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江苏兴化市昌荣镇以民间曲艺锣鼓书为载体,创新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方式——

干部带头唱 唱出新风尚

2021年08月10日 14:32  |  作者:周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干部带头唱 唱出新风尚

锣鼓书唱出农村新风尚。 周社根 摄

“满树黄梅记忆新,风调雨顺好收成。刘寄奴的饼,好婆的粥,唐子的糁子酒香醉人……邻里相帮无争纷,娘舅评理一家亲,夫妻齐心家业盛,创业的故事天天新……”一首《移风易俗看安仁》锣鼓书,在清新活泼的曲词唱调中,回顾了江苏省兴化市昌荣镇安仁村史,历数安仁特产,又巧妙地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婚事新办、敬老爱亲、邻里和睦,让人顿觉耳目一新。

该节目曾代表江苏省参加了2020年10月由农业农村部选拔的全国7个“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面向全国观众演出。展演中,兴化市昌荣镇副镇长葛彦亲自上阵,用传统曲艺锣鼓书,说唱安仁村移风易俗新鲜事。当天直播浏览量达到2000多万人次。

展演的成功带火了锣鼓书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也激发了当地群众践行文明新风的热情。

近一年来,昌荣镇抓住机会、乘势而上,以锣鼓书为载体大力创新农村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方式,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探索了解决“抓文明乡风建设缺乏载体、思想宣传教育不易入心入脑”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创新激活乡村文化


“我们第6个上场表演,看到前面一个个表演很专业,心怦怦直跳,担心演不好。”时隔近一年,依然可以从葛彦的话语中听出当时的紧张。葛彦说,人家是专业演员,而他们是乡村干部,欣慰的是,他们最终以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真真实实的内容,获得了好评。

锣鼓书是泰州市的传统曲艺形式,以说唱为主要表现形式,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演员自击锣鼓,唱表说书,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与地方特点。但由于形式、内容与时代需求脱节而逐渐淡出群众视野。

昌荣镇党委、镇政府以遴选“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为契机,深入发掘锣鼓书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副镇长葛彦担负起了节目创排工作。

安仁村在锣鼓书传承上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前些年,面对村庄的新变化、新风貌,村里一些文艺爱好者会编顺口溜,敲着锣鼓说唱,每每说唱,村庄的老榆树下就会集聚好多人。

于是,葛彦发动安仁村书记姚德银,联合镇中心小学音乐教师周洪峰等文艺志愿者,组建起一支6人的锣鼓书文艺队,拜访镇锣鼓书传承艺人蒋宗源,学习曲词唱调,“他家里保存了大量的锣鼓书手抄词本,我们的创作有了根基。”葛彦说。

采用锣鼓书的形式,按照“唱出农村新风尚,唱亮农民好心情”的原则,他们把安仁村近年来开展红色教育、倡导节俭办婚丧、开办百姓食堂等移风易俗的好做法进行了提炼,编写出符合实际、贴近群众生活的现代唱词。

为演好节目,昌荣镇又邀请兴化市文化部门专业人员,对词曲内容三次修改、提升,使之朗朗上口、富有韵律。在演绎上,对原先没有音乐伴奏的原生态锣鼓说唱,配上喜庆的唢呐音乐,同时将原先首尾两节为唱、中间七节为说,改为全曲说唱,使原生态的说唱更加丰满、流畅。

“《移风易俗看安仁》节目在北京成功演出后,在镇里引起巨大反响,很多村民都觉得,自己村的好人好事并不比安仁少,人家能排锣鼓书我们也能排。”葛彦说。

于是,去年年底以来,各村组织文艺爱好者悄悄发力,将身边的文明乡风事迹编词作曲,邀请专家指导表演,更有群众自发在村里唱响锣鼓书。仅今年上半年,昌荣镇在举办各类活动中将锣鼓书作为压轴节目,先后演出了35场,铿锵有力、脍炙人口的锣鼓书,见证了乡村发展、文化兴盛,走进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心中。

  

