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住上好房子 过上好日子

——四川省南江县从贫困到小康的美丽蜕变

2021年08月24日 15:18  |  作者:李传君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四川省南江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又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9年4月,四川省政府批准南江县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日前,记者走进一些脱贫村,看到这些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普遍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小康生活已然实现。

据统计,全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土地增减挂钩及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项目,共新建安全住房21524套,实施危旧房屋改造30699户。同时,通过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清洁、美丽新居“五大行动”,使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75%以上,行政村(社区)生活污水有效治理达60.8%,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

近年来,结合自身优势,南江县大力培育南江黄羊、茶叶、金银花、核桃等特色产业,同时向乡村旅游拓展,想方设法为群众增收创造渠道,去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87元,而在一些脱贫村,该数字则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接近甚至超过两万元。

  

荒山村如何变成富裕村


公山镇卫星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兵,过去住的房子很破旧,一家人常年在外漂泊,根本不想回老家。卫星村处于土地贫瘠的半山上,且坡陡路弯,村民根本看不到希望,土地荒芜率一度达到50%以上。可到了2018年,杨兵一家只交了1万元就住上了120平方米的新房子。

村委会副主任李焕堂说,全村共建了两个聚居点共124户,除了易地扶贫搬迁户外,其余为土地增减挂钩项目随迁户。“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是拆旧复耕建(购)房补差,建新的执行‘579’政策,购房的执行‘6810’政策。”即建新房3人及以下家庭补助5万元、4人家庭补助7万元、5人及以上家庭补助9万元;购房的则对应6万元、8万元、10万元。

南江黄羊和金银花一直是南江县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全县常年存栏南江黄羊25万余只、年出栏18万余只。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18.5万亩,投产12万亩。去年,以南江黄羊和金银花种养循环为特色的南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入围国家级园区创建名单。

“该园区共涵盖7个乡镇,其中就包含公山镇。”公山镇党委副书记吴渝波说,“以卫星村为核心共辐射周边3个村,连片种植金银花8500余亩。”卫星村在过去发展起来的1000余亩基础上,借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的东风,去年就新栽了2250余亩。

据测算,种植金银花亩产值在1万元左右,卫星村建起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全产业链年产值在7000万元以上。“全部进入盛产期后,全产业链年劳务开支约600万元,常年在家劳动力为400人左右,可以满足所有人的就业需求。”李焕堂说。

  

村集体成带动全村发展的火车头


红光镇柏山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渊,以前住在偏远的山上,妻子患病,全凭李渊一人供两个儿子读书,家里十分困难。现在,李渊一家从山上搬进聚居点,100平方米的房子内卧室、厨卫、客厅功能齐全,李渊在村产业基地务工,大儿子在外务工,一年总收入10余万元。

柏山村共建了5个聚居点,其中4个为易地扶贫搬迁点,住的全是李渊这样的家庭。“现在全村人自觉养成了良好卫生习惯,处处干净整洁。”村党总支书记杜伟说。

“村上成立了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将全村2583亩耕地流转,充分利用项目整理成产业基地,然后分门别类返租倒包给业主,包不出去的由合作社经营。”杜伟说,全村共发展1240亩葡萄、200亩李子、150亩雷竹、100亩茭白、500亩茶叶、268亩蔬菜、103亩鱼塘。其中,鱼塘、雷竹、农家乐及300亩葡萄还是属于村集体,其余都返租倒包给了各业主。

村集体经济收入,柏山村创造性探索出“四股五分”的办法:由财政项目资金及村民现金构成的资金股占40%;以村集体土地及农业基础设施构成的资源股占25%;以全体村民构成的成员股占15%;村集体构成的集体股占20%。这“四股”中的集体股所分红利又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用于合作社管理人员工资、绩效、奖励,另一半用于村上公益事业发展。

  

农文旅融合持续给力村民增收


曾经的贫困村西厢村,如今成了整个巴中市都知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小康村。“我们利用‘五古’资源,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结合本村实际,走出了一条村民持续增收致富的路。”村党支部书记张培军说,所谓“五古”,即古树、古石、古井、古桥、古牌坊,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清嘉庆年间岳氏古牌坊更是闻名遐迩。

农业方面,该村种植了4500亩青钱柳、2000亩茶叶、500亩金银花,还建起了一个存栏200头的南江黄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起荷鱼共生养鱼基地15亩;文化方面,打造了8500平方米岳飞精忠文化产业园,围绕精忠文化,家家户户制定了相应家训,并悬挂于门楣;旅游方面,利用两株800年金丝楠木树和岳氏古牌坊等资源开发的旅游项目均投入使用。

据测算,全村所有产业全部投产并良好运行,年产值将达7000余万元。“全部产业能解决本地就业800人以上,一年劳务收入超过1000万元。”张培军说,全村还有约500人在外务工,年工资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去年,西厢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万元。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房子 住上 金银花 产业 全村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