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要闻

今天,我们该怎么认识老年人、老龄化?

2021年07月27日 09:31 | 作者:韩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国际上,60周岁以上的人被界定为老年人。我国法律中,也将老年人的年龄起点设置在60周岁。

老年人群体正日益庞大,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7%。这相当于,中国每10人当中,就有将近2位老年人。据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种种趋势表明,老年人结构性的增加,正在改变中国人口发展的明天。

未来人口发展如何,于国于民,都是重大议题。

7月26日,全国政协专门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进行协商议政。

浏览与会者名单,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负责人、地方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基层代表等近150人。

“日本一名90岁老奶奶获吉尼斯认证成为‘世界最高龄办公室文员’。” 朱永新常委提到前不久的一则消息。据说,这位老奶奶不仅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还是社交平台高手,她在一家公司负责会计和总务长达64年。继而,他又提到中国一批批银龄教师奔赴贫困地区农村学校讲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事例。

由这两个“老有所为”的例子,朱永新常委引出了一个核心观点:社会对老龄群体的认知和定位不应仅局限于“老有所养”,还要加深对“老有所为”的认识。

长久以来,社会的认知、政策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对老年人的保障、服务方面。一说老人,总让人想到纯粹的消耗者和被供养者,而经常性忽略对老年人参与发展的努力和贡献。

以专家学者身份参会的党俊武是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他坦言自己从事了30年的老龄工作,看到一些工作思路有些跑偏,“不能一说养老就是床位问题”。他认为,老龄产业需求在增长,说明老龄化问题其实关系到的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老龄社会条件下宏观经济的长期可持续稳定运行。

讨论到此,气氛愈加热烈,争相发言、一人多次发言的景象并不鲜见。协商中,不少委员提出,老龄化不仅仅是社会保障的概念,当前乃至今后,更是经济领域的概念,应当放在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的定位上增强认识、加以部署。有人开始呼吁,应尽早布局老龄化产业,尤其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关系”。

如果说,鼓励生孩子是人口发展中的增量部分,那么做好老龄工作就是当中亟待激活的存量板块。值得注意的是,存量的老龄人口当中,也应当分类对待。

一方面要照顾好、服务好老年群体中身体条件较差、经济条件较差的那部分人,让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另一方面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推进,老年人越来越能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群体,向后代、向社会赓续他们的知识、技能、文化、精神,创造属于全社会的共同价值。

会上还传递出一种新理念:年龄平等,将会是和性别平等一样重要、亟须在老龄社会下树立的新理念。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