文化润泽新风正气


“移风易俗工作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老百姓不理解、不接受,工作推不开,陷入‘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的两难局面。锣鼓书火起来,给昌荣镇移风易俗工作带来了新启发,坚定了我们用文化沁润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了老百姓开展移风易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昌荣镇党委书记邵国昱说。

此前,昌荣镇各村虽然都制定了村规民约,但宣传不够、约束性不强,村民并不“买账”,红白喜事照样大操大办,群众负担较重。安仁村书记姚德银又带领村民新编了一曲婚庆新风锣鼓书,鼓励群众节俭操办,免费提供婚庆场地和锣鼓书表演,一向好面子的村民老高第一个把喜事办进了百姓大食堂,成了文明新风带头人。现在百姓大食堂已经成为村民办红白事的主要场所,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宝宏村改厕工作推进难,可谓“干部忙得跳、群众看热闹”。女支书夏春霞灵光一闪,编了一曲改厕锣鼓书,“旱厕连着小厨房,苍蝇蚊子两头忙;环境整治我带头,猪圈拆除建滨河;我为环境出点劲,明日换来好风景……”朗朗上口的唱词赢得全村老幼鼓掌,许多钉子户却看红了脸,在一唱一和之间领会了党和政府的良苦用心,改厕工作顺利推进。

朝阳村以前遍地鸡棚鸭舍,还有不少臭水塘,村民经常骂娘。年轻的村支书顾斌带领大家拆除废旧棚舍,疏通河道,建成景色怡人的休闲广场。“拆了废棚清水塘,坐在长廊来乘凉,小河流水轻又长,照得群众心里亮。幸福日子万年长,还要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锣鼓书不仅唱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更是把党心民心紧紧相连,共同培育新风正气。

  

文明汇聚振兴合力


“每天晚上7点到10点,我们都对着镜子练习,厚着老脸我们也要上台唱一唱。”富民村村干部袁永忠说起自己队伍的表演,有些不好意思。富民村锣鼓书文艺队队员年纪都偏大,都没有上过舞台,虽然动作僵硬,表演水平有限,但他们的努力和认真感动了现场不少人。

今年4月,昌荣镇举办了“齐唱锣鼓书、共谋新发展”礼赞建党100周年文艺盛典。全镇村村由村干部带头上台表演,19支表演队、100多名镇村干部、党员代表、创业青年、中小学生登上“状元村”盐北村百姓大舞台,用饱含深情的乡音讲述身边故事、传唱村史镇史、宣扬美德善行。《盐北明珠一枝花》《有国才有家》《美丽乡村看欣荣》等精彩节目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和乡村振兴实践,好看好懂接地气,让群众直呼过瘾。

小小锣鼓书带来了大变化。

唱出了干群融合。为了筹备锣鼓书文艺盛典,看到党员上了场,群众参与热情不断高涨。为了编好词,大家把文化馆专业人士、老教师、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集思广益、反复打磨。通过排练锣鼓书,找到共同话题,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也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推动工作的好氛围。

唱响了红色精神。昌荣镇以革命烈士严昌荣命名,是一片红色热土。存德村是拥军模范村,村里出了9位烈士,现有现役军人50多人。该村把战争年代英雄儿女上战场、抗美援朝跨过鸭绿江、父子兄弟祖孙兵等红色故事编入锣鼓书。“我的爷爷是连长,号称军中一把枪。爷爷英雄父也强,父亲继续把枪扛。存德夏家兄弟俩,十年离家驻边疆。不为名来不为饷,只求卫国守四方……”声声锣鼓让人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既道出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也让党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唱旺了乡村产业。通俗押韵、朗朗上口的锣鼓书唱词,不仅唱美了乡风,还成为绿色农产品电商宣传语。“稻养蟹、蟹养稻,生态产品全国销”“糁子酒,香喷喷,一杯乐销魂,全国有名声”,小小锣鼓书为乡村产业发展插上了文化的翅膀。

艺术源自生活,只有向下扎根、走进民心,才能焕发时代光彩。在不断地传承创新中,昌荣锣鼓书不仅唱出了移风易俗新风貌、新气象,也唱出了乡村振兴的凝聚力、向心力,成为昌荣镇培育乡风文明的崭新支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锣鼓 鼓书 昌荣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