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教育·资讯 教育·声音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长·导航 假如我是委员

首页>教育>教育·声音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体会

2021年09月15日 09:37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微信截图_20210915093610

黄大年同志的感人事迹引发全社会的热烈共鸣,成为教育人心中的榜样力量。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港北区高级中学建设的黄大年纪念馆。资料图

在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同全国高校广大教师一道,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于2017年启动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2018年首批认定的201个教师团队来自全国200所高校,覆盖各学科门类和东中西各省份。近日,首批教师团队的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教学、科研等工作情况,表达了坚守教育报国理想、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全国政协教育界委员中有很多来自高校,经本刊了解,他们所在的学校有多支团队获得了“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荣誉。本刊特邀其中部分委员分享感受。

——编者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程建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中强调:“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对于北师大人来说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这正是我们一直追求和践行的校训精神。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百余年来,北师大始终秉持“为民族复兴办教育、为国家富强育英才”的初心,矢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铸就了“红色师范”的独特气质和崇高品格,为党和国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四有”好老师。

作为北师大的老师,我们是“老师的老师”,承担着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的重任,人民对我们有更高的期盼,我们对自身也应有更高的要求。如我校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古代汉语教师团队,他们既站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沿,努力推动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现代转型,又积极投身教书育人、教师培养的第一线,团队负责人、85岁高龄的王宁先生仍坚守讲台,为师范生讲授“《说文》学入门”课程,堪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我们要以这些“黄大年式”教师为榜样,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努力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切实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的深切关怀。中央民族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以及广大教师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

从延安一路走来,中央民族大学的广大教师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将事业发展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四个服务”,自觉肩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拥护者、忠实践行者、有力宣传者,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全力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疆域”“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四个共同”系列通识教育慕课,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践行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中央民族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作为重要职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历时三年精心创作了舞剧《情深谊长》,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通过组织师生代表参加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文艺汇演和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等国家重大活动,广大教师在生动的实践中承担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必将激发中央民族大学广大教师胸怀“国之大者”,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饱满的热情投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之中。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这既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极大鼓舞,也是对造就新时代教师队伍的有力鞭策,全国1790万人民教师深受激励,倍感振奋。

南京财经大学的“开放经济与产业发展”教师团队是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秉承黄大年精神,关注社会热点、发挥专业优势、服务民生建设、助力产业创新,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形成鲜明特色。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南京财经大学一直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示范,扎实推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形成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师资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京财经大学的教师们将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秉承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宝贵精神,弘扬黄大年同志经世致用、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以立德树人,把握政治方向;以言传身教,弘扬高尚师德;以笃学敏行,提升专业素质,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人民教师并非是简单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为此,人民教师唯有在知识储备上勤勉积累,在教学模式上与时俱进,在课题研究上攻坚破难,才能提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能力与素养,为文化立根基,为民族守未来,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我所在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教师团队是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得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语重心长、内涵深远、催人奋进。认真学习其精神,就要求我们高校教师要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争做育人育才的大国良师。

修身立德,以行促知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之责首在立德。广大教师要深入学习黄大年“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以信仰明灯和人性光辉照亮学生的人生大道,以实际行动篆刻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心灵底座,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创新立言,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新时代教师要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要秉承“山登绝顶我为峰”的科学豪情,敢于攀登科学技术领域的“珠穆朗玛峰”。近年来,我校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注重创新,引导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才智。

高校要努力成为大国良师成长的沃土,成为教育家成长的摇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要求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情怀和效益并线齐驱,担当起办好学、育好人的神圣职责。近年来,我校涌现出了“全国最美教师”殷鸿福院士等师德典范,形成了尊师爱生的良好氛围。

以文化人,高校要着力建设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潜心育人的浓厚文化氛围。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坚持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坚持系统规划与逐步推进相结合,坚持共性文化与特色文化相结合,探索创新与大学发展、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文化,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创新文化氛围。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我不禁想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医卫界和教育界委员时与我们亲切交流的情景。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他对教师队伍建设始终高度关注,号召广大教师要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我所在的上海大学的“无人艇”团队是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得者,团队成员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倍感振奋、也倍感使命光荣和责任重大。近20年来,“无人艇”团队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研制了我国第一艘在南极、东海、南海岛礁海域作业的无人艇,为我国海洋无人艇谱系发展、南海岛礁建设、极地战略及应急探测等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出一支70后支撑-80后领衔-90后一线负责的人才梯队。在获得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荣誉后,团队成员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用精卫填海的精神,不怕冷风吹、海水泡、忍得住晕船、耐得住寂寞,把论文写在祖国海洋上的精神,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老上海大学成立于1922年,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作为一所具有红色基因和冠名“上海”的大学,上海大学将瞄准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追卓越、创一流,以产生一流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力争不断涌现更多的黄大年式的教师团队,努力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建设成为与上海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一流大学。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教师 大学 团队 黄大年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