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艺评 人物 展讯 画界杂志

首页>书画>资讯

黄胄石鲁蒋兆和等八位艺术家画卷上的百年中国

2021年04月30日 11:5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4月29日,“历史时刻——百年红色主题艺术特展”在炎黄艺术馆揭幕。此次特展遴选过去100年历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八大历史时刻,用八位(组)艺术巨匠的红色主题经典力作,共同呈现现代中国百年进程的伟大梦想。

展览展出的八位(组)艺术家作品,分别是黄胄《井冈山第一面红旗》、何孔德 《岷山雪》《毛主席在著作》、石鲁 《东渡》、侯波 《开国大典》、蒋兆和 《毛主席在麦田》《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郭绍纲、恽圻苍《毛主席带领我们在大⻛大浪中前进》、何海霞《海南太平山》。九幅艺术作品时间跨越近一个世纪,从“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到土地革命,从万里长征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从社会主义建设到伟大的历史转折。

图片 19

黄胄《井冈山第一面红旗》,1965年作,设色纸本

《井冈山第一面红旗》是黄胄红色题材绘画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描绘了毛主席在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的历史事件。

图片 20

何孔德岷山雪,1978年作,油画,100x210cm

1935年,中央红军沿大渡河北进,来到了岷山脚下,这座山海拔4500米,山上终年积雪,山高且陡,国民党的飞机也无法翻越这座高山,正是在这样不利的客观条件下,缺粮少衣的红军凭借顽强的意志战胜了这座大山。在《岷山雪》这件作品中,何孔德以扎实的基本功,展现出岷山高昂雄浑的一面,作品既忠实于客观对象,又保持着艺术家强烈的个人风格,成为何孔德社会历史主题绘画的代表作。

图片 27

何孔德毛主席在著作,1961年作,油画,130 x 170cm

何孔德1961年创作的《毛主席在著作》,描绘了毛主席在延安窑洞书写《论持久战》巨作时的情形。历史的进程最终证明其思想的光辉和伟大,抗日战争最终的胜利充分证明了《论持久战》高远的预见性。

图片 26

石鲁 东渡,1964年作,设色纸本,118×78.5cm

1964年,石鲁以东渡为题材创作了巨幅中国画《东渡》,这是他尝试的以山水画法画人物的一次总结性创作,也是他长久构思的一幅“集大成”的革命历史画。在这幅画构思之初,石鲁明确了俯视构图的创作思路。在去黄河考察时,尽管身处汹涌的激流,咆哮的浊浪,猛烈颠簸的船身此等危险的环境,他依然站上友人肩膀之上,以俯视的⻆度拍下船工们大声呼应奋力划浆,与滔滔黄河生死博斗的瞬间。

图片 25

侯波 开国大典 (拍摄于1949年,2016年艺术微喷成像),28.5 x 41cm

在毛主席生前公开发表的700多幅照片中,“红墙摄影师”侯波拍摄的有400多幅,在长达十二年为毛主席及中央领导同志专职摄影的影像艺术之路里,她用镜头记录了共和国伟人们尤其是毛泽东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留下许多永恒而珍贵的历史瞬间。而其中最经典的就是这幅《开国大典》,侯波用手中的照相机真实记录了新中国建立初期这一段重要的历史,她的作品记录了一代开国领袖人物的光辉形象,拉近了领袖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图片 24

《毛主席在麦田》,蒋兆和,1955年作,设色纸本,57x70cm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蒋兆和1955年的作品《毛主席在麦田》,正是为配合农业合作化运动而创作的最为重要的宣传画之一,这张作品也被公认为是红色艺术的代表作。画面中毛主席站在麦田中,仿佛在静静聆听着农民的心声。他抬起头,微皱着眉头,信心百倍地在为几亿农民谋略。平和亲切的样子,表达了画家心中的伟人形象。

图片 23

蒋兆和 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1957年作,设色纸本,86x110cm

蒋兆和被誉为“中国的伦勃朗”,他的作品《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同样是为了宣传社会主义建设而创作。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蒋兆和逐渐领悟到新中国美术的特点,即作品的题材配合党的宣传政策,从而创造一批包括《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在内的众所周知的作品。作品以宣传画般的思维和造型,水墨画的艺术语言,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中国画样式。这种艺术基调的转换始于50年代,艺术创作不自觉地取得了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新生的时代。

图片 22

郭绍纲、恽圻苍 毛主席带领我们在大风大浪中前进,1972年作,163×329cm

毛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曾写道,“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1966年7月16日,毛主席在武昌再次畅游长江,历时1小时零五分,游程近15公里,这是73岁高龄的他最后一次畅游长江。郭绍纲、恽圻苍合力创作于1972年的《毛主席带领我们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就是这一重要时刻的再现,此作品在特定时期产生着深远的社会影响,堪称解读中国特定时期历史的经典作品之一。

画面中,毛主席身着白色的浴袍,右手上扬的经典动作再次出现在占据着画面的黄金分割处。主席身后的军人、海员、游泳人员均面带笑容,个个精神饱满、热情洋溢注视着毛主席,传递出发自内心的敬仰。对辽阔壮观的⻓江的刻画占据了画面的左半侧,身处江内的人民子弟兵皆仰头目视毛主席,来自左右两方的视觉中心点最终汇聚到了毛主席身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标语牌更是巧妙地点出了作品的主旨。这幅作品饱含鲜明的时代气息,已然成为那段特殊历史时段的重要记录与见证。

图片 21

何海霞 《海南太平山》1987年 120.5x79cm

1987年,何海霞游历海南岛画下巨帙《海南太平山》,表现了祖国的壮美河山,宛若圣境;30年后的2018年,海南自贸区设立,成为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何海霞的水墨巨帙,成为贯穿改革开放与新时代历史的经典代表作。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炎黄艺术馆、云杪文化联合主办,将持续至5月9日。展览“历史时刻与红色经典——艺术视野中的百年中国”沙龙聚焦红色主题作品的创作与历史背景,探讨红色主题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与重要价值,以及对于当下时代与创作的启示。


编辑:杨岚

关键词:作品 历史 毛主席 创作 艺术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