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资讯 多彩旅程 美丽中国 茶旅人生

首页>旅游>资讯

红色旅游带动老区换新颜

2021年11月05日 14:26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本报记者 李冰洁

说起革命老区,你心中是什么印象呢?

有人可能会想到雪山草地,有人可能会想到黄土高坡,也许还有人会想到一个词——“老少边穷”。

但是我要告诉你,革命老区如今已然换了新颜。跟随全国政协视察团考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三年里,我们看到长征沿线革命老区在红色旅游、脱贫攻坚的带动下,发生了巨大变化,所到之处树木如春、风景如画,公路交织、铁路纵横,城镇高楼林立、乡村绿水青山,无不使人内心受到强烈震撼。

近年来,中宣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重走长征路”“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等主题活动,并发布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规范推进包括长征沿线在内的红色旅游工作。在弘扬长征精神、宣传红色文化的同时,为帮助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采取高度机动性的运动方针,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胜利的一场战役。

“有机会一定要带着家人来这里自驾游。”这是记者来到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时的最初感受。这里有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茅台渡口、陈胡屯红军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和纪念地,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2020年接待游客约160万人次。赤水河两岸青山环绕,顺应山势的建筑错落有致,在赤水河的滋养下,古镇的整体生态环境也非常优美。

在四渡赤水纪念园参观学习结束后,已是傍晚,站在崭新的铁索桥上,脚下是红军第三渡的渡口,远眺在夜幕中灯火通明的茅台古镇,是那样的静谧、温馨,回想80多年前的革命斗争,让人倍感如今生活的安逸和美好来之不易。伴着蒙蒙细雨夜探古镇,两旁商贾门市林立,各式特产吸引着来往的游人,撑着伞踏着石板路穿行其间,则更像是在热闹中觅到了浪漫。

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贵州省重点打造了以遵义为中心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并围绕“重走长征路”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了北与四川相连的避暑度假红色旅游路线、东与湖南相接的健康养生长征体验旅游线,西与云南相通的生态观光抗战文化旅游线。

2021“贵州红色旅游年”启动以来,据相关旅游平台统计,遵义市入选全国十大最热红色旅游目的地,“重走长征路——贵阳+遵义+赤水+仁怀茅台镇5日游”订单也位居“最受欢迎的红色跟团线路”前五位。红色旅游切实带动了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使老区群众得到了实惠。

如今在红色旅游发展的带动下,那些当年环境恶劣的革命老区愈发生机勃勃,人们的生活焕然一新。

踏着木栈道走近刘伯承、小叶丹“彝海结盟”取水点,静谧的湖水绿树环绕,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在石棉县安顺场大渡河畔,修葺一新的房屋依然保留着泥墙砖瓦的风貌,老百姓会聚在一起以锅庄舞庆祝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一些民居改造成了农家乐。“我是特地带小朋友来学习的,参观完纪念馆后,在大渡河畔吃着石棉烧烤,想象着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壮举,让他记住,现在享受着安稳的生活不能忘记革命先辈的贡献。”一位来自成都的游客说。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四川省革命老区虽在历史上自然环境恶劣,但早已实现了高速公路的贯通,大大节约了各红色旅游景区之间通勤的时间成本。今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四川省开展了“重走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红色旅游年系列活动,充分激发红色文化活力,创新红色旅游“打开方式”。比如,开通成都至攀枝花“红色旅游专列”,利用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加大对红色景区、精品线路的宣传,精心策划推出正能量短视频作品、打造正能量网红IP,线上线下同步掀起弘扬红色文化的热潮。

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截至今年7月,全省46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党史学习教育团队3.4万个,441.8万人次,综合收入25.4亿元。仅“五一”假期,全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99.81万人次,比常年增长2倍以上。

今年8月,《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的印发,更加明确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方向。文化和旅游部将“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工程”列为重点项目,打造全程贯通的“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选取涉及贵州、四川、云南三省的“四渡赤水”主题线路为试点,编制跨区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并推动落地实施。中宣部还将实施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交通运输、长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基础工程,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任务,提升长征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旅游 红色 长征 老区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