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四十年成就一个优质种群

——内蒙古敏盖绒山羊产业发展纪实

2021年03月24日 16:47  |  作者:李昊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苏布尔嘎镇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西北部,历经40多年的精心培育,苏布尔嘎镇诞生出一个优质的绒山羊种群——敏盖绒山羊。该山羊因“两高一优”(产绒量高、繁殖率高,肉质优)而驰名,成为“温暖全球”的鄂尔多斯羊绒衫的首选质料,养羊也成了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苏布尔嘎镇通过打好敏盖绒山羊‘量’‘质’‘品牌’这三张牌,在实现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苏布尔嘎镇党委书记薛振宇说。

  

一只羊造就一个产业


“20世纪50年代,我们就开始选育蒙古山羊,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调入阿尔巴斯白绒山羊1万多只,同时从辽宁调入白绒山羊种公羊800多只,为伊金霍洛旗培育良种山羊奠定了基础。因为在敏盖乡培育成功,故取名‘敏盖’绒山羊。”在敏盖绒山羊原种繁育中心,苏布尔嘎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生云向记者介绍。

“2001年和2002年,绒山羊养殖效益低位徘徊,全年禁牧政策实施后,舍饲圈养模式不完善,导致饲草料短缺、饲料营养成分单一,绒山羊的个体和群体生产性能下降,敏盖绒山羊发展进入了一个低谷期。”王生荣说。

在严格执行禁牧政策的背景下,2003年,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新的“分群管理、舍饲圈养”养殖方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和技术扶持的方式,实现了绒山羊养殖由传统农牧的小打小闹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的跨越式转变。成立“敏盖”内蒙古白绒山羊生产者协会,建设养殖小区6个。2005年出台《“敏盖”内蒙古绒山羊种子工程实施方案》,建设配种站。2009年成立绒山羊研究室,注册“敏盖”商标,被鄂尔多斯集团定为“1436”工程种源培育基地。2016年,“敏盖”商标被认定为鄂尔多斯市知名商标,2019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经过40多年的精心培育,敏盖绒山羊在全舍饲管理条件下,绒长超过7厘米,绒细13微米至16微米。种公羊和成年母羊平均体重分别为55公斤和45公斤,平均产绒量为1400克和1150克,成年母羊繁育率两年三胎。通过免费提供绒山羊配种及生产性能鉴定服务,带动全旗建设200只以上规模的扩繁场10处。截至目前,全旗敏盖绒山羊养殖户8000多户,养殖总量35.2万只,其中苏布尔嘎镇养殖8.5万只。优质绒山羊向山西、陕西、青海、甘肃、辽宁等地区辐射,累计输出种羊20余万只。

“立足敏盖绒山羊产业发展,我们镇以‘协会+产业’的合作方式,促使敏盖绒山羊产业与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正式合作,提高了羊绒品质。同时,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优质优价的补贴政策,进一步引导农牧民养殖优质绒山羊,淘汰劣质绒山羊,从而实现绒山羊原绒的优质优价,进一步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薛振宇告诉记者。

作为当地的农牧业主导产业,在发展壮大敏盖绒山羊养殖业的进程中,苏布尔嘎镇坚持品牌发展、融合发展、规模发展、科学发展以及产业扶贫发展等多项战略叠加,与云东集团共同实施“敏盖绒山羊原种繁育中心项目”。项目的实施,对敏盖绒山羊种质资源保护、舍饲养殖技术规程编制、饲料配方研发、饲料及种羊统供统销、新品种培育相关研究课题的实施等提供有力保障。辐射带动全旗及周边绒山羊养殖户超过1万户,规模超过40万只,带动农牧民增收4000万元。

  

从盲目放养到舍饲添绿


“小时候我出去玩,只要一刮风就是满嘴黄沙。”这是杜伍则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1965年出生在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光胜村的杜伍则见证了家乡由于畜牧业以数量求效益、超载放牧造成生态破坏严重的时期。地少羊多,羊把可见的植物全部连根啃食,加上风沙侵蚀,生态根本没有自我恢复的机会,一度“一阵黄风不分昏与昼”。

