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大会发言

牛汝极: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2021年09月01日 10:4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牛汝极(531964)-20210901102500

△牛汝极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聚焦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平安中国建设。

一、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夯实中华文化的根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呈现,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书写创作。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中原源源不断地从少数民族那里获得新鲜文化养分,少数民族也不断从中原汲取文化养分,少数民族之间也不断进行文化交流,在构建中华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展现了生动的历史画面。中华民族共同性一致性增强,各民族一同奔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趋同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活方式和文化表现形态趋同,这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夯实中华历史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汉族以华夏民族为起始,不断吸收、容纳其他少数民族,才逐渐发展成为人数最多、精神资源相对丰富的民族。历史上也有相当多汉人融入少数民族,壮大了少数民族并由此产生一些新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各民族在历经迁徙、贸易、婚嫁、冲突过程中,交往范围不断拓展,交流内容不断丰富,交融程度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三、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夯实中华共情的根基。共情作为人与人之间认知和情感连接的纽带,是具有动态性、方向性的社会心理过程,也是预测道德行为和中华认同的重要因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提高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层面的心灵共情能力,通过教育实践培育中华民族认知、中华文化认知,增进国家共情。随着各民族中华共情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认知进一步唤醒、中华共情得到进一步激活,必然达到中华心灵共情状态,也必然使得平安中国建设更加巩固。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