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对话 评论 产业 星语

首页>影视>聚焦

主旋律影视剧成功破圈年轻观众刷屏!“内容为王”登顶流

2021年07月05日 10:14  |  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 

《理想照耀中国》《觉醒年代》《山海情》等重大主题电视剧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屡屡刷新收视数据。 

#觉醒年代yyds#阅读量11.8亿,#山海情#16.9亿,#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30.2亿……微博,一个娱乐明星粉丝即“饭圈”用户年度累计规模超200亿人次的平台,2021年越发频繁地被重大主题影视剧主导流量。

热度不仅仅存于线上。昨天是陈延年烈士牺牲94周年的日子。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陈延年、陈乔年等烈士墓前摆满了鲜花。还有不少Z世代留下了写给烈士们的亲笔信。一名1995年出生的年轻人说,自己通过《觉醒年代》了解到革命先烈的故事,深受触动,“剧里陈乔年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披荆斩棘的幸福吧’,他跟我都是90后,但他为了民族崛起牺牲自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时逢建党百年,主旋律创作繁星满天。从年初至今,一批重大主题电视剧接力“霸屏”,《跨过鸭绿江》《山海情》《觉醒年代》《绝密使命》《理想照耀中国》《中流击水》《光荣与梦想》《大浪淘沙》《百炼成钢》《大决战》等,无不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也屡屡刷新收视数据。

复盘今年以来被年轻观众共情共鸣的主旋律作品,不难发现其中蕴藏着“双向奔赴”——年轻创作者勉力提升重大主题影视创作的品质,无数年轻受众不吝为主流作品“封神”。透过这些“双向奔赴”的例证,有个被追问许多次的问题,答案日渐清晰。Z世代年轻人与主旋律题材的壁垒打破了吗?一切以内容为王,品质说话!

投身重大主题,年轻创作者用心用情用功

百年筑梦、百年辉煌、百年奋斗的壮丽史诗,能否拿出几部与之匹配的作品回应人民期待,这是创作者的时代命题。

6月19日,导演金晔在个人社交平台晒出他与蒋先云侄孙蒋美成的聊天记录,其中有段蒋美成对《理想照耀中国》的观后反馈:“我看了三遍《抉择》,演得不错,拍得很好!谢谢金导演!谢谢王一博!谢谢所有台前幕后的演职员!”能得到原型人物后人的认可,角色已成功了一半。而当网络上蒋先云掷地有声的台词刷了屏,“我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战火纷飞,无愧于天下苍生”,年轻受众俨然已与剧作共情共鸣。

曾经, 《理想照耀中国》带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是演员。大量年轻演员特别是“流量明星”的参演,固然带来了高关注度,但双刃剑的另一面便是可能会引起一些观众本能的“质疑流量”的防御机制。总导演傅东育并不讳言观众此前的观望态度,因为他相信,待剧播出后,大众会有公允的评价。他说: “年轻与主流、流量与艺术,并不天然对立,归根结底要看创作的理念与态度,能否坚持现实主义的真实感,能否投入情感上的真切感,这才是关键。”回望该剧创作,集结了一大批年轻力量,各分集制片人、导演、编剧平均年龄仅35岁。而对于年轻演员来说,拍摄更是一场青春的修炼。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剧组从拉萨去玉麦需要翻过两座海拔5100米的大山,整个拍摄都在冰天雪地的高原上完成。 《我是小方》在海口的高温天里拍冬天的景,吴磊穿棉袄、戴皮帽子,第一天就中暑了,后续每一天都在战高温。 《天河》在林州太行山大峡谷取景,演员邓伦身处悬崖峭壁边也坚持不用替身,自己吊威亚完成了攀爬峭壁。事实证明,年轻人用笨拙但又最接近真实的方法投入表演,观众会被他们感染。

《大浪淘沙》导演嘉娜·沙哈提亦有同感,在她看来,剧集能在播出后受到年轻人好评,离不开创作时的用心用情用功。她向记者描述了演员们围读剧本的日子, “剧组办公室的长桌中间,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资料书籍垒成了一堵小矮墙。被它一隔,有时候看清对面演员的表情需要费些劲,有时候又清楚得很,那是因为‘墙体’的高度随着演员借书、还书的节点而时时发生变化。”

正因为包括年轻人在内,所有创作者用心倾听历史的回响,努力贴近革命者伟大的灵魂,作品才能在荡气回肠的大历史中对接人心人性,让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完美落地。

关注主旋律,年轻观众从未置身事外

《山海情》播出时,网友们一个个化身涌泉村“精神村民”,操心通水通电,操心蘑菇的培育与销路。 《觉醒年代》播出后,热度延绵了四个月,年轻人用“yyds”这个网络世界的最高级赞美表达自己的推崇。 《理想照耀中国》每天只播一集,Z世代说, “每天被安利一位感动中国的人物,然后每天用‘绳命’向朋友安利这部好剧”。关注主旋律,年轻观众从未置身事外。

追看主旋律的过程中,年轻观众究竟看重什么?

网名“糖宝”的UP主在《山海情》收官时显得颇为怅惘, “内心很不舍,在我心里,得福、得宝和水花他们的故事未完待续”。她说自己会通过豆瓣专组了解这段距离现在并不遥远的闽宁往事,随后找机会去今非昔比的原型地走走看看。

网友“海海”已经是几部主旋律作品的“自来水”了。他经常在同龄人的群里分享令自己动容的情节,比如毛泽东在《中流击水》中关于“鞋与路”的一段言论,比如《觉醒年代》里蔡元培就职北大校长的演讲。他说,身边许多朋友与自己一样,对于那段“学习过但并不十分了解的历史”,正在产生越来越浓郁的兴趣, “彼时彼刻的中国人和他们追求理想的故事,成为我们的全新寄托,也让我们思考理想与人生的意义”。

更多年轻人对主旋律“上头”、为之沉醉的理由并不完全一致,有人为《觉醒年代》里一个个“教科书上描写过的”名场面痴迷,有人会为《山海情》里年轻人奔跑在山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烈又灿烂的表达而泪流满面,有观众从《大浪淘沙》的跨时空讲述里看见了自己的日常,也有人为《理想照耀中国》里《纽扣》一集的电影式场面调度深以为然。

仔细观察这些年轻人心目中“封神”的作品,不难发现,演员、题材都不是观众评判的唯一标杆。主旋律与年轻观众“双向奔赴”的路径越来越清晰:比起刻板的历史教科书或是过度娱乐化的演绎,史实框架下有血有肉的人物、真实细腻的创作、精美的制作,以及一个通达人心的好故事,才是Z世代看重的“好剧品相”。首席记者 王彦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年轻 观众 主旋律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