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艺文

春再来,香如故

2021年04月27日 10:16  |  作者:吕虹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清明时节,回乡扫墓。虽然舟车劳顿,但也了却了两桩夙愿——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又去了阔别56年的母校觅渡桥小学。母校是一所老校,其建校史可以追溯到1841年。梁衡先生的《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将母校推到世人面前,也道出了瞿秋白与母校的渊源。

当年母校旁边就是瞿家祠堂。如今,祠堂依然如故。在母校“秋白读书处”,几名五年级学生分别给我讲述了瞿秋白的故事,大队辅导员也给我戴上了红领巾。一瞬间,仿佛时空穿越到了当年我上小学的时光,脑海里浮现的是高年级同学给我戴红领巾的情景——同样的操场,同样的校园,同样的温暖——那时我们就知道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然而革命意味着什么,对于童年的我毕竟是懵懂的。伴随着入团、入党,走上领导岗位,我不断去感悟其精神内涵,从而逐渐清晰。

母校建校之时,正值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风雨飘摇,乌云笼罩,抬头望天何时晴——围绕着挽救民族危亡和改革中国社会这一主题,中国的先进分子奋起救亡、追求真理——在历史的长河中寻觅登岸的渡口。这,是否就是“觅渡”的初心?

遥想当年门前的小河,舟楫往返。瞿秋白正是从这里出发,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由俄国传向中国的摆渡人。

小河的两头,一头是“红光里的新世界”——赤都莫斯科;一头是亟须理论救赎的旧中国,与苦苦寻觅“中国往何处去”的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后的俄国使瞿秋白发现了让人们觉醒的真理,他觉得应当到那里,取得火种,并把它播散给中国的劳苦大众,点燃中国的黑暗大地。他要把马克思主义渡到中国,努力在漫漫航道上拨开迷雾,用理论去武装革命的航船乘风破浪。

在瞿秋白纪念馆,我看到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击,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驳,在八七会议上决定武装斗争……瞿秋白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愈发真实,也愈发伟岸。瞿秋白被俘后,坚贞不屈。他在被押上刑场前慨然绝书“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带着这份坚定,1935年,瞿秋白一路高唱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就义,年仅36岁。

于我而言,这次回乡不仅是扫墓,更重要的是寻根溯源——寻信仰之根、溯精神之源。家乡这片热土,曾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红色的种子,并伴随我一生。从小耳闻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常州三杰”之大名,而瞿秋白更是我的杰出同乡和校友,是我青春年少时的偶像。他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一直照耀着我半个多世纪以来前行的路。有校友如此,母校俨然是我一生中一座充满精神遗产的富矿。

我想,这就是真理的感召力,信仰的驱动力,榜样的影响力。她无时无刻不在开花结果,提醒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风浪考验面前站稳脚跟,在关键时刻立场要特别坚定。

我从小就熟读瞿秋白的《卜算子·咏梅》词:“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如今,可以告慰瞿秋白的是,这盛世如革命前辈所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活色生香,在新时代春天的阳光下幸福之花正绽放得美丽绚烂。

还可以告慰瞿秋白的是,纵然时光荏苒,但眼前飘扬的红领巾不会褪色,红色基因已传承百年并历久弥新。我们的接班人正在传承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将在新的历史渡口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艺文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