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艺文

风雪小卓玛

2021年04月12日 13:53  |  作者:李春雷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作者(左)在玉树地震采访时,高原反应强烈,靠吸氧维持。

李春雷

后天是4月14日,是玉树地震11周年。

11年前,地震发生后,我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派,第一时间赶赴震中——结古镇,冒着高寒、缺氧的危险,连续采访5天。返程途中,又看到一个感人画面,当时曾匆匆记录。这些年来,细细回味,愈觉温馨,遂在原来记录的基础上,全面丰富提升,尽量还原当年那一幕……

谨以此文,纪念玉树地震11周年!

——作者题记

玉树地震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采访归来,驱车赶往西宁。

满天飘舞着纷纷乱乱的雪花,宛若梦幻。原本黑黑瘦瘦的山岩和灌木们,都已经变成了白白胖胖。归途遥远、曲曲弯弯,预算16个小时的车程,真是难卜难料啊。我的心底,愈发堆满了铅灰色的烦恼。

汽车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爬行着。突然,我发现前方路口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红色大字“谢谢”。

四周茫茫雪山,不见村庄的影子,她从哪里来呢?

我停下车,走过去,拉住她冰凉的小手,轻轻掸去她肩上的雪花。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七八岁的样子,戴一顶大檐遮阳帽,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嘴唇旁边还凸起着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

“你是哪个村寨的?”

“谢谢!”

“读几年级?”

“谢谢!”

“你叫什么名字?”

“谢谢!”

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家里的情况。她似乎没有听懂,睁圆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只是重复着那两个字。

我猛然明白,这里是藏民居住区,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汉语。

这样的天气,她为什么在这里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她的小家灾情如何呢?她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想到这里,我不免揪心起来。

但我马上又否定了自己。地震之后,灾民在最短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有了帐篷、食物和饮水。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迅速安定下来。若非,在这海拔4000多米的遥远的冰天雪地里,他们的生存和生命,真是难以想象呢。

我又想,她会不会是一个无人照顾的孤儿?

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啊,虽然还不够富裕,虽然还有那么多的不如意,但也正是因为人口众多,大家从来都不孤单,从来都不缺少相互关爱。特别是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这种热辣辣的情感便会像潮水一样包围过来。就像现在,来自四面八方无微不至的捐助和关爱,覆盖了整个灾区,怎么可能疏漏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呢?

看看她脸上的伤痕,早已经过医生处理。身上的衣服虽然肥大,却也干净整齐。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小学生。而且,她还抱着这个宽大的纸板。这上面的汉字,应该是别人代笔。那么,她的身后,定然是一个群体了。

想到这里,我释然了。

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赠送她一些。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风味各异。

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摇头。不仅摇头,两只红红的小手也在频频摇动,像风中的枫叶。

我微笑着,执意地塞给她。

她迟疑一下,只得从中拿出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又小心翼翼地塞进贴身的内兜里。接着,恭恭敬敬地面向我,举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并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

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青海湖一样澄澈。

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但现在看来,她的境遇决不会像我想象的那么孤苦。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见证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

以前,她或许只是从电视里看到过外面的世界,但那些都是虚幻的、遥远的。而这一次,却是她真真切切的经历。她肯定惊讶了,她肯定震撼了,她肯定明白了。

谢谢!这是她第一次对社会的生命感受,这是她第一次对国家的真诚喊话。这,也是她人生课堂的第一篇作文,虽然只有两个字。

雪花簌簌,很快就染白了她的帽子和衣服。转眼之间,她变成了一个晶莹的白雪公主。但她时时剧烈地晃动一下身体,抖落雪花,把自己又晃回到现实中。

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我们城市里的同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或许正香香甜甜地依偎在妈妈怀抱里睡觉,或许正眉开眼笑地簇拥在电脑前游戏,或许正手舞足蹈地在雪地里嬉闹。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知道幸福之外还有哀痛吗?你们懂得大爱和感恩的真正内含吗?你们明白民族和国家的概念吗?

这个站在青藏高原的风雪中的藏族小姑娘,还不识汉字,可她通过这一场灾难,似乎已经感知到了这一切。

孩子,我不清楚你的名字,权且按照当地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我也不了解你的故事,但我相信已经明白你的心情。不过,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哪怕暂时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

我再三地劝她。可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倔强。她显然也理解我的好意,但仍然再一次摇摇头,并用手指一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又指一指自己的心窝。

大雪飘飘,天地洁白。小卓玛坚毅地捧着纸板,面向大路、面向远方,静静地沉默着,像一个小小的思想家。

哦,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这个可爱的小卓玛。我顿时肃然起敬,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神情和语气,道一声:“谢谢!”

车走远了,可小卓玛的身影,犹如一簇猩红的篝火,一直在我眼前燃烧。

路途依然漫长,但我的心底,已经明媚起来。我似乎看到,窗外迷迷荡荡的漫天风雪,正在化变为溟溟濛濛的温润春雨,绽开了这青藏高原上的万里鲜花……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卓玛 风雪 地震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