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剑霞村的幸福嬗变

2021年03月29日 16:58  |  作者:汤建人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与刘伟平结识,缘于“1%工程”公益项目。这项由共青团江西省委、民进江西省委会、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组织实施的公益助学活动,他是第一位捐款人。彼时,其经营的“向塘土鸡店”已是南昌知名连锁店。

正当事业风生水起时,2012年,刘伟平做了个让人敬佩不已的决定。他毅然放下经营多年的企业,回到家乡江西省南昌县向塘镇剑霞村,担起村党总支书记的担子。

这些年,民进江西省委会按照江西省委统战部关于“农村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工程”研究项目的部署,我和同事每年至少要去一次剑霞村,了解情况、参加在当地开展的“1%工程”公益活动。每次去剑霞村,都能感受到新变化。

剑霞村有25个村小组,总共6400余人。刘伟平带领全村父老乡亲苦干实干,一方面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让优质蔬菜、特产甜瓜、向塘土鸡畅销各地;另一方面,因势利导促进村民创新创业,建筑建材、商贸物流、餐饮休闲等产业在当地相继兴起。

同时,村委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剑霞村涉农企业逐步扩大规模,增加家庭农场,成立剑霞锦绣蔬果有限公司等三家农业企业。仅这三家公司,就解决了当地劳动力就业600余人。

短短几年时间,曾经的贫穷落后村变身为“全国文明村镇”。

在实际工作中,刘伟平逐渐认识到,不仅要重视农村产业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更要重视乡风文明建设。他向我提起,想在村里成立志愿服务站。当问及原因时,刘伟平说,这些年参与“1%工程”已经成了习惯,他也切身体会到志愿服务可以更好地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话语间,刘伟平讲述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一天,他忙完工作后开车回家,路见一位年轻女子抱着婴儿哭泣,当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停车救助,可又觉得三更半夜、孤男寡女,容易惹人非议。

正犹豫时,刘伟平想起了参加“1%工程”时的一句话:“我们只做好事,怕什么?!”于是,他开车回到该女子近旁,问她是否需要帮助。眼见女子不作回应且意欲离开,刘伟平赶忙拿出身份证,告诉她:“妹子,你不要害怕,我只是想帮你。”

得知该女子两年前嫁至南昌,因与家人吵架,一时气急抱着孩子出来,匆忙间,手机、钱包都没有带,又不认得路,情绪十分低落。刘伟平耐心劝导,帮她安排宾馆住下,并结清了房费。事后,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没想到,该女子千方百计找到他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再次表达感谢。这件事,让他感觉做好事很值得。

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建设,好的榜样就是一面旗帜。在刘伟平等人的带动下,剑霞村民心凝聚、互帮互助,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2017年,剑霞村成立了“志愿服务社”,把志愿服务理念引入农村,一大批热心公益的乡贤和村民纷纷加入,大家出资出力、扶贫帮困,有效提升了村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内生动力。

2020年1月,我到剑霞村调研并参加“1%工程”公益活动时看到,200余名志愿者主动承担起家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不仅无偿服务,而且工作主动性、责任心更强,工作方法也更加灵活有效。因防疫成效明显,周边不少村庄前来学习经验。为此,剑霞村及时总结提炼疫情防控“十好”工作法,在向塘镇推广普及。

从前的剑霞村,底子薄,环境脏乱差,村内道路坑坑洼洼,是“村民不愿提、乡贤不愿回”的难点村、落后村。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如今的剑霞村,新房林立、道路宽敞,村容村貌、经济发展、乡风文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好了,人心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当地成为现实。

春耕时节,莺飞草长。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一字排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地泥”的生活成为历史,满眼皆是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剑霞村的华丽转身与幸福嬗变,是全中国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让我们不禁从内心感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是人类历史上何等伟大的事业!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江西省委会主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刘伟 公益项目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