20世纪80年代初,杜伍则也开始养羊,先是和其他村民一样养绵羊,但经济效益低。

1987年,杜伍则开始养殖绒山羊。绒山羊是绒肉兼用型品种,产肉量可以和以前的肉羊品种持平,产绒量是肉羊的几倍。杜伍则本来是村里最穷的人,靠着养殖绒山羊打了翻身仗,收入从几千元增加到了几万元,村民看着他富了,也纷纷加入了绒山羊养殖的行列。

杜伍则说:“1998年,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几名教授来到我们这儿,指导我们实行绒山羊100%圈养,按方种植、配方饲喂、分群管理、秸秆粉碎利用,提高了养羊的效益。完全圈养之后,羊每餐都有科学配方,孕期母羊和羔羊还有专属营养套餐。营养均衡使绒山羊的身高、绒长、产绒量、体重都有所提升,产羔率也从50%至60%提高到了160%,双羔率达到60%。”如今,像杜伍则这样的养羊大户,年收入可以达到二三十万元,而他也被推选为伊金霍洛旗“敏盖”内蒙古白绒山羊生产者协会的会长。

舍饲是敏盖白绒山羊养殖的一个显著特点。伊金霍洛旗从2000年开始推广全年禁牧,舍饲圈养在改变绒山羊生活习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绒的品质,但更深远的意义是恢复了当地的生态。2000年,苏布尔嘎镇的植被覆盖率不到50%,而如今的植被覆盖率已超过90%。

“作为一个没有其他资源优势的半农半牧区,依托敏盖绒山羊研究中心,通过高效生态养殖园区舍饲养殖白绒山羊,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符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实际。”薛振宇告诉记者。

  

赶着敏盖羊 走上致富路


冯亮小是苏布尔嘎镇光胜村的一名养羊户。几年前,冯亮小的妻子患上了糖尿病和哮喘,加上两个孩子上大学,医药费和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当时年收入仅1万元左右的冯亮小家无法承担起一年五六万元的花销。2015年底,冯亮小家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户。

了解到冯亮小家的情况后,苏布尔嘎镇政府和帮扶单位建议冯亮小饲养敏盖绒山羊,同时扩大养羊规模。在帮扶下,冯亮小家盖起了羊棚、打下了机井,将原本饲养的几只本地羊换成了20只敏盖绒山羊。

由于产绒量高、繁殖率高、肉质优,一只优等敏盖绒山羊种羊最高可以卖到5000元,每年采绒平均收入400元,淘汰羊的羊肉也可收入上千元。自从将效益不高的本地羊换成这种羊后,冯亮小家一年收入达到了五六万元,加上看病的大部分花销可由医保报销,仅一年多,冯亮小家就实现了脱贫。如今,冯亮小饲养了六七十只羊,整洁宽敞的院子里放着一辆新买的电动三轮车,屋内摆着脱贫后置办的新彩电、新沙发。

苏布尔嘎镇始终将敏盖绒山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时期的关键来抓,以“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贫困户”的模式,积极为贫困养殖户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和产品销售等服务,不断促进贫困户增产增收,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先后建成大型标准化养殖园区6个,共计培育高标准养殖户260户。据统计,通过养殖敏盖绒山羊脱贫的贫困户有278户,占全镇脱贫户的57%,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2020年,苏布尔嘎镇投资120万元为54户贫困户购买优质绒山羊种羊296只,由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委托代养,以收购价的10%为收益,户均每年增收2125元;带动全旗绒山羊养殖户以低于市场价每只500元的标准,每年出售种羊800只,为养殖户节约资金40万元,带动全旗养殖户逐步提高敏盖绒山羊种群品质;带动企业扶贫,镇繁荣商贸公司与云东集团合作,通过租赁羊舍7栋、饲草料库1栋,收取年租金40万元,该租金纳入镇级扶贫专户,专项用于扶持、帮助全镇贫困户、边缘户、大病户的临时救助和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生产,延伸敏盖绒山羊的产业链条,开拓纺纱纺线、围巾手套等商品,而新建的敏盖羊绒加工厂也将带动农牧民充分就业,让敏盖绒山羊产业更好地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薛振宇说。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山羊 敏盖 盖绒 养殖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