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民企

人民法院以案说平等保护民企

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这样解

2021年09月10日 10:42  |  作者:吴志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9月3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媒体新闻发布厅发布人民法院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民商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公布了一组数字:截至2020年底,30多家债务总额在百亿元以上的企业,完成司法重整,扭亏为盈。仅2020年,人民法院通过司法重整共计盘活资产4708亿元,让532家企业重获新生。2017年以来,人民法院仅以网络司法拍卖的形式共实现债权1.69万亿元,节约佣金523.54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债权占相当大的比例。

案例集中展示近年来人民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所取得的成效。这些典型案例主要体现了五个方面内容:一是,采取一系列司法措施,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二是,充分运用司法重整制度,帮助危困企业焕发生机。三是,坚持公正文明司法,充分体现审判执行的力度和温度。四是,司法审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共同富裕。五是,多元联动解决纠纷,与工商联、商会等组织共同形成解决纠纷合力。

此次发布会发布了10件人民法院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民商事案例。

其中,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力帆股份)及其10家全资子公司司法重整案是国内首家汽摩行业上市公司司法重整案。

因汽车、摩托车行业深度转型,同时受战略投资亏损、内部管理不善等综合因素影响,力帆系企业自2017年起逐渐陷入经营和债务危机,巨额金融债务违约、主要资产被抵押、质押,主营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20年6月,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对力帆股份实施重整。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对力帆股份及其10家子公司的重整申请,创新采用“财务投资人+产业投资人”的模式引入战略投资人,整体化解了企业危机,维护了6万余户中小投资者、5700余名职工的合法利益,保障了上下游产业链千余家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ST力帆”现已更名为“力帆科技”,截至今年8月27日,总市值280.35亿元。力帆股份及10家子公司也都实现了扭亏为盈,全面实现了企业脱困重生。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包括了一件有关乡村振兴的案例。人民法院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对接脱贫地区司法需求,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实现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阶段“万企兴万村”的有效衔接。

此次披露了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前隍村委会与镇江山水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

2007年,经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政府招商引资,镇江山水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山水湾公司)与该区前隍村村民委员会签订多份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协议,先期承包该村近900亩土地,计划投资4.45亿元用于特色农业生产开发。合同签订后,山水湾公司先后投入3亿余元用于项目建设。后因山水湾公司法定代表人遭遇交通事故等原因,山水湾公司自2015年起开始拖延支付土地流转使用费。2016年度的土地承包使用费由前隍村村委会提供担保,山水湾公司向他人借款后支付给村委会,再由村委会发放给各农户;2017年度土地承包使用费由山水湾公司向前隍村村委会借款70万元向各农户发放;2017年年底起,前隍村村委会又多次向山水湾公司催要2018年度的土地租金未果,遂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返还所承租的近900亩土地。

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山水湾公司违约,判令解除合同并返还土地。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山水湾公司在本案争议发生前,已经取得了相关部门的项目规划许可,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项目建设。本案山水湾公司的违约并未根本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如果判令解除合同将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二审法院镇江中院从振兴乡村经济出发,深入乡村考察,积极组织双方在庭外进行协商调解,为企业经营献言献策、解决后顾之忧,既化解了双方之间的矛盾,又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业项目继续推进。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继续履行合同,山水湾公司限期支付土地承包费。

编辑:秦云

关键词:民企 民营经济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