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教育·资讯 教育·声音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长·导航 假如我是委员

首页>教育>教育·声音

让中国歌剧的红色能量走进校园走向社会

2021年07月21日 11:08  |  作者:张惠娟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QQ截图20210721110649

5月31日,由第三代“江姐”扮演者、北大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主持的北大歌剧研究院在北京大学举办了“百年回望——中国歌剧的红色基因”校园思政展。展览选取《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中国经典歌剧和《青春之歌》《北大1918》等北京大学原创歌剧,全景式展现中国歌剧与“四史”一路同行的发展印记。金曼希望在社会上树立“歌剧+美育+思政”的理念,并将展演活动不断推向全国大中小学和贫困山区,让红色精神生根开花,实现立德树人、美育化人的行动目标——

教育周刊: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歌剧诞生100年。在一堂《中国歌剧与“四史”学习》的讲座中,您说中国歌剧的发展流淌着红色基因。结合中国歌剧的经典作品,可否简单介绍一下?

金曼:中国歌剧与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一路同行。它记录着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致力民族复兴的每一段光辉历程,铭刻着在这一光辉历程中前赴后继的英雄的名字和精神。回望百年来这气韵万千的各类作品,中国歌剧艺术像一幅幅浩瀚壮阔的历史画卷,将时代风云变幻下中国发展历程中无数个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瞬间,通过熠熠生辉的音乐形象艺术地展现于舞台。

19世纪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西方文化艺术也开启了东渐之旅。欧洲歌剧艺术开始在我国的香港、澳门、上海和哈尔滨等口岸城市出现,并进行了早期传播,中国戏剧舞台上因此逐渐形成了传统戏曲与西洋歌剧、话剧杂处共存的文化现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从战争年代进入到和平建设时期,中国歌剧创作进入一个新时代。歌剧的主要阵地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新中国沸腾的建设生活极大地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激情和灵感,所有一切都为中国歌剧史上第二次创作演出高潮的到来做了充分的铺垫。中国歌剧的创作乘时乘势,勃兴旺盛,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各种体裁、式样的优秀歌剧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小二黑结婚》《江姐》《刘胡兰》《原野》《伤逝》等都是这个时代的经典。

当历史的车轮行进至21世纪,中国歌剧艺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焕发出巨大生命力和创造的激情。初步构建了一个多元多样的歌剧艺术生态,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了建设文化强国的远大目标和有底气的文化自信。新时代的中国歌剧舞台,正在以井喷般的创演态势,呈现出一派群芳争艳、美不胜收的胜景,书写着中国文化史册的崭新篇章。2010年1月正式成立的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传承中国歌剧的红色基因,创作了《青春之歌》《钱学森》《宋庆龄》《为你而来——王选之歌》《北大1918》等一系列讴歌党、讴歌时代楷模的歌剧作品。

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新发展阶段,中国歌剧必将是中华民族这一伟大壮举的见证者、记录者、讴歌者,同时也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中,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教育周刊:作为舞台上“江姐”的扮演者,您是如何与“江姐”结缘的,这个光辉的人物形象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金曼:50年前,来自西方的歌剧与中国土地上的红色故事结缘,催生了中国歌剧的经典之作《江姐》。此后50年,无论在歌剧艺术还是在思想内涵上,歌剧《江姐》的影响力无与伦比。

我是从小唱着红色旋律长大的。我小时候听广播,受到《洪湖水浪打浪》《绣红旗》《红梅赞》《刘胡兰》等红色艺术作品的影响深刻。这些当时所谓的“流行歌曲”,其实都是歌剧作品。

我演江姐快40年了,“江姐”这个人物,在我的艺术和人生之路上起着关键影响和提升作用。2000年,我策划出品和主演的交响清唱剧《江姐》走上舞台,至今演出百余场,让《红梅赞》在全国唱响。我的中国歌剧梦萌发于《江姐》,2010年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应需而生。

