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垃圾分成23类!

——浙江宁波一个小山村的“零污染”试验

2021年07月05日 09:54  |  作者:本报记者 鲍蔓华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出村垃圾由以前每天近1吨锐减至现在每天40至50公斤;分类后的餐前垃圾被制成酵素,滋养着60亩的酵素农业园,今年已为村集体经济增收逾14万元……让浙江宁波奉化区大堰镇箭岭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国没有想到的是,当年在垃圾分类动员上提出的目标,如今已变为现实。通过全民参与环境治理,箭岭村已彻底甩掉了“脏乱差”的帽子,正加快打造浙江省内首个“零污染村庄”。

记者看到,始于2017年11月的“零污染村庄”试验,正悄然而深刻地改变着这座山坳里的村庄千百年来的生活。穿村而过的溪流清澈见底,蜿蜒乡间的小道干净整洁,垃圾临时寄存点内,家家户户的餐前垃圾、餐后垃圾、其他垃圾分门别类、一目了然……

“箭岭村看似人不多,垃圾却不少,每天清运车都会装满一车,多的时候垃圾重量甚至超过了一吨。”王建国说,主要原因是垃圾分类不彻底,大量菜梗、树枝、烂果等农作物,被村民们一股脑儿都扔进了垃圾桶。农忙时,村里仅有的一辆垃圾清运车来不及外运,垃圾就会被随意丢弃在路边。箭岭村又紧邻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地——宁波横山水库,流经村庄的箭岭溪是横山水库的三大支流之一,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区。曾几何时,村民环保意识薄弱,甚至还发生过空农药瓶、包装袋随意丢弃的事件,对箭岭溪造成了污染。

2017年,决心改变旧貌的箭岭村正式开展了垃圾分类与循环利用的试点。垃圾分类重在调动每个居民的积极性。但在箭岭村,记者发现村内回收的饮料瓶、农药瓶、旧衣服、废纸、烟盒、塑料尼龙等废旧物品被详细地分成了23类。如此复杂的二次分类村民们愿意做吗?

在箭岭村每月一次的“环保集市”上,记者找到了答案。50只烟壳1个积分、60个塑料瓶1个积分、5个农药瓶1个积分……在这个特殊的集市上,村民们拿着旧衣物、塑料瓶、农药瓶等“宝贝”,就能根据积分换取拖鞋、牙膏、毛巾、热水壶等日用品。

除了“环保集市”,箭岭村还设置了16个固定的垃圾临时寄存点,村民垃圾分类的“成绩”都会被志愿者逐一记录,并根据优劣进行打分,优的奖励,劣的辅导指正。

借助垃圾临时寄存点以及环保集市等方式,目前95%的村民已实现精准的垃圾分类。“现在其他垃圾要二次分类,分成矿泉水瓶、饮料瓶、农药瓶;纸盒纸板、塑料袋;烟蒂、电池、玻璃等23类,村民们比我们还内行。”王建国说。

实现精准的垃圾分类后,餐厨垃圾再利用也是箭岭村实现“零污染村庄”的关键一步。在村内的酵素制造基地,一个小小的制造房间内存放着40余只塑料大桶。

“这些大桶内的酵素,由村民以及志愿者每天新鲜收集而来。”箭岭村干部康巧叶告诉记者,一个酵素制造基地一年可以“吃”掉5吨新鲜垃圾,生产环保酵素逾15吨。近年来,箭岭村顺势推出了一批酵素试验田。绿色的酵素大米即使每公斤30元也经常供不应求,2020年成功为村集体经济增收逾14万元。

“看到酵素农业丰厚的利润后,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村民开始尝试发展酵素农业,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垃圾的产出。”王建国说,除了将餐前垃圾做成酵素,村民们每天生产的餐后垃圾也会被统一运到有机肥制造基地进行统一处理,一层餐后垃圾、一层酵素、一层黄土的特殊配比不仅减少了垃圾的总量,也让该有机肥的肥力大增。

箭岭村志愿者协会于2020年12月3日递交“中国社区厨余堆肥试点项目”申请,并从66个申请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试点后,箭岭村不仅可以得到堆肥的科学指导、堆肥产品的品质检测和分析报告,更能借此机会向外界推广厨余堆肥的箭岭模式。

从不理解到观望,从参与到受益,短短3年试点,垃圾分类在箭岭村成了一种新时尚。


编辑:程梓恒

关键词:垃圾 分类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