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话说新经济>访谈

柏睿数据总裁梁雪青:

打通数据安全底层逻辑,在数据安全底座上加一把“锁”

2021年09月28日 17:3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落地施行。“数据”作为当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已经获得立法上的认可。这将带来更多的安全合规产品和服务需求,并有更多的行业企业正加大数据脱敏、防泄露、加密等基础性通用性的数据安全技术投入。然而,对中国来说,在数据安全技术方面仍存在诸多“卡脖子”难题亟待突破。

微信图片_20210928170200

数据安全革命势在必行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之一。

据悉,2020年全球数据泄露的平均损失成本为1145万美元,2019年数据泄露事件达到7098起,涉及151亿条数据记录,比2018年增幅284%,数据泄漏事件影响大、损失重。数字化改革推动我国生产模式的变革,数据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经济核心资产之一,对数据的掌控、利用以及保护能力,也成为衡量国家之间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我国需要加快形成大数据国家战略,抢占新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战略机遇期,重构国家综合竞争优势。所以,数据安全这场革命势在必行。而我们也必须在这些核心要素上痛下功夫。

提升核心技术才是“卡脖子”的攻坚扼要

对数据的管理和运用不仅需要国家立法建设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保障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利;更需要强硬的自主核心数据库技术进行保驾护航。

实现数据安全可控,要防患于源头,从数据库整个安全体系上设置安全加密防护,包括数据加载、传输到存储整个环节都对数据进行安全加密,确保即便遭遇外来攻击,黑客也不能读取真实的数据,从而实现在数据保护层面保障整个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安全。

虽然数据库建设是所有大数据里最难啃的部分,对技术要求最高,但也是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是“卡脖子”的攻坚扼要。而且,无论什么性质的改革,核心是硬技术实力的提升。只有核心基础技术实力提升了,用改革的办法推进核心技术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有核心技术支撑的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安全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坚持研发芯片完全国产化、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数据“安全卡”,努力实现数据安全软硬一体化加密重要保障。即从软件层面,实现“数据本体+密钥安全”机制;从硬件层面,基于数据本体在硬件实体层面进行高强度加密保护,不仅在数据存储和传输层面设置安全屏障,更能够在数据处理阶段进行前置防护,硬件隔离黑客控制等不安全因素,实现软硬件双重安全保障。

当下数字技术突破大部分来自于消费互联网应用端,对软件、数据库等基础底层方面的核心技术掌控力度远远不够。要想实现从技术底层为我国数据安全保驾护航,就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高端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软硬协同,就是要打通数据安全的底层逻辑,在数据安全底座上加一把“锁”。

编辑:秦云

关键词:数据安全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