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深圳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

关于深圳创一流人才生态 建国际人才高地的建议

2021年05月13日 10:16 | 作者:杨浩勃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深圳是一座因人才而兴、因人才而盛的城市。过去40年,深圳在全国开市场化引才先河,打破人才流动壁垒,率先进行人才立法,不断完善人才支撑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提倡“小政府+高效服务”,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孕育锻造“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开放包容精神和独特的城市魅力;从政策引才向环境、文化引才进化,着力构建人才宜居、宜聚的新格局。深圳的人才吸引力如今已位居全国前列,人才也成为深圳最宝贵的资源。截至2021年2月,深圳全市人才总量超过600万,其中高层次人才总数1.8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16万人。在深全职工作的院士已达到54人。共建成15所高校,已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累计达到2600家,形成一个根深叶茂的源头创新群落。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科技正迎来新一轮调整和重塑,世界正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深圳要建成先行示范区,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全球标杆城市,就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指示。为了更加助力深圳在集聚全球人才方面的吸引力,对标其他湾区的人才发展环境,我们建议要进一步突出国际视野和市场导向,通过“引—留—聚”三个层次来打造一流人才生态、建设国际人才高地。

一、 深圳引才留才存在的问题

(一)吸引人才的政策导向需创造性突破

过去政府主导的人才评价指标主要以学历、职称为主,引进方式通过资金补贴、项目配套等方式实现,目前仍存在转型期的诸多短板。引才的实效性有待提升,重学术轻跟踪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对引进人才的利用效果缺乏跟踪和考察。根据深圳市2020年度绩效审计工作报告,全市仅通过学历或论文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分别为2768人、1017人,占认定总人数的57.3%、21.05%。政策的协同性有待提升,各个城市甚至各区重复奖励、同质竞争。审计发现,有39名领取了奖励补贴的人才涉嫌在深圳非全职工作,个别人员在全国注册了40多家公司并在多个城市申领类似奖励。对外宣传的针对性有待提升。对深圳的城市宣传还是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宣传内容模式化、功利性较强,调研发现超过一半的外籍人士选择深圳的原因之一是临近香港,由此可见深圳的国际知名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留住人才的城市环境需针对性提升

一是产业环境方面。产业国际化、开放性程度仍需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需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有待完善。产业空心化的危机亟待预防和科学应对。

二是枢纽功能方面。没有设立外国使领馆,缺乏国际组织的办事机构和区域中心。国际航运排名靠后,综合交通体系国际辐射能级偏低。截至2019年年底,深圳机场国际客运通航城市60个,与广州(70个)和香港(105个)仍有差距;按照新华·波罗的海“2020国际航运中心指数体系”,深圳航运中心指数列全球第18位,低于香港(第4位)、广州(第13位)、青岛(第15位)等港口,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是城市配套方面。医疗环境方面,高资质的医疗机构不足,外籍人士就医不够便利;城市国际化氛围不足,国际会展数量低,国际水准的演出少,国际化街区公共设施不完备。高房价成为引才留才的主要瓶颈之一。2020年全国50个典型城市房价收入比排名,深圳房价收入比最高,达39.8,比上海、北京高出50%,是广州的2.38倍。在访谈100位海归人才时,有60%认为高房价是导致将来离开深圳的最主要原因。

(三)集聚人才的环境生态需持续性优化

关乎人才培育的教育生态环境方面目前仍没有“双一流”高校,基础教育供给不足,国际学校少且知名度低,软硬件建设上远未达到标杆城市水准;金融配套服务没有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风险投资生态需要培育,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的风投科创圈;大湾区城市间人才流通体制机制的衔接、融合创新不足。

二、 深圳建设国际人才高地的相关建议

(一)引才——营造最具吸引力的人才“软环境”

一是鼓励建立市场化的人才激励体系。根据未来产业布局制订相应人才评价体系来吸引所需要的人才。人才引进时除给予政策扶持外同步签订业绩指标,考核其对产业和经济所做的贡献。在竞争性领域,建立与人才经济贡献挂钩的市场化激励机制,在非竞争性领域,按照人岗相适的特聘岗位制度。鼓励实施股权期权激励等多样化的分配机制,实现“技术资本化”,通过市场手段将人才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引向产业和市场。

二是实施关键人才保护机制,探索技术移民。通过普查和建立大湾区人才智库,一方面对涉及国家核心机密和关键技术的人才实行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对该类关键人才的流动建立制度防范体系,特别对流出国门的行为进行有效规制,确保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借鉴东京给留学生延长三至五年居留许可,试点外籍人才在深工作签证创新。逐步简化绿卡申请资料,缩短绿卡申请周期,为技术移民的可行性方案作出探索。

三是培育猎头机构和行业,规范人才中介市场。对外借鉴美国,鼓励、培养一批猎头公司帮助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全世界网罗人才。对内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管理,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标准化、个性化的人才服务,打击非法中介、虚假申报等违规行为。

(二)留才——打造一流的安居乐业“硬环境”

一是改善科研创新和产业环境。推动实验室共享,设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全市实验设备统一登记,开放共享;借鉴斯坦福大学做法,申请在深圳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技术授权办公室,为高校科研成果申请专利和协助授权给工业界;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才集聚,强化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与莞惠协同实施产业分工和错位发展,防止产业空心化。

二是提升国际枢纽城市地位。结合深圳经贸活动等的需要,向中央争取将深圳纳入下一批设立领事馆的城市名单;争取国际组织在深圳设立办事机构,争取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深圳设立区域总部或会议中心等;根据产业国际合作需求加大国际航线补贴力度,鼓励、培育高端国际航运服务业发展,提高港口运货的高端附加值。

三是创建国际一流的城市品质生活。推动深港公共卫生管理和医疗人才交流合作,在三甲医院设立国际部;加大人才保障房和租赁房政策力度,确实落实租售同权,如期推动100万套人才房和100万个基础教育学位计划;加强国际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着力引入国际水准的演出,打造区域性、标志性剧场,增加博物馆、美术馆数量,加大与知名博物馆的合作办展力度等。

(三)聚才——持续涵养人才发展生态

一是建设一流的国际化高等院校保障人才培养。借鉴上海纽约大学的成功范例,吸引全球排名前50的学校到深圳合作办学,集中有限的力量和资源,优先发展部分学科领域,营造诚信、开放的学术氛围,吸引优秀的老师和留学生。

二是完善成果转化和风投机制推动人才创业。借鉴斯坦福大学科研人员兼职或离职创业的做法,探索“开放式高校”、“开放式企业”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跨界衔接。探索建立面向新兴行业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交易平台。打造创投风投中心城市,降低创投税负,试点地方社保基金小比例投资创投基金。

三是深化大湾区创新融合促进人才流动。率先推进深港澳之间执业资质互认、学分学历互认,促进项目、人才和生源的流动。借鉴陆家嘴金融论坛、博鳌论坛,引进高端对话平台,打造国际知名的科技金融高端论坛,鼓励引导深圳高新企业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行业展会。

(发言者系七届深圳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深圳市委会副主委,福田区政协副主席)

编辑:刘乙潼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