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聚焦

红色堡垒传承英烈精神

2021年09月09日 13:44  |  作者: 鲍蔓华 通讯员 王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金沙村内,“金沙岙战斗纪念碑”以一面旗帜形状的纪念碑在苍松翠柏环绕下静静矗立。这块建于2005年的纪念碑占地约200平方米,红石材质的浮雕图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次英勇战斗的场面,碑的背面则详细记述了1944年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在金沙岙的战斗故事。

1944年2月15日夜,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何克希、政委谭启龙、政治部主任张文碧带领近千名指战员,离开鄞西(鄞县)石塘,向北转移,来到了姚江大西坝渡口。三支队支队长余龙贵率突击排偷渡姚江时,被伪军宋清云部发现,部队边激战边快速强渡姚江,在无一伤亡的情况下胜利冲破姚江封锁线。

渡过姚江后,我军立即越过杭甬铁路已经废弃的路基,向三北地区转移。夜幕中,行至伪军新设的据点汶溪的街口,前卫部队“拿”掉据点哨兵,部队跑步通过。脚步声惊醒了敌人,双方发生交火。慑于我军的勇猛作战,伪军在黑夜里不敢正面应战,只是躲在围墙后面不断放枪壮胆。是夜,部队宿营于汶溪秦夹岙。

16日清晨,部队翻越秦夹岙岭,过桃花岭到达金沙岙,进村不久即遭日伪军袭击。三支队迅速占领金沙岙村海拔约365米的望海尖和海拔约380米的塔脑山,居高临下迎击敌人。“这场战斗给日伪军很大的杀伤,掩护了纵队司令何克希、政委谭启龙和司政机关人员安全转移到三北根据地,也使浙东纵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渡过了最困难最险恶的时期,保存了实力。可是战斗也给队伍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当时浙东游击纵队负伤19人,牺牲12人。”说起那段历史,村里的老人袁松才头头是道。

已经75岁的袁松才一直以来都对历史很感兴趣,退休后,更是对金沙村这片红色土地做起了研究,作为江北区新四军研究会的成员,不断挖掘这里的红色故事。

一个小竹篓、一把镰刀,袁松才步伐矫健地走向山林中,记者也跟着走上了这趟红色之旅。随着近些年游步道的修缮,原本的山路已经铺上了石板台阶,但山势依旧陡峭,两旁茂密的竹林成了最好的掩护,“这条路修起来也就十年不到的时间,以前这里就是山路,打仗的时候更加难走。”经过了40分钟的山路,终于走到了海拔300余米的精英石亭,“这周围就是之前的战场,因为这里地势高,敌人都是从各个方位向这里发动攻势。”袁松才说,而再沿山路走10分钟,记者就看到一个公墓,墓碑上写着“金沙岙战斗牺牲烈士”。“这其实是一个衣冠冢,是区政府和镇政府在2011年建成的。”袁松才告诉记者,当年牺牲的烈士都被埋在了山里,自己和区新四军研究会成员这些年前前后后一共在山里找了五六次,但都没找到烈士的尸骨。

精英亭、大斗山、望海尖、七聚亭……沿着崎岖山路,又经过了2个多小时,记者看到“桃花岭战斗纪念碑”。据史料记载,1943年日军占领慈溪县城,挖战壕、筑碉堡,控制慈镇、三北地区。桃花岭成为新四军浙东抗日纵队的根据地之一。谭启龙、何克希等抗日将士指挥三五支队,常在桃花岭一带活动。1944年2月,在桃花岭、望海尖一带,新四军三支队、五支队与日伪军上千人开展战斗。“这块碑是2013年立起来的,这真的是我们十几个村民抬上山的。”袁松才告诉记者,这块碑所在的位置是镇海、江北、慈溪三地交界处,边上的桃花岭古道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道。而这条650米古道的修复也是在袁松才的努力下促成的。

2009年,退休后的袁松才回到村里。一次偶然的机会,透过一片藤蔓野草,他隐约看见一条青石板古道,儿时的记忆突然被唤醒,“我当时就下了个决心,要修复桃花岭古道。”

一年后,650米长的古道被整理出来了。

2011年,同村的麻松涛、叶国民、沈国仲三位老人加入了修路的队伍。88岁的徐永根老人,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2000元钱捐了出来,资助给袁松才用于修葺桃花岭古道。同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桃花岭上已倒塌的幸福亭重新“站”了起来,并命名为三界亭。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红色 桃花 古道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