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艺文

赊是一种文化

2021年08月25日 10:11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刘庆邦

在我国,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字眼,不是遇到特殊情况,人们很少跟赊打交道。那么,以赊作为地名的城镇有没有呢?有的,河南南阳的赊店古镇就是一个。多年来,我走的地方不算少了,可我想来想去,在全国范围内,名字带赊的地方只有赊店,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我是通过喝赊店老酒知道赊店的。在我最初的感知里,仿佛赊店就是老酒,老酒就是赊店,二者之间是画等号的。但我知道自己的这种判断是简单的,有些以一概全。酒里得来终觉浅,要想对赊店有所了解,最好还是到赊店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2021年,在南阳市的市花月季花盛开时节,应《小说选刊》杂志社邀约,我们来到了社旗县的赊店古镇。我自以为不是一个言辞夸张的人,可看了赊店古镇,还是禁不住以吃惊来表达心情。我万万没有想到,赊店在历史上是那样一个繁华昌盛的名镇。在明、清时期,赊店曾与汉口相提并论,有“金汉口,银赊店”以及“天下店,数赊店”之说。赊店当时是连接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和中转站,商贾云集,商号林立,形成了72条商业街和36条胡同,“南船北马,总集百货,豫南巨镇,九州通衢”,就是对赊店的概括,“白日千帆过,夜间万盏灯”,即是当时的诗意写照。不难想象,当年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赊店镇是多么令人向往。

好雨发生,赊店古镇笼罩在烟雨之中,正适合人们发思古之幽情。我们打着雨伞,沿着街上带有车辙痕迹、闪着水光的青石板路,任穿越千年的雨点麻麻哒哒地打在伞篷上,在古街上穿行。我们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会馆”的山陕会馆,看了“全国建筑规模最大的火神庙”,看了“华中第一镖局”,还看了票号、丝绸店、武馆和赊店酒厂窖藏老酒的地方,每到一处,都让人心生感慨,留下难忘的印象。

晚上雨仍在下,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的花香。在晚间的座谈会上,我谈了对赊店的三点感受,也是谈了赊店诸多深厚文化中的三种文化,一是古文化,二是赊文化,三是信义文化。

一个地方的古文化,都是从远古走来的,都有一个不断变化和积累的过程。而任何古文化,都应该是有基础、有遗址、有标志的,如果没有这些,举目茫茫,古文化恐怕就不好寻觅。我们在赊店古镇中所见所闻,不管是古塔、古桥、古寺院,还是古楼、古狮、古旗杆;不管是古雕、古井、古戏台,还是古阁、古街、古码头等,一直都在古风古韵、古色古香中徜徉。我在一条老街的一家文化用品门店看到一副对联:一砖一瓦皆故事,一景一物尽人文。这副对联很能说明赊店古老的文化底蕴。

再说赊文化。赊店也叫赊旗店,或赊旗镇。关于赊旗是有故事的,来历颇为不凡。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地起兵反对篡权的王莽,因起事匆忙,不及制旗,临时赊了“刘记”酒家的酒幌作为统兵的旗帜,赊旗店因此而得名,并因刘秀造反成功名声大震,地名沿用至今。刘秀起兵不易,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他除了在南阳赊旗,说不定还要赊别的东西。所谓赊,是买东西的人急于用某种东西,钱却不凑手,便采取向卖方延期付款的办法,把东西取走先用。久而久之,赊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我不懂外文,不知外国有没有赊文化,他们或许有租文化、借文化,但不一定有赊文化。赊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一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赊店无疑是赊文化的最好载体和独特标本。赊店的存在,对于继承和弘扬赊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天早上,我一大早起床,一个人到街上转了转。看到一街两行的古代建筑和一家挨一家的商业店堂,不知为何,我竟想到了《金瓶梅》里所描绘的市井繁华景象。以前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鼎盛期、繁华期,但明代的赊店不管有多么繁华,恐怕都比不上当今我们的时代吧。身在赊店为赊客,到街上转的目的,我主要想看看赊店的赊文化是不是还保留着、延续着。在我的老家,我看到不少小卖店里都写有“概不赊账”的字样,似乎已与赊文化告别,普遍实行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两不赊买卖。我看到一家馍店早早开了门,就在馍店门口停住了脚步。馍店里的案板上放着一些白色的泡沫塑料盒子,盒子里放着刚出锅的蒸馍,那些蒸馍又圆又大又白,正冒着腾腾的热气。一闻到热蒸馍的麦香,我就想起在河南老家过大年吃白馍的味道。一位少妇从门里迎了出来,问我是不是要买馍?我夸她的馍很好,问她是不是用传统的发酵方法发起来的?她说是的。于是我就问她:现在买馍还能赊吗?她的回答让我满意,说当然能赊,问我赊几个?说着拿过一个塑料袋子,准备往里面装馍。我的回答让她不大满意,我说:我只是看看,问问。她说:净浪费时间。

这就说到信义文化了。古文化、赊文化,与信义文化密不可分,可以说前两种文化都是在信义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信义文化,前两种文化就不能成立。拿山陕会馆这座古建筑来说,它是由山西、陕西二省的商人集资兴建的,前后经历了清朝的六代皇帝,共兴建了136年。时间跨度这么长,会馆建设没有半途而废,应该说信义文化和契约精神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赊文化就更不用说了,如果给赊文化换一个说法,它本身就是信义文化,有信义才有赊,不讲信义天下无赊。一个人背信弃义,恐怕谁都不会把商品赊给他。

现在物质丰富了,人们的钱包大都鼓起来了,赊东西的人越来越少。但这不等于赊文化就过时了,信义文化不过时,赊文化就不会过时。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一种价值叫诚信,其意义应该说与信义文化一脉相承。我们在弘扬诚信这种价值观时,自然而然就会将赊文化、信义文化与诚信文化挂起钩来。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文化 赊店 信义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