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艺评 人物 展讯 画界杂志

首页>书画>资讯

陆耀儒和他的腾翔古圩

2021年09月13日 15:09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江冰

陆耀儒早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虽大半生供职京城,心中却恋恋不忘故乡广西。近来他的新著《腾翔古圩绘画散文集》出版,读来文画俱佳,相得益彰,其中浓浓乡愁令人动容。 

2018年,陆耀儒画出了《腾翔古圩全貌图》,展现了赶圩的大场面,画面共有380多人,颇具《清明上河图》的气势。现代化摧枯拉朽,任何祖先图景记忆留存,均具珍贵价值,而图文均可入地方史册,构成民族的记忆,因此陆耀儒的创作在文学与绘画之外,还有其独特的意义。

读这本绘画散文集可知,作者的文化基因可以延续到汉壮民族融合,又可远远溯源到江西吉安深厚的文化传统,隐隐约约,如一线文脉呈现在作者的作品中。作者自言已在广西续存27代,他的先人明朝时从江西吉安一路蜿蜒进入大山。陆氏一家因遭迫害后如何在“江西填湖广”移民潮中跋山涉水来到广西武缘县?又如何与当地壮族和谐相处并娶壮女为妻,成功融入壮族?这是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话题。在南方的大山里,蕴藏无数这样的传奇故事,历史在这群平凡又不凡的客家人迁徙之中,悄然书写着生命轨迹。

就此书作者来说,什么样的文化基因隐藏几百年而使其焕发文采?他本人捧读家谱时,会有怎样的情绪波澜?类似的情感和经历,或许是一个永远的“文化之谜”,值得回溯并记载。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当然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上佳资源。

在这本书中,腾翔古圩长卷作品以多个折页形式夹于书中,长卷上有380多个人物,长龙般的骑楼一字排开。作者试图表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圩场骑楼的繁盛景象,将其童年玩耍、家庭场景、亲戚往来、少年学业等全部融入到作品中,圩场上的人物活动与青山绿水的背景交相辉映。作品中,感叹风景不再、文化符号消失殆尽的人文情绪自然流露其间,但这不是作品的主流,因为更加浓烈的是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以及对亲人一往情深的眷顾。

图文互补的生活长卷,几乎涉及古圩生活的方方面面。《漫话赶圩》一文对古圩进行了完备介绍:圩场内外的人与事,以及卖蔬菜、卖水果,卖猪仔、卖五金家常用品的摊贩等,五花八门,各有门道。《家乡的美食》中的点点滴滴、丝丝缕缕,将记忆中的家乡小吃逐一描述。在对手工制作米粉、鱼生、白切鸡、柠檬鸭等美食的详细工序的娓娓道来中,陆耀儒身心沉浸其中,传达着自己对于腾翔古圩的浓浓乡愁,也为心中的家园留下可供传世的历史文献。因此可以说,陆耀儒的作品不但是传统意义上的纪实抒情散文,同时也可以被视作一部颇具人类学意味的人文记录,其中对于物品的描述,相当精彩,极具生活质感。尤其是圩场商业行为的翔实记录,可以构成他的国画长卷的注释。

绘画散文集的文体有着自己的特色,表现出很强的兼容性。陆耀儒的散文因其情感的自然流露,摇曵多姿,精彩纷呈。同时他又是一名优秀的画家,善于用线条与色彩来描述,所以他的作品又常常在不虚饰、不矫情的表达中呈现传神之处。

《腾翔古圩绘画散文集》是一部浸透了浓郁乡情、乡愁的优秀作品,既表达了中国文人的传统情感,亦具有当代人观察乡村的视角以及现代意识,为广西山区留下了一幅生动的绘画长卷,一份图文并茂的人类史记录。

(作者系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

▲ 古圩粮库(国画)  陆耀儒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耀儒 古圩 腾翔古 作者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