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热点背后

雄关漫道真如铁

2021年03月18日 17:25  |  作者:江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红军和彝族兄弟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由中央统一安排,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为革命史陈列创作的一批长征雕塑,成为反映长征历史和情怀的经典之作。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屹立东方——国家博物馆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中,有几件长征题材的雕塑作品,就是此次雕塑集中创作的成果,它们是许章衡的《红军和彝族兄弟》,肖琏、杨发育创作的《小号手》,嵇信群创作的《红军炊事员》。

《红军炊事员》 嵇信群 1959年

《红军炊事员》 嵇信群 1959年

《小号手》 肖琏 杨发育 1959年

《小号手》 肖琏 杨发育 1959年

《红军和彝族兄弟》 许章衡 1959年

《红军和彝族兄弟》 许章衡 1959年

1934年10月,为摆脱第五次反“围剿”困境,推动抗日运动发展,中央红军主力踏上漫漫长征路。随后,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也相继开始战略转移。没有优良的武器装备,没有准确的信息通讯,没有充足的后勤补给,在两年多的征战中,红军将士凭借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无畏的气魄,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其神勇艰苦的斗争精神,完成了使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壮举。在长征途中,当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历经血与火的洗礼时,红军指战员,包括“红小鬼”、炊事员在内,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过人的勇气,顽强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他们的故事也成为长征题材雕塑的创作主题。

长征主题创作的高潮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其中,许章衡创作的《红军和彝族兄弟》反映的是长征经过彝族地区时,红军执行民族政策,宣传彝汉平等,与沽基(果基)家支的首领小叶丹歃血结盟,顺利通过彝族地区的故事。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要求,1935年5月,红军准备过彝族区抢渡大渡河时,针对此地彝汉矛盾较深的情况,发布了由朱德总司令签署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其中说道:“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贫民,都是兄弟骨肉。”用言简意赅的文字阐释了民族平等思想。

《红军和彝族兄弟》的创作者许章衡是一位有着丰富军旅经历的画家。他1930年毕业于广州市美术专科学校,1938年参加抗日团体,积极参与了抗日救亡及各种进步活动,绘制大幅宣传抗日的壁报、壁画和漫画,并培养了一批青年绘画人才,形成一支绘画宣传队伍。1949年10月,他和一批青年学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十四军文化处文工团,从事美术创作和培训工作。1958年,他主动要求下地方工作,被派任大理喜州中学任教师半年,年底调大理报社任美术编辑。1959年初,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大典,大理州接到云南省委通知,要求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表现刘伯承与彝族头领小叶丹“歃血结盟”这一历史事件的雕塑。当时许章衡恰好从二野转业到云南的大理报社任美术编辑,于是这一重要的创作任务就落到他的肩上。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许章衡经过大量调研,并夜以继日地工作了近3个月,到1959年4月初完成初稿,最初雕塑的命名为《彝海结盟》。许章衡先于4月中旬将雕塑送往北京审查。很快他就接到通知赶赴北京修改并完成定稿,最终雕塑定名为《红军和彝族兄弟》,成为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革命史陈列》的国庆献礼之作。

《红军和彝族兄弟》以精湛的技艺,通过对人物形象细腻而真挚地塑造,表达了彝海结盟所蕴含的红军与彝胞的兄弟情谊,充满了和平与友谊以及对革命胜利的自信。但同时,整个雕塑又显现着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许章衡创作的红军和彝族同胞形象,手中高高擎起酒杯,人物的姿态向上伸展,动作的表现略带夸张,强烈的运动感和艺术魅力让人印象深刻。完成了国庆的献礼工作之后,许章衡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小号手》和《红军炊事员》

《小号手》和《红军炊事员》两件作品的作者都来自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两件作品都是以情感人为独特表现点,反映了长征中的“红小鬼”和“炊事员”这两个特殊群体的贡献。

长征中的“红小鬼”是些9到17岁的少年儿童,在长征过程中,他们也跟成年人一样,以难以想象的成熟和坚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这一伟大奇迹。他们有的作为医院的看护,有的作为红军宣传员,还有不少参加了激烈的战斗。埃德加·斯诺就曾在文章中指出:“少年先锋队在红军里当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察员、无线电报务员、挑水员、宣传员、演员、马夫、护士、秘书甚至教员!”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红小鬼”成为艺术家们创作长征题材的艺术作品的经典形象,频繁地出现在各类艺术作品中。

1959年,由肖琏、杨发育共同完成的雕塑《小号手》刻画的是一个担任吹号员的“红小鬼”形象。雕塑表现了一个身着羊皮袄、脚穿草鞋的“红小鬼”,他穿着与自己身材极不相称的肥大军服,一手叉腰、一手持号,鼓着腮帮子吹响着军号,让人感觉朝气蓬勃、充满着革命热情,而他面部显露着坚毅、严肃的表情,又仿佛在告诉我们,他们是经过血与火洗礼的,坚定、顽强,是真正的红军战士。

嵇信群创作的《红军炊事员》反映了长征中的另一个英雄群体——红军炊事员。长征中,为了不让战士们因寒冷、饥饿而牺牲,炊事员们自我牺牲很大。行军途中,他们挑着锅碗瓢盆和粮食,和大家一起辛苦赶路。一到宿营地,就马上安锅、拾柴、洗菜、做饭,休息时间非常少。他们虽然不参加作战,但在异常艰险的长征路上,却承担着更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而成为死伤人数比较多的长征人物群体。

嵇信群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美术家协会贵州分会从事雕塑创作。他在雕塑中表现了一位背着炊事工具、干粮的红军战士形象,从他疲倦的神情和被行军锅压弯的身形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精神,他目光坚毅地看着前方,充满着革命必胜的信念,又让人不禁对长征中的全体炊事员产生出崇高敬意和无限怀念。

(作者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长征 雕塑 红军 创作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