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非遗

新世纪非遗保护的耀眼曙光

——写在昆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之际

2021年05月24日 10:32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大成》

王春祥

2001年5月18日,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松浦晃一郎,郑重地公布了19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位列其中,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今天,在昆曲入非遗20周年之际,回望世纪之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耀眼曙光,依然感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文化部门和戏曲艺术工作者努力和奉献的光和热。

21世纪初,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多元化格局的形成,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人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感觉到保护文化的重要。2000年,中国作为积极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的国家之一,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时启动的两个项目:一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是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于30个月之后的2006年4月20日生效。这样,国际上对遗产的概念及其抢救和保护的认识,都因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制定而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公约》生效后,“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名称改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而且,已经入选的和今后新入选的,一律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中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及300多个传统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获此殊荣,显示了昆曲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无可争议的独特魅力。但是,由于剧种本身的特点和整个文化氛围的影响,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昆曲缺乏了解,昆曲演出市场不断萎缩,上演的剧目急剧减少;演员、编导和作曲队伍后继乏人,现有人才流失严重;各昆曲院团的经费严重不足,昆曲艺术的档案工作、昆曲传统剧目的整理发掘、音像文字资料的保留等重要工作无法展开。面对这种情况,文化部门积极推动世界非遗保护,并且调动多方力量让昆曲搭上了新世纪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头班车”。

由原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暨昆剧古典名剧展演,于2000年3月在昆剧发祥地昆山和苏州隆重举行。全国仅存的6支昆剧团全部参演。艺术节期间,组委会还举办2000年中国昆剧发展研讨会、《中国昆曲古典名作》(图片集)发行售书等活动,以焕发人们的思古幽情,为昆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寻找道路。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昆剧艺术节至今已经举办七届,参演院团的数量和曲目质量不断提高,在活动安排上也更具创意。

在昆曲复兴和发展的过程中,全国政协起到了重要作用,京昆室委员们更是全力投入。全国政协京昆室将昆曲剧目曲谱的整理、编辑及出版工作列为重点专项工作,2003年7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昆曲剧目曲谱出版座谈会,并成立了“昆曲曲谱出版编委会”;9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昆曲剧目曲谱第一次编委会议,主要研究昆曲曲谱具体出版方案;同年11月,还在江苏昆山召开了曲谱出版业务工作会。此后,各地昆剧院团的收集、整理曲谱工作相继展开,由全国政协京昆室牵头着手整理、编辑、出版的《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大成》将这一“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书面的形式保存了下来。

2003年11月,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考察团,赴长沙、郴州、杭州、温州、永嘉、苏州、昆山、南京等地,对全国昆曲艺术的现状作了实地考察,委员们深感昆曲艺术一方面正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存在严重的危机。中央多位领导同志分别在委员们报送的《关于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的几点建议》,以及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书面发言上做重要批示。政协提出的关于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建议,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财政部、文化部制定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决定之后5年每年拨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现存的7个昆曲院团建设。这是对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工作的褒扬,也是对政府文化工作成果的肯定。这项主要举措为昆曲的发展带来极其宝贵的机遇。

2017年11月,全国政协京昆室委员代表团访问德国、瑞士、法国,就戏剧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进行调研。代表团参访了总部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该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班德林先生进行亲切会谈。代表团表示,在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九大召开以后,中国政府对包括戏曲艺术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弘扬更加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我们本民族艺术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昆曲在2001年第一批就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京剧也被纳入。在现阶段,传统文化艺术面临着既要保持自身品格又要紧跟时代发展,既要继承保护又要勇于创新的严峻课题,因此,希望加强对各国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传承的做法、经验和成果的交流,让丰富多彩的文化造福更多民众。

班德林先生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京剧和昆曲所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内容,这两种艺术形式本身也是文化、文明对话的重要载体,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交流都有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班德林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对于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一个重要基点,就是要保护古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要使艺术保持鲜活,就意味着创造它的族群要活着。因此保存艺术形式和它所代表的族群之间的联系,成为最基本的原则。而我们的责任是负责监管已经列入名录的项目,确保当时所选择的条件能够继续得到遵循。最后,班德林先生说,“我想全国政协京昆室就是通过专门工作来发挥作用,继续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这次短短的会见,我已经看到了京昆艺术的生命力。”

班德林先生没有看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戏曲艺术的保护和振兴工作。以昆曲为例,1949年,周总理托文化部派人将散落在北方各地的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等昆曲艺人,邀集到当时的综合性艺术团体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教;1956年,浙江国风苏昆剧团排演了昆曲《十五贯》,毛主席看了两遍,周总理看后在中南海紫光阁召开了座谈会,《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社论,随之各地院团相继成立。直到今日,昆曲入非遗已20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以及政协委员们的努力下,新时代的戏曲人必将奋力前行,守正创新,以京剧和昆曲为代表的中国戏曲,一定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系全国政协办公厅联络局二级巡视员)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昆曲 保护 艺术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