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聚焦

绿色“风光”迎冬奥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副部长沈瑾

2021年12月09日 14:41  |  作者:王菡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经济)(5)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延庆换流站(720071)-20211209141240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延庆换流站全面体检

草原天路2(720238)-20211209141250

河北张家口张北“草原天路”上的风力发电机规模宏大

沈瑾(720183)-20211209141244

2017年,沈瑾与国际雪联跳台滑雪场地设施主任汉斯·马丁讨论“雪如意”跳台方案。

距离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经不足100天了,作为我国申奥时的庄严承诺——绿色冬奥将如何实现?赛后场馆又如何实现绿色化利用?为此,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副部长沈瑾。

碳排放将全部实现中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活动之一,北京冬奥会在修建场馆、举行比赛等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资源,从而产生碳排放。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北京冬奥会又该何去何从?

“北京冬奥会是在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在申办报告中提出了‘北京冬奥会所产生的碳排放将全部实现中和,实现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减排机制、建立北京冬奥会碳排放评估和管理机制、从生产源头减少碳排放’的郑重承诺。”沈瑾告诉记者。

这意味着北京冬奥会将成为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赛事。

为了实现申办承诺,北京冬奥组委通过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碳排放量基准线的核算,确定了重点减排领域并制定了相应的减排措施。编制并公开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提出18项碳减排措施,并从能源、建筑、交通、碳汇4个方面入手,实现碳排放全部中和。

沈瑾还专门对场馆的低碳情况进行了介绍:“要最大化利用现有场馆,尽可能减少新建场馆,从源头降低碳排放。”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办了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比赛,因其独特的造型成为网红打卡地。赛后,“水立方”依然延续着奥运“辉煌”,是北京必去的景点之一。

在本次冬奥会上,“水立方”还将再“火”一把。通过架空结构的转换,将原有游泳池区域变成冰壶场地,成为世界首个“冰水转换”的场馆。

不仅仅是“水立方”,多个曾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都在继续“发光发热”。

国家体育馆将举办冰球和残奥冰球比赛;五棵松体育中心将作为冰球比赛场地;国家速滑馆将举办速度滑冰比赛;首都体育馆将举办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

“这些场馆通过改造提升,实现了冬夏两用,同时也为赛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多种可能。”沈瑾说。

不仅要利用原有场馆,新建场馆中,绿色、低碳、节能理念也贯穿设计规划建设全过程。

“通过科学设计建筑结构,合理规划施工路径,有效减少了场馆建设过程的建材消耗。”沈瑾说。

沈瑾还给记者举了例子,“国家速滑馆采用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设计,建成的索网结构屋顶与传统结构相比,用钢量显著减少。”

“所有新建室内场馆达到绿色建筑三星标准,改造场馆达到二星标准,创新制定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所有雪上场馆均达到该标准三星级要求。”沈瑾介绍说。

资料显示,本届冬奥会建设了3个超低能耗示范工程,总建筑面积50271平方米。其中,北京冬奥村选取医疗诊所作为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应用,示范建筑面积约1140平方米,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实现节能率86%以上。

沈瑾还特别提到了二氧化碳制冷剂。

“在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等4个冰上场馆采用全球变暖潜能值为1、臭氧消耗潜能值为0的二氧化碳制冷剂,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极大降低了制冷过程的碳排放,这也是该技术首次在冬奥会上使用,得到了各方面专家和国际奥委会的一致认可。”

“低碳管理作为‘绿色办奥’理念的生动实践,可在更大范围内倡导实现低碳理念,展示碳排放工作成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也将积极推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沈瑾说。

张北“风光”点亮冬奥灯

张家口、北京,这两个相距200多公里的城市,除了同为冬奥会的举办地之外,如今在空中还有一个特别纽带将其紧密相连。

早在2016年,初到冬奥组委的沈瑾就开始思考能否将张家口当地的清洁能源优势与冬奥会的用电需求结合起来。“冀北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国家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沈瑾在经过多次调研之后,最终形成了“加大绿色能源供应能力”“加快推进输电通道建设”“推进可再生能源电价机制改革”等5条建议,并在2017年提交了全国两会。

