是在红色旅游中融入民俗文化因素,以文化定位旅游开发,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利用会宁会师、平川红山寺、靖远兵变、景泰西路军纪念园等,开发红色文创产品,让纪念馆及红军事迹、陈列品“活起来”。二是深度挖掘永泰龟城、索桥古渡、平川北武当等历史遗存文化内涵,凝练石窟、长城、古堡、烽燧、摩崖石刻、瓷窑等文化元素,张绣、王进宝、岳钟琪、潘育龙、范振绪等名人事迹,开发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文化旅游产品及衍生产品。加快非遗成果市场化转换,发掘研发铜工艺品、艺术陶瓷、剪纸、鸵鸟蛋雕、刺绣、麦秆画、丝绸宫灯等具有本地元素的文创产品。三是扶持具有一定市场基础的街区,以苹果街、新天地文化街等为重点,打造白银“网红街”和网红打卡地。挖掘提升地方民俗音乐、文化作品、网络文学作品影响力。传承创新“会宁皮影”,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开发新剧目,用皮影戏演绎现代故事,通过网络推广流传。四是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借助国内知名文博会、敦煌文博会等参展平台,深化“全媒体+文旅”内涵,推广“云游白银”服务,扩大白银知名度。

(三)深化体育旅游融合。将自然生态资源与竞技体育融入旅游开发,加大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暨国际马拉松赛、滑轮赛、白银区徒步赛、国际自行车越野赛等相对成熟赛事的宣传营销力度,努力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黄河石林景区,集中建设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户外运动基地,开发野外拓展训练、黄河水上漂流、山地汽车拉力、徒步露营攀爬等新型户外运动旅游产品。论证开发白银四龙至黄河石林200公里国家级漂流线路,打造黄河漂流精品赛事和赛段,先期开发已多次论证成熟的平川北武当至黄河石林42公里漂流线路,打造示范线路。着眼弥补旅游淡季短板,依托白银国家冬季运动训练基地,加快建设黄河石林国际滑雪场,建立完善全市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淡季价格优惠联动机制,千方百计做热冬春旅游市场。

(四)深化工业旅游融合。充分依托白银新中国有色工业基地、农业高扬程灌溉基地、平川西部陶都,整合城市矿山公园等工业旅游资源,借鉴平川陶瓷小镇开发模式和经验,引导企业在废弃工业原址上开发旅游项目,开发工业遗迹观光、科普教育、科技博览、科创体验等系列旅游产品和工业旅游观光长廊,通过上矿山下矿井进工厂,参观讲解工艺流程,开放生产厂区、厂史展厅、铁路专用线等旅游增值产品。将研学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全面开放矿山公园、景电水利风景旅游区、平川陶瓷小镇、农垦十六团基地、银西青少年培训基地等国家、省级研学旅游基地。

(五)深化农业旅游融合。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的乡村旅游。依托靖远东湾、白银大坪、景电灌区、甘肃农垦基地和柏林山庄、条山农庄、会宁五七农场、平川华辰生态产业园、景泰红沙岘生态体验园等国家、省级农业示范园,实施乡村旅游要素拓展和品牌创建工程。通过农业搭台,旅游唱戏,持续向绿水青山要效益,在乡村“好风景”中培育“好前景”。依托白银特色农产品,大力推进“旅游+农业+电商”新模式新业态,加大白银中创博利全国网红培训基地、农产品供应链直播基地宣传推广力度,发挥龙头示范带动效应。深度挖掘地方饮食文化,持续推广靖远、景泰枸杞,小口大枣、大庙冬果梨、会宁杂粮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名宴”五大特色饮食品牌,不断提升旅游餐饮品质。

(六)深化生态旅游融合。加大黄河风情旅游带建设和宣传力度,打造黄河文化旅游新亮点和品牌目的地。加快金沟河、祖厉河流域生态修复、靖乐渠环境综合治理。释放现有水电站旅游潜力,将大峡、乌金峡旅游开发纳入“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有序开展黑山峡旅游开发前期论证,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石林坝滩休闲生态区、白银云小镇、平川鹯阴古渡景区、靖远黄河文化公园等前期工作项目落地建设。全面推进景区生态治理,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我市生态多样性特点,依托条山农庄中国十大梨花基地、景泰万亩向日葵基地、大坪千亩凤苑花海、银西花海公园、红岘台五彩盛世花海、大墩梁千亩油菜花等色彩斑斓、颜值度高的旅游目的地,聚力打造西部多彩生态旅游屏障,形成壮大一批大中型生态农场、特色种植园和家庭农场,建设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三生”同步提升、宜赏宜居宜游的美好家园

(甘肃省白银市政协委员,中创博利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张乾栋)

编辑:秦云

关键词:白银市 文旅产业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