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指出——

网络“青少年模式”面临落地难题

2021年10月11日 14:03  |  作者:高志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高志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指出,“青少年模式”缺乏强制性与吸引力。

据介绍,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推动下,主流短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也称“青少年模式”。该模式从内容推送、观看时间、软件功能等多方面对应用进行了严格限制,比如推送知识类、教育类为主的内容;规定观看时长不超过40分钟,每晚10点至次日6点不允许使用,关闭直播、充值、打赏、评论等操作。

《蓝皮书》在肯定该系统的同时指出,“青少年模式”存在的两个较突出的问题:

其一,青少年模式并非强制操作,且较为隐蔽。主流短视频应用会在用户当天首次使用该应用时主动提示“是否进入青少年模式”,此后,如需进入该模式,需要家长在后台找到该设置,输入密码,手动选择,而这类按钮往往位置靠下,甚至有的应用会在提示是否开启时将“不开启”的按钮标红放大,引导用户“不开启”。与隐蔽的开启按钮相反,部分短视频应用却将关闭“青少年模式”的按钮,安置在最为显眼的屏幕顶端,这种设置直接造成了“青少年模式”关闭容易打开难的状况。

其二,青少年模式下,应用内容和设置缺乏吸引力。数据显示,仅有32%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经常和总是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且这一比例在高中生中最低,仅有14.9%的高中生会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

蓝皮书认为,较大年龄的未成年人较少自主选择“青少年模式”的重要原因在于,在该模式下,短视频服务内容与设置普遍缺乏吸引力。蓝皮书统计显示,2020年度短视频类排名前十的应用青少年模式的设置排名,在处于青少年模式时,使用者仅能浏览内容,不能拍摄、创作、上传个人作品,甚至不被允许对观看内容进行常规的评论、点赞、收藏等操作仅有两个应用允许用户对内容点赞,一个应用允许用户收藏和转发内容。

平台的这种设置,就安全性来说,确实能够保障各年龄段的青少年较少接触不良内容,但是这种几乎完全剥离了短视频内容的创造性和服务互动体验的设置,无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面对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以对其进行严格限制,强制其选择青少年模式,但是面对初高中等年龄较大、思想更为独立的未成年人,家长很难对其用网体验进行严格限制,如何满足中高年级未成年人的媒介需求、发挥其主动性是“青少年模式”落地的难题。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青少年模式 内容 应用 模式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