“国家能源局对上述建议积极回应,全国政协组织调研组专门去张家口调研推动清洁能源的外送通道建设问题。”沈瑾说。

也正是在全国政协、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关注下,“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最终成为现实。

沈瑾介绍说,冬奥会电力领导小组通过系列调研,研究整合技术、政策等各方面有利因素,确定了采取电力交易的方式保障冬奥会的“绿电”供应,即在冬奥会场馆清洁能源供应现行政策框架下,依托电网主干通道,通过市场化直购“绿电”,实现从赛会筹办到赛会结束全生命周期的清洁能源供应。由京、冀两地电力公司代理各场馆的用电需求,通过电力交易平台,与清洁能源企业签订电力交易合同,确保绿色电力应用到场馆的每个角落。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

据介绍,该工程是世界首个实现风、光和储能多能互补的直流电网工程,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均为我国首创。工程总投资125亿元,建有4座换流站,输电线路长度666公里。具有可控能力强、功率调节速度快、运行方式灵活等特点,能够有效抑制交流电压波动,减少功率波动对受端电网影响,是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难题的“金钥匙”。

该工程自2020年投运后,助力26个冬奥场馆实现了100%清洁能源供应。

“这在奥运史上是‘零的突破’。”沈瑾说。

记者了解到,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时,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的场馆,预计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绿电’供应是‘绿色办奥’的具体体现。北京冬奥会不仅是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展示国家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沈瑾说。

无疑,张北柔直工程的创新实践,将推动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更高电压等级、更大输送容量上创新发展,巩固和扩大我国在世界直流输电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提高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赛后场馆进入“寻常百姓家”

从南门进入北京首钢园,首先吸引眼球的就是首钢滑雪大跳台。冬奥会期间,这里将举行单板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游客们在远处和大跳台合影留念的同时也在发问:比赛结束后,普通老百姓能在赛道上一显身手吗?

实际上,冬奥会结束后场馆如何利用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首个永久保留和使用的大跳台场地,赛后,这里将成为中国国家队和国家青少年队训练基地,也将承办各类国际国内赛事。同时,也将对公众开放,开发大众体验项目,打造冬季冰雪嘉年华等全民健身和大众体验项目。”沈瑾表示。

除冬季以外,首钢大跳台还将开发其他三季体育、文化和商业主体活动,实现大跳台的四季运营。

其实,自进入冬奥组委工作时起,沈瑾对于场馆赛后利用的问题一直未停止思考。

为此,沈瑾多次随民革中央调研组,赴黑龙江、吉林、张家口等地,就“推进康养产业和冰雪产业发展”“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开展调研,并参与相关报告撰写。

“张家口应抓住冬奥机遇,努力实现后奥运可持续发展,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积极举办冰雪赛事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崇礼要结合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建立山地缆车交通系统,将雪场与山地旅游资源串联起来,扩大冰雪旅游的规模。”沈瑾表示。

此外,以冰雪休闲旅游为核心的冰雪市场正在形成,沈瑾还建议在崇礼及周边地区发展马产业,以实现雪场四季经营。

“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冬奥会筹办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冬奥会的筹备和举办只是新的起点,我还建议京张联合共同设立国家体育运动休闲示范区,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沈瑾告诉记者。

值得欣慰的是,在5年的时间里,沈瑾结合冬奥会筹办工作先后提出的《利用举办冬奥会的契机积极推动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2022年冬奥会场馆及基础设施赛后可持续利用的提案》等近10件提案,大都引起相关部门和相关部委的重视,并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得以推动和落实。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作为冬奥会的参与者,沈瑾表示对北京冬奥会如期成功举行充满信心,对这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充满期待,也为自己能参与其中深感自豪。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09日   第 05 版)

编辑:秦云

关键词:沈瑾 冬奥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