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孩子眼中的“1个世界”

2021年08月10日 16:27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本报记者 李亦奕

《蜕变》现场

孩子们想象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近日,“1个世界”ANOBO世界少儿科技艺术巡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以“1个世界”为主题,以生态环境为创作内容,由国内外万余名青少年儿童与教育工作者、国内外艺术家,从“儿童的视角”共同打造了一场与世界少儿共创的科技艺术融合、跨界教育沉浸式互动展,可以说是一次艺术与教育领域的创新范例。

数字新媒体以及当下流行的VR虚拟现实技术、AR技术、交互装置与展览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呈现在巨大的L形屏幕上,点亮了整个展厅,带给现场观众震撼绚丽的光影交互体验,更是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绘成真”的时刻。

同时,由美国国家地理以及英国印德科技公司带来的生态互动装置展项《Air, Land & Sea》,采用先进的3D AR(增强现实技术),营造出一个近乎真实的大自然情境,让孩子开启一场平行世界里的勇者旅程,还可以和宇航员一起登上太空,感受不一样的天地,为孩子们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体验。

“如果由你来构建一个星球,那里会有什么?”展项《1个星球》依托科技手段,运用全息影像、动态互动等技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光影交错的浩瀚星空中,无数小星球将环绕大小朋友奔跑,与作品展开沉浸式互动,每名小艺术家的“1个星球”就此“构建”,他们独有的内心世界就此得以展现。结合数字科技力量,展览多处体现了观众现场互动性和趣味性。来到现场的孩子们可以手绘流星,这些作品可以实时投影到天花板上,崭新的星空作品应运而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投影到空中,孩子们兴高采烈,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又神奇。

以儿童视角作为策展立场,是本次展览一大亮点,展览过程既是一场教育工作者、跨界艺术家和小小世界公民的“亲密对话”,更是一次艺术跨界教育实践的真实案例,潜移默化地发展儿童的观察思考、逻辑推理和艺术表达等能力。

值得推荐的展项《蜕变》是由驻法美籍行为艺术家雷切尔·马克思以北京银杏树为原型,与孩子、教育工作者共同完成的,传递出“生命在循环中生生不息”的意义。有趣的是,在树洞中,孩子能够与艺术家雷切尔·马克思一对一进行视频通话,了解《蜕变》的制作过程,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与教育意义,艺术家与观者在现场亲身感悟到生命的往复,感悟到每一轮回的生命所特有的价值意义。

本次展览以一场学术性的教育论坛开启,论坛主题为“如何通过艺术科技跨界教育的方式,培养少儿全球素养”, 受邀嘉宾、学者围绕艺术科技与少儿教育跨界、小小世界公民教育、教育的创新实践等话题进行探讨。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艺术史教授朱青生结合近期参与云南“蒲公英行动”的乡村支教经历,提出儿童美育的四个面向,即面向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面向艺术史与文明、传统和世界;面向造型技能;面向图像的理解、认识、学习和运用。随后,朱青生还由“本体的世界”为切入点,论述了中西方理解世界的不同视角,强调儿童美育行动者须全面理解世界的每一面,从而发展出既具国际视野又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艺术实践。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尹少淳表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落实过程中可进行跨学科、体现全球素养的美术课程开发,发挥美术学科中重要的核心素养,使孩子们对其他学科、对世界产生更深度的联结。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乔晓光以数十年民间美术实践为出发点,借“少年非遗”的文化传承理念,提出非遗的活态传承与未来艺术教育需关注的方向。

此次展览活动力求在趣味、互动、体验的展览氛围里,帮助孩子们构建和视觉化他们心中向往的世界,鼓励孩子们以“小小世界公民”的身份,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命运。正如今日美术馆馆长张然所说:“在当今这个充满着跨文化、多元价值观的扁平世界中,跨学科全球素养课程是一次重要的艺术教育实践。孩子不仅仅是展览的参与者,还是构建者,发声者。他们参与到团队合作中,以艺术为媒介,表达对地球的关心,对世界的热爱。跨学科教育也是美术馆教育方向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希望用艺术的方式来表现儿童教育并促进国际交流,让艺术消除年龄的边界,让世界听见孩子的声音。”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艺术 世界 教育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