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赓续红色血脉 抒写时代华章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武汉市优秀剧目展演侧记

2021年07月26日 11:07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波澜壮阔的斗争史中,有一位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奇异的妇人”——小脚母亲葛健豪。她一生的行走,浓缩了一个时代。这位母亲培育了党的创始人蔡和森、向警予和党的早期领导人蔡畅、李富春,成为党史中的一段佳话。

6月5日晚,以“革命的母亲”葛健豪为主角,京剧《母亲》拉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武汉市优秀剧目展演的序幕。6月6日至7月31日,14台优秀剧目依次与观众见面,以艺术的方式,营造庆祝建党百年的浓厚氛围。展演剧目中,既有红色主题的曲艺剧《三教街四十一号》、楚剧《把一切献给党》《江姐》《向警予》、汉剧《黎明》、交响曲《灯塔》,也有现实主题的交响曲《浴火重生》、楚剧《好一片绿洲》、音乐剧《种在屋顶的长春花》、杂技剧《英雄之城》、话剧《逆行》,还有话剧《家长会》、童话剧《九色鹿》等。

在献礼建党百年的宏大叙事中,武汉舞台艺术事业的新气象得到集中呈现。

▲ 话剧《逆行》剧照

▲ 交响曲《灯塔》演出现场

深挖红色党史资源 

展现武汉城市风貌

武汉是一座拥有丰富党史资源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传播的主阵地、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发生地、中国大革命的中心地、人民军队建军的策源地,在百年党史中拥有许多高光时刻和突出表现。

在武汉这方红色热土上,值得书写的革命先烈和可歌可泣的故事太多。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一大批红色题材作品被立上舞台。

武汉楚剧院推出的楚剧《向警予》,从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第一任中央妇女部长向警予的人生道路中,截取了兴办女学抗逆流、留学法国寻真理、舌战“女权”举大旗到白色恐怖砥砺行、监委重任勇担当、一腔热血洒江城等片断,再现了这位中国妇女运动先驱的生命历程。

武汉说唱团推出的曲艺剧《三教街四十一号》取名自中共“八七会议”会址“三教街四十一号”。故事围绕出身曲艺世家的青年“楚十五”一家展开,诉说革命者的牺牲与付出,也让观众重温了一段城市红色记忆。

武汉爱乐乐团呈现的交响曲《灯塔》,从百年沧桑巨变的恢弘历史画卷中,提炼思想结晶,汲取艺术灵感,用极具张力的音乐语言,演绎风华少年的理性思辨与热血情感,向生命礼赞,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近年来,武汉文艺工作者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艺术精品。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雄的人民托起一座浴火重生的英雄之城。抗疫题材剧目如话剧《逆行》、交响曲《浴火重生》、杂技剧《英雄之城》等弘扬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以此献礼建党100周年。交响曲《浴火重生》于2020年11月3日在黄鹤楼前奏响,极大振奋了人心,该剧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1年度“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英雄之城》由武汉杂技团创排,是国内首部抗疫题材杂技剧,该剧包含8个单元,其中的《浪船飞人》单元还入选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

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主题,武汉歌舞剧院推出的音乐剧《种在屋顶上的长春花》、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推出的楚剧《好一片绿洲》等现实题材作品,讴歌了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其中,《种在屋顶上的长春花》入选中宣部“全面小康”主题重点跟踪项目。

这些立足于当下生活、为时代而歌的作品,在此次展演中集体亮相,备受观众青睐。

潜心磨砺精品力作 

匠心打造奉献观众

近年来,武汉严格落实剧目立项评审制度,广泛邀请专家对重点剧目剧本进行把脉会诊、反复打磨,成熟一个、投排一个,确保不把一度创作问题留到二度创作中解决。参与此次展演的剧目,无不是反复打磨剧本,力争以最完美的状态呈现在舞台上。

由武汉京剧院倾力打造的京剧《母亲》,邀请了著名剧作家赵瑞泰根据其同名话剧改编创作。为保证创作质量,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主创团队多次实地采风,听取多方意见,并在参加中国剧协2020年重点题材改稿会后,才正式将剧本投排。赵瑞泰说,从20年前的话剧版本到今天的京剧版本,创作必须从时代出发,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养料,不断提升创作质量,才能接受当下观众的检验。《母亲》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剧本孵化计划项目,力图精益求精、打造精品。

由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逆行》,早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去年2月初就酝酿剧本创作,4月完成剧本初稿。经专家评审及与导演、剧组反复讨论修改,于去年6月初完成剧本第四稿。此后又在排演中对剧本进行反复修改、打磨。