近40年来,江姐的精神从未走远,一直在我心灵深处。在生命中的不同阶段,这些最具高贵人格的伟大灵魂“住在我心里”,我常与之精神对话。所以,在舞台上,我是“她”,而非“小我”。这个体验的过程,也是修炼自己的过程。我身上所有的能量,来自和这些伟大人物的“精神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我不知不觉被滋养。

教育周刊:原创歌剧《青春之歌》是您带领北大歌剧研究院所推出的力作。请您介绍一下这部歌剧的创作背景及产生的教育价值。

金曼:2009年,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当时我着手筹备成立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我们计划推出一部中国原创歌剧。那时,我也正在寻找和发现“中国歌剧本来的样子”,对我心目中“中国歌剧的气质”进行最初的描画。我们梳理出30多个人物和故事,而将《青春之歌》作为发轫之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青春之歌》与北京大学紧密相关。它讲述的是抗战前夕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各大高校大学生们在共产党领导下发起抗日爱国运动的故事。可以说《青春之歌》蕴含的精神和五四精神、北大精神一脉相承。由北京大学创作这样一部歌剧作品,再现那个时代“红楼”故事和学子风貌,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义。二是成立歌剧研究院,我把培育全面发展的中国歌剧人作为初心和使命。这部作品也充分彰显出育人价值。每个大学生都是正青春的年纪,都在面临自己的青春选择,而《青春之歌》的主题可以概括为“青春”和“选择”这两个关键词。它反映的是青年选择将自己的命运同民族危亡和国家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一个主题。我们通过歌剧艺术表现了这个选择过程,强化了这一时代主题,实现了春风化雨、入耳入心的目的。目前,《青春之歌》被教育部思政司列入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计划,已经在全国18个省市演出,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教育周刊:2018年12月12日,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时,您领衔北大歌剧研究院推出的歌剧《北大1918》引发社会关注。这部作品又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力与育人效果?

金曼:《北大1918》是我在学习北大校史时萌生出灵感而创作的。这部作品将当代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志趣、情感、追求等现实问题,与百年前北大师生们的奋斗求索历程进行呼应。从历史中寻找今天关于青春理想的答案,让青年人找到人生榜样,让学者、师者找到行为示范,让北大思想、北大精神在新时代得到好的传扬——这是我们创排这部剧的初衷和美好愿望。我希望它成为所有北大新生的入学教育课。每一名北大学子应时刻铭记,让生命更高远,和祖国的发展紧紧地贴在一起。将自己的理想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让生命绽放光彩。

前不久,我们在北京大学举办了“百年回望——中国歌剧的红色基因”校园思政展。展览选取《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中国经典歌剧和《青春之歌》《北大1918》等北京大学原创歌剧,全景式展现中国歌剧与“四史”一路同行的发展印记。我们希望在社会上树立“歌剧+美育+思政”的理念,并将展演活动不断推向全国大中小学和贫困山区,让红色精神生根开花,实现立德树人、美育化人的行动目标。下一步,我们将推动《青春之歌》《为你而来——王选之歌》《北大1918》以及新创作的歌剧作品,以不同形式走向社会、走进校园,把我们的“中国歌剧梦”更好地融入“中国梦”,尽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教育周刊: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您的教育梦想是什么?

金曼:我能成为今天的我,离不开党的光辉照耀。我的梦想,就是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这是我正在做、一直在做,未来也一定要继续做下去的事业。

中国歌剧需要立足本土,向中国戏曲、中国民间音乐虚心学习,从而形成中国歌剧的本土化特色。需要鼓励不同艺术风格的歌剧出现和涌现,鼓励不同歌剧学术思想的产生和存在。近些年,我一直在积极倡导“中国美声”的概念,在演唱和教学中也始终在探索、创建“中国美声”学派。我认为中国美声,是美声唱法与中国汉语言完美结合,演绎中国的声乐作品,体现中国民族音乐灵魂和韵味的歌唱方法。中国美声可以驾驭各种各样的作品,从歌剧、民歌、流行歌,用美声的方式可以将作品表现得更加高大上,从而发扬中国作品,展现中国美声的独特魅力。中国美声将加快中国歌剧走向世界,走向新高峰的步伐。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歌剧 中国 江姐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