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打造“四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纪实

2021年08月16日 15:01  |  作者:芦晓春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今年6月,一场特大雹灾袭击了河北张家口坝上蔬菜生产大县沽源县,部分乡镇蔬菜绝收,菜农损失严重,灾后恢复生产迫在眉睫。关键时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研究员杨俊刚带队及时赶到,第一时间察看受损情况并进行精准的技术指导,为菜农带来提振生产的信心。

北京到坝上地区约260公里,驱车近5个小时,是什么驱动着杨俊刚火速赶往?答案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探索总结的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的“四极”科技服务体系。

“所谓‘四极’,指的是农业综合服务实验站、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和示范基地这4种不同定位和功能的农技推广服务形式,它们以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结合点,开展不同类型科技推广示范和成果转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果转化与推广处副研究员黄杰介绍。

杨俊刚正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沽源优质蔬菜专家工作站”的首席专家。如今依托“四极”,像他这样奔波于京冀地区生产一线的农业专家越来越多。实践证明,“四极”科技服务体系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创新之举。

  

汇聚京津冀专家力量,多方合作破解产业难题


作为北京“菜篮子”重要的外埠产区,沽源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但种植管理方式粗放。同时,由于地处生态涵养区和水源保护地,全县蔬菜生产面临着很大的环境压力。

为破解上述难题,2018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北京裕农公司和河北北方学院共同成立“沽源优质蔬菜专家工作站”,并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所+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专家工作站是一种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形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借鉴现代企业管理与经营理念,与行业内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合作,以某一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为主线,整合全院各所、中心相关科技成果资源和专家资源,建立了围绕不同产业的专家工作站13个,分布在北京和河北地区,有效引领和带动了地方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黄杰介绍。

8月的沽源,凉爽宜人。在北京裕农公司沽源蔬菜种植基地内,西蓝花、生菜、甘蓝等多种蔬菜绿油油一片,蔚为壮观。这里常年种植2000多亩、17个品种的冷凉蔬菜,每年7月至9月持续供应北京市场,效益良好。

种出好菜,品种和技术是关键。3年来,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营资所专家的牵头指导下,许多适应当地气候的蔬菜新品种、种植新技术在基地落地。

“我们在这里示范推广了不同花色、不同用途的生菜,今年达到36个品种。目前已形成了液体肥配肥站水氮高效利用、生菜规模化全链条绿色轻简生产、西蓝花部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模式,实现每亩节水27.3%、节肥22%、节药18.6%,病虫害发生率降低15%。”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营资所所长邹国元表示。

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为了让小农户成为技术利用的最广泛受益者,工作站的专家进村入户,在田间地头开展了一系列蔬菜栽培技术培训,深受村民欢迎。“科学最重要,不能盲目!”这是种植户闵翠枫培训后最大的收获。如今,她的种菜技术有了很大提升,“打什么药、打多少关键是适量,现在周边村民都学习我的打药方法。”

如今,工作站有来自京冀地区的13名农科专家,同时沽源县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形成了专家对接帮扶农户的长效机制。

“工作站根据生产实际需求,把专家汇聚起来,找到了科研的着力点,也让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科技支撑效果。”邹国元总结说。

  

“一帮一”精准对接服务,“组团式”产学研一体化


示范基地是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最主要、最常见形式。但大多数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旦科研项目任务完成了,示范基地也就逐渐变成了“空壳子”。

为破除上述弊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自2014年起开始探索实施“双百对接”工程,即百名专家对接百个基地,让专家与基地建立“一帮一”“点对点”精准对接服务关系,形成了“一对一”“一站式”“一条龙”的示范基地建设模式。

森水村,一个藏在房山区蒲洼乡大山深处的小村庄。由于地理位置闭塞、经济发展落后,村民们数十年来多以养蜂为生,但产值并不高。2017年开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希莲与村里建立了“一对一”的对接关系。通过走访调研,她认为当地蜂农养蜂多靠经验,不讲技术。对此,她重点开展了蜂群越冬技术示范和现场培训指导,提升了当地合作社养蜂水平,蜂蜜收购价格也提升了20%以上。

森水村的变化是“双百对接”基地建设成效一个缩影。近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建立双百基地367个,累计推广300多种优新品种(系),示范一批高效生产和质量控制技术,对京郊玉米、小麦品种更新换代起到积极作用,抗旱品种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如果把“双百对接”比作“一对一”的单兵作战,那么综合服务试验站就是“组团式”的联合作战。后者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以院镇合作为基础,建立一支涵盖管理人员、驻站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等的人才队伍,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集成展示、示范推广等科技服务,提供区域重大产业发展所需的特色农技服务模式。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长子营农业科技综合服务试验站是该模式的代表。作为大兴区主要蔬菜种植区,依托大兴国际机场,长子营镇这两年着力打造航食原材料供应基地。如何提升当地蔬菜的品质,保证蔬菜质量安全成为紧迫课题。为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整合全院8个所的24位专家,围绕航食蔬菜安全生产、设施蔬菜轻简化栽培等工作,引进新奇特叶菜品种20余个,形成技术标准6项。

“现在我家蔬菜大棚在种植畦式上由南北向改变为东西向,土地利用率提高7%-8%,实现棚内机械化作业,省工15%、省水30%、省肥30%、省药10%、优品率提升20%。”说起综合服务试验站给自家蔬菜种植带来的改变,种菜大户王开举算了一笔细账。

实践表明,综合服务试验站开展的各类试验既满足了科研需求,也实现了示范展示作用,辐射带动长子营1万亩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升级。

  

一个小院带动一个村,打造“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


盛夏之际,从北京城区一路奔西90公里,沿着蜿蜒的斋幽路盘旋而上,看到路边矗立着一幅白虎画像,有一村落,村舍依山而建,梯田拾级而上,这就是门头沟区白虎头村。

谁曾想,几年前这个美丽的小山村还是一副破败模样。由于煤矿关停,山上的野枣树成了白虎头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村戴上了低收入村这个贫困帽子。改变得益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该村打造的科技小院。

这两年,科技小院已不是新鲜事物。但与农业院校以农科人才培养为主体的科技小院实践不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并不承担农业教学任务,无法以在校学生资源来支撑科技小院建设。基于此,该院提出了“做好一个小院,带动一个村”和“以驻村专家团队为主体,以农业科技推广为核心,以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综合服务为导向,打造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的科技小院建设思路。

“我们还制定了相关的建设及运行规范,形成了‘四统一’建设标准和‘五个一’工作机制为特征的科技小院建设模式。”黄杰补充介绍。目前,该模式已经成为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小院实践的样板和标准。

在白虎头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8位不同领域的技术专家作为科技小院驻院团队,在村里建立试验示范责任田,每两周一次到村里讲知识、送技术,与村民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科技小院分为咨询区、会议区、办公区、生活区、室外展示区五大部分,提供了甜度分析仪、称重器等简单的仪器以及一些农业生产科普读物,村民带着问题来这里“寻医问诊”,专家第一时间作出解答,还会定期举办“白虎头乡村大讲堂”。

这几年,从改造全村低劣枣园建设“百枣园”,到在山上种鲜食玉米、林下培养食用菌、梯田栽百合、路边种观赏草,再到引入社会企业开展民宿经营,在科技小院的支撑下,白虎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增收4万余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脱低致富先进村。

如今在京郊,科技小院带动乡村致富的故事越来越多。目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建立15个科技小院,这些小院“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服务农户,成为激活京郊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北京市 专家 农林 科学院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