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互联网公益:用技术与能量促进“人的连接”

2021年03月30日 09:31  |  作者:顾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第三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遴选已进入社会公众评价环节,民政部日前公布了23家平台名单。

顾磊 摄

顾磊 摄

据中国慈善联合会数据,2019年,我国20家互联网募捐平台汇集的慈善捐赠超过54亿元,同比增长68%。2020年尚未有相关数据公布,业内人士估计,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等原因,互联网捐赠仍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慈善法实施以来,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发布平台(以下简称“互联网筹款平台”)对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公益已深入人心。包括既有大型商业平台上搭载的公益慈善平台和专为公益慈善事业垂直领域设立的专业平台在内的互联网公益第三方线上平台,为公众提供了直接捐赠、筹款、购买、传播互动、投资与志愿服务等多种参与方式。

筹款行业培育平台方德瑞信负责人叶盈认为,对公益慈善行业而言,互联网公益平台的价值首先是连接,帮助机构吸引到包括品牌、注意力、捐款、支持者等资源;其次是通过平台技术促进公益行业数字化、专业化发展;再次是对传统公益方式、传统筹款方式和公益生态的革新。她也指出,公益慈善行业应避免在未来陷入“向下发展”的困局。

推动公益行业专业化、数字化趋势

记者:互联网公益平台对于公益慈善机构有哪些重要价值?

叶盈:对于公益慈善机构而言,主要有3个层面的价值:倡导价值、筹款价值和品牌价值。这三者之间是交互关系。

从倡导价值来看,捐款只是公众支持公益事业的一种方式,最核心的价值与意义其实是帮助公益慈善事业吸引更多新的捐赠人和支持者。所以,互联网公益平台对行业的最大意义是提供了“接触点”,使公益慈善机构能够触达到更多的群体,找到更多支持者,连接起来发挥能量。

从筹款价值来看,虽然互联网筹款平台2019年的筹款总量在当年中国社会捐赠总量中的占比仍然不大,但这些平台尤其是腾讯公益平台对于大部分民间机构而言,是门槛最低的筹款通道,具有无可替代的筹款价值。对于大型公募机构而言,互联网筹款平台的出现改变了筹款市场,使得低成本、大范围动员公众成为可能,互联网筹款平台作为重要的捐赠渠道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募机构纳入发展战略。

从品牌价值来看,搭载于大型商业互联网平台之上的互联网公益平台在为公益慈善机构提供倡导与筹款渠道的同时,也为公益慈善机构起到了品牌背书的作用,与此同时,机构的品牌也可以借助这些平台贡献的流量发散出去。

记者:对于公益慈善行业来说,互联网公益平台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叶盈:对于公益慈善行业来说,互联网公益平台发挥着推动行业数字化与专业化的价值。互联网公益平台为公益慈善行业研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不论是提升筹款便捷度还是提升项目透明度,都对行业提出了数字化与专业化的要求。

同时,互联网公益平台提供了直面公众筹款市场的通道,公益慈善机构必须要提升在项目包装、图片选择、讲故事等方面的能力,才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

流量驱动放大了各种行业原本就存在的问题,但也促进了行业的自我反思与纠偏,比如对筹款伦理的重视与倡导。这些反思与行动也推动行业整体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革新公益慈善模式

记者:如何理解互联网公益平台对公益慈善模式的革新价值?

叶盈:首先体现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公益方式的革新,有效提升公益项目效率和公信力。

以典型的传统公益项目一对一助学为例,该模式中需要在信息透明上投入大量人力,要保证善款被真正用到受助者身上,而受助者的信息也能同步给捐赠人。区块链技术能够帮助一对一助学模式极大地提升效率,只要前期做好项目资料核实“上链”,捐款、监督都会自动跟进,等于平台系统做了“痕迹留存”,对于项目管理方来说可以极大地节省人力,而且平台还解决了信息对称、提升公信力的问题。当然,区块链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至少在传统的助学项目上已体现出革新的优势。

其次,互联网的平等参与精神体现在了对筹款方式的革新上。例如,原本的“善因营销”模式对于商家和公益慈善机构而言,合作的沟通成本较高,小商业个体户想和公益机构合作也比较难。然而,在淘宝公益平台上,不管是什么样规模的卖家,商家都可以通过店铺后台非常方便地设置公益宝贝(每卖出一件就捐赠1~2分钱),以此来支持公益事业。再如,以“收益捐”为例,就传统筹款模式而言,设立以理财收益捐赠为主的“永续基金”的门槛是很高的,只适用于大额捐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足够可观的收益支持公益机构运作,但支付宝公益的“收益捐”却能让普通人也能享有捐赠理财收益的参与方式——只要每天有超过一两分钱的收益就可以做捐赠。

再次是公益生态层面的革新。在互联网公益平台出现之前,民间机构与公募基金会合作的门槛非常高,大型公募基金会以自筹自用为主,但互联网公益平台的出现,降低了大型公募基金会分享公募权的门槛,同时也促成了中国式联合劝募模式的发展,对规模效应的追求推动公募基金会主动分享公募权并联合大量民间机构,提升了民间机构的数字化能力与筹款能力,革新了公益慈善生态。

公益行业应避免“向下发展”

记者:中国当前的互联网公益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又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叶盈:从趋势上来看,互联网公益筹款额的总量增速很快,促进小额个人捐赠占比的提升。然而,互联网筹款总量仍然很小,未来互联网公益平台的发展,将有向上与向下的两个可能的趋势。

向上发展趋势即正向发展方向,互联网公益平台将持续扩大连接规模,同时不断提升公益慈善机构的专业性,并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迭代与公益慈善领域合作不断激发创新;向下发展趋势即有可能出现公益慈善行业的供给能力与发展能力不足,跟不上互联网公益平台的发展与公益群体的成长,走向边缘化。

互联网平台极大可能会开发出更多的工具,不断降低公众参与互联网公益的门槛,尤其是饭圈、校友会、公司团队这类群体,本身就具备高度组织化与执行力特点,可能将成为互联网公益平台未来开展筹款与传播的主角,当这些群体成长速度和平台的成长速度超过了公益慈善行业的专业性的成长,该行业的主体即正式注册的公益慈善机构有可能将丧失在资源筹集端的主动性,走向边缘化,收缩成落地执行方和项目池供应商的角色,被动等待资源方挑选。

要避免出现向下发展的趋势,需要反思互联网公益平台设立的激励机制标准。目前大部分互联网公益平台,尤其是互联网筹款平台指向的目标是筹款额与捐赠人次,这其实是互联网行业常见的商业指标。在激励机制设计环节,互联网公益平台常常将商业营销逻辑套用在公益慈善领域。

我们希望互联网公益平台尤其是互联网筹款平台在制定规则时,要理解捐赠人心理与消费者心理的本质区别,避免交易式心态在公益慈善领域的泛化应用,并以增进社会信任资本为导向设计规则与激励机制,在设立平台发展目标上能跳出单纯的对规模的追逐,追求更具价值的目标:用互联网的技术与能量促进人与人的连接,助力社会问题的解决,甚至革新社会问题解决的方案。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公益 互联网 平台 筹款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