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产业动态 发明·创新 探索·发现 科学麻辣烫 科技人物 专家讲坛 新基建

首页>科技>资讯

致敬国之脊梁!展品背后180余位科学家的故事……

2021年05月25日 14:26  |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在京开展

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2021年5月22日,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和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相继离世,引发全社会广泛的追思与哀悼。

两位看似平凡的老人,为何有着如此之高的声誉?除了他们做出的赫赫功绩,也许就如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所说,“他们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自己的誓言,把答卷写在稻田里、病床前,也写在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田里。他们的伟大贡献,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他们是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这些人中或许少数被公众熟知;但更多的人在公众眼中其实“默默无闻”。

仅十八大以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于敏,时代楷模彭士禄、李保国、黄大年、南仁东等一批杰出科学家先后离开了他们钟爱的科学事业,离开了我们。

然而,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就是依靠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祖国、情系人民,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以自己的智慧乃至生命,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以及第5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5月24日,中国科协联合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京举办“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

1

图片说明:观众参观展览  周晔 摄

展览用260余张珍贵的照片、190件套实物以及10余个视频,立体呈现了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180余位科学家投身科学救国,科技报国、兴国、强国伟大事业的感人故事。

在我们共同悼念离去的两位“国士”之时,一起看看展览中的那些珍贵资料,了解一下这些科学家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知的事迹——

百位科学家入党申请书集中亮相

2

图片说明:100位科学家的入党申请书(部分)  周晔 摄

“我入党不是为了做官,不是为个人取得什么好处,入党是为了革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敬爱的党,当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时,我一定向革命先辈学习,向雷锋、王杰学习,并以之为榜样,永远与党在一道”…… 这些读来朴实无华又让人动容的入党申请书,都来自科学家们。

在展览现场,一面巨大的墙上,艾国祥、安芷生、曹瑞骥、贝时璋、钱学森、师昌绪、钱三强等100位科学家的入党申请书被制作成相框镶嵌在展墙上。观众通过多媒体查询,可以了解科学家们对党的话语。这也是本次展览最大亮点的亮点之一。

钱三强1965年5月17日写下《请求转正报告》,他说,“为了使得我国的科学从落后状态快步赶上我们的需要,我们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我要求党给我努力的机会,允许我转正,我保证今后向达到党员的标准努力奋斗。”

一份展品展示了2008年,中国第三代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写给女儿的一封家信。老人信中表达了他“把一切献给党”的不悔痴心。旁边是老人临终前最后一次交纳党费的收据。

祝榆生一生功勋卓著,但他把所有的成就都看作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不值得宣传”。临终前,他特意叮嘱子女代交上最后一次党费,并留下遗嘱:后事一切从简,遗体捐献给祖国的医疗事业……   

一群“隐姓埋名人”

程开甲、于敏、邓稼先……这些如今大名鼎鼎的“两弹一星”元勋,当初却是背井离乡、隐姓埋名,甚至连家人都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展览中有一个以“隐姓埋名人”为主题的展区,有许多历史照片,讲述了这群科学家的故事。

3

图片说明:做隐姓埋名人展区(部分)  周晔 摄

邓稼先,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当初,学业有成的他完全有能力在美国过上相对安稳舒适的生活。但当大洋彼岸传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1950年8月28日,他放弃一切,毅然回国。

展览中有一张邓稼先一家人的合影,照片上他和妻子各抱一儿一女,看着温馨幸福。然而,就在拍完这张合影后,邓稼先便和家人说,要工作调动,需与家人分离。调哪儿去?不能说。做什么工作?也不能说。这一别就是二十多年,直到1964年,罗布泊升起的蘑菇云给出了无言的答案。

王淦昌,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与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一张照片记录了他在核试验现场的身影。

1961年4月1日,刘杰与钱三强向王淦昌传达了中央的重要决定,希望他参加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并要他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改做他不熟悉但是国家迫切需要的应用性研究,最后问他是否愿意改名。王淦昌毫无迟疑,当即写下了“王京”两个字,并掷地有声地说:“我愿以身许国!”

从此,他化名“王京”,投入到了核武器的研制工作当中,在中国科学界隐姓埋名整整“失踪”了17年。

某一年除夕夜,王淦昌与邓稼先在帐篷里相互敬酒。邓稼先对他说:“叫了王京同志几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言毕,两个人抱头痛哭……

于敏,为我国氢弹研发作出重要贡献。展览中展示了1999年于敏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后写给弟弟的一封信:“两弹一星是国防高科技大工程项目,是集体贡献,我是其中一员,作了一定工作,是23位代表之一。至于第一个领奖,只是按姓氏笔画为序,并无什么意义。

把科研成就写在祖国大地上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1955年,党中央为了调整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布局,决定交通大学由上海西迁西安。交大师生热烈响应党的号召,一大批知识分子随之由上海迁至西安,扎根在此、奉献在此。在展览中,展示了不少关于西迁过程的资料。

4

展览开幕式上,作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老教授的代表,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的潘季教授回忆——“我们拿着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专用火车票,在列车上高唱我们亲爱的祖国,奔赴西安。那种建设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敬业奋斗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今年是交通大学建校125年、迁校65年。潘季告诉大家,“迁校65年来,当年的一片麦田已成为一座苍松翠柏、鲜花四季盛开的美丽校园,一座著名学府、科学殿堂。迁校65年来,培养了28万毕业生。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有近一半在西部奋斗;学校毕业生中出了43位两院院士,学校共获得国家三大奖241项……”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样的精神内涵印刻在科学家们的心中,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时代壮歌。  

中国著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李保国几十年来扎根于太行山区,把自己天天“钉”在山上,将曾经“要啥啥没有,种啥啥不活”的穷乡僻壤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从参与流行性出血热的救治、到坚守非典第一线,再到新冠爆发逆行武汉,中科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亲历并见证了科技工作者运用中医药守护人民的健康。在展览中,那些国家中医医疗队救治患者的出院记录、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全体队员签名的防护服等都记录着这些故事。 

5

2020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为给总书记写信的科学家代表,仝小林院士在展览开幕式上用一首诗来表达他作为科技工作者的心声:

百年屈辱两弹结,九州复兴万世谋。

封锁唤醒中华志,强压激起忾同仇。

四个面向为己任,创新发展当共筹。

科技为擎齐努力,举国同心更同舟。

                    

编辑:鲁雅静

关键词:科学家 展览 中国 故事 院士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