杂技剧《英雄之城》为追求将杂技技艺展示与剧情内容完美融合,对剧本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该剧总导演、武汉杂技团创作室主任曹心说:“剧本创作就用了将近半年时间,其间大的修改就进行了8次,小的调整那就更多了。”

为鼓励文艺院团不断攀登艺术高峰,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建立了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激励机制,严格执行创作扶持经费分期拨付制度,对基础较好、有潜质的剧目第一年先期拨付一部分资金,待立上舞台后视其社会效益和市场反响再考虑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修改提高,确保作品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艺术名角荟萃云集 

青年新秀竞妍亮相

此次展演中,武汉多位艺术名家亮相。京剧《母亲》由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刘子微主演,楚剧《向警予》由楚剧领军人物、文华奖和梅花奖获得者夏青玲主演,汉剧《黎明》中饰演主角姜丽萍的是梅花奖得主、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第五代传人王荔……

更可喜的是,展演中众多青年演员均有上佳表现。

曲艺剧《三教街四十一号》中,湖北小曲省级非遗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姚俐玲饰演“梅梅”一角。剧中,她用精彩的表现完美诠释了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尤其是最后一场的“隔空对话”,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楚剧《把一切献给党》的主演陈晓檬是武汉楚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他生动演绎了“中国保尔”吴运铎不计个人生死、把一切献给党的高尚情怀。

音乐剧《种在屋顶上的长春花》中有30余首原创歌曲以独唱、重唱、合唱多种形式展现。剧中人物“路瑶瑶”“李春天”的饰演者夏梦与杨烁,克服跑跳过程中气息的不稳,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夏梦说:“每一句台词都要认真地感受,思考其含义,酝酿情绪。”

楚剧《江姐》大胆起用四位“85后”“90后”青年演员刘小雪、龚音、何婷、郑莎交替演出“江姐”一角。除此之外,剧中的甫志高、双枪老太婆等绝大多数主要角色也都由青年演员担当,整台演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

名家新秀各领风骚,集中呈现武汉高度重视艺术人才队伍建设而结出的丰硕成果。

据介绍,武汉首批17家名家艺术工作室3年共推出102项艺术成果,其中包含通过“传帮带”培养青年演员和创作人员35名,促进艺术薪火相传。2021年,武汉成立第二批武汉市舞台艺术名家工作室,20名艺术家将继续发扬“传帮带”作用,努力在艺术创作、技艺传承、史料整理等方面积累成果。

2020年,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市直文艺院团开展青年人才专业技能大比拼活动,并制定《武汉市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实施计划》,遴选出40名专业基础扎实、具有潜质的青年艺术工作者进行重点培养。今年,这批青年艺术新星已经崭露头角,武汉楚剧院青年演员余维刚荣获第三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武汉歌舞剧院青年演员董研峰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全国声乐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党史教育深入人心 

文化惠民生动实践

此次展演期间,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媒体推出“百个党支部共赏红色经典剧目”活动,邀请来自武汉市各战线的100个党支部的党员代表走进剧场,观看了京剧《母亲》、楚剧《向警予》、汉剧《黎明》等一系列红色剧目,激励广大党员坚定红色信仰。一系列精彩的演出,也是一堂堂生动的艺术党课。

向警予的一生只有短短33年,但却是充满信仰与忠诚的一生。在观看楚剧《向警予》之后,老党员王甫爱感慨:“‘有革命理想的一代人,有他们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不断学习先辈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努力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好。”

武汉市江汉社区党员方新建在看完汉剧《黎明》后说道:“解放战争时期,有许多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为了信仰,为了人民的解放牺牲在黎明到来的前夜,我感到十分佩服!”

“这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让我感受到老一辈党员坚定信仰信念,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伟大精神。”武汉市蔡甸区党员干部张慧兰观看了楚剧《把一切献给党》的演出后,深受感动,“吴运铎,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在交响曲《灯塔》的宏大乐章中,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党政办支部党员杨春松听到了百年辉煌的强音,听到了催人奋进的号角。“这场演出简直是一场视听盛宴,音乐气势恢宏。从音乐中,我能感受到点亮的灯塔,感受到党的光辉指引。”

此次展演还采取“政府补贴、低价惠民”的方式让更多市民走进剧场观赏,并通过线上直播,吸引网友观看讨论。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红色基因、城市精神,通过一场场演出、一部部剧目印刻在人们心中。与此同时,这也是一次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让艺术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让艺术之花满城芬芳。

(本版文图信息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武汉 艺术 红色 楚剧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