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1年第六期 2021年第五期 2021年第四期 2021年第三期 2021年第二期 2021年第一期 2020年第六期 2020年第五期 2020年第四期 2020年第三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1年第六期

游艺东西:关良的风格史研究

2021年12月10日 11:18  |  作者: 王绍强  |  来源:《画界》2021年11月第6期
分享到: 


编者按:

近日,“游艺东西:关良的风格史研究”在广东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展览项目之一。

展览以“图像证史”为研究方法,深入以关良为核心的个案研究,以关良及其友人的作品、文章、历史文献、照片等资料,串联整个展览的大事记,以期呈现关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历史形象、个人形象和作品形象。

瓶-花(油画)44×34cm-1972年--关-良--广东美术馆藏

瓶-花(油画)44×34cm-1972年--关-良--广东美术馆藏

1926年5月25日,刚刚回国的留法艺术家林风眠先生在著名的《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在当时颇有影响的论文《东西艺术之前途》,“中国现代艺术,因构成之方法不发达,结果不能自由表现其情绪上之希求;因此当极力输入西方之所长,而期形式上之发达,调和吾人内部情绪上的需求,而实现中国艺术之复兴。”在这样一个宏大的论题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困扰当时所有中国艺术家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我们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民族艺术的传统亟待复兴;另外,当面对西方更多元的艺术形式引入国内时,向西方学习的呼声日渐高涨,中国艺术家开始在东西艺术面前思考艺术的前途。

三打白骨精-179×96cm-1978年-关-良--广东美术馆藏

三打白骨精-179×96cm-1978年-关-良--广东美术馆藏

关良(1900—1986),字良公,生于广东番禺,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师,其一生的艺术探索,西方现代艺术的传播耕耘和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创新并重,他的艺术轨迹由中西两条线交织而成。20世纪初期,大批留日、法画家归国是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的滥觞。在此环境成长的关良,用其西画学习的背景成为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传播最早的播撒者之一。同时,在中国画的变革大潮中,良公融西学而内化,在水墨画中探索出一条简拙至美的戏曲水墨画之路。

如果将良公一生对东西方艺术的探索联系起来,形成由关良及其相关的作品构成的图像线索时,便会发现关良所关注的艺术问题,以及他创造的艺术风格是与其所处时代息息相关的。

晴雯补裘-136cm×68cm--1978年--关良-广东美术馆藏

晴雯补裘-136cm×68cm--1978年--关良-广东美术馆藏

第一个问题是引入“洋画”。“洋画运动”这一概念,始见于陈抱一先生1942年的一篇长文《洋画运动过程略记》(《上海艺术月刊》)1942年第5-12期连载),而关良是洋画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之一,他东渡日本求教于藤岛武二、中村不折二师,系统学习了西洋画和素描;归国后,他也是洋画的教育者和传播者,在上海、南京、广州、武昌、成都、重庆、香港、杭州等地的艺术院校、社团和展览中均可见到关良的身影。所以,当关良以画家的身份被人熟知时,他的第一个标签就是“洋画家”关良。但是,这并不代表关良仅作洋画,其传统的笔墨功夫也是了得,特别是他笔下的“皮黄戏”。

弥衡击鼓-79cm×35cm-1943年--关-良

弥衡击鼓-79cm×35cm-1943年--关-良

第二个问题便是戏曲何以“入画”?在那个讲究等级的时代,戏曲被排除在士农工商之外,是下九流的行当,地位卑微,戏曲画则更是在绘画题材中不值一提;鲜有善绘戏曲画者,既使有也多是无法考证姓名的民间艺人(如年画),即使是宫廷画师的手笔也不屑于留下自己的名款(如升平署《戏曲人物画》)。而“洋画家”关良偏不屑于理会这种世俗偏见,画戏曲人物,完全出于其对皮黄的痴迷。“我想要画好戏剧人物,自己首先必须弄清有关戏目的剧情、场次、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各自性格的特征,要着意把人的精神气质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画出的人物和观者息息相通,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关良《关良回忆录》)良公将唱戏、拉琴、画戏融于一身,所画的人物形象均是从其舞台经验得来,饱含戏味儿。也正是因其研习“洋画”的经历,玩弄起笔墨来,不拘泥于章法,格外自由。那么,我们说关良是“戏味儿最正”的中国画家,也就顺理成章了。

迟轲先生曾评价:“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总是会保有他自己对历史的评价和对历史的责任感;关良也不例外,尽管他是个很温厚很含蓄的人。”当广东美术馆的策展团队下决心要带关良的艺术毫无保留地“回家”时,我们思考最多的是这两百余件作品将会呈现一个怎样的关良?然而,当我们真正地实现了将良公近六十年的作品汇聚一堂时,它们确实印证了迟先生的话,关良也不例外。

水墨人物图-34.5×94cm-关良-上海中国画院藏

水墨人物图-34.5×94cm-关良-上海中国画院藏

本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展览项目之一,既是以艺术家关良为核心的一次个案研究,又是广东美术馆“馆藏活化”的一次典型案例。展览的筹备得到了北京画院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和美术馆等机构单位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罗立火、张春元、吴瑾和坤云轩的鼎力帮助,我谨代表广东美术馆对参与和支持展览的每个人表示由衷的感谢!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美术馆馆长)


关 良

字良公,广东番禺人,1900年生。幼年居于广州、南京,1917年随兄东渡日本,先后入川端研究所、太平洋画会(后改称太平洋美术学校)随日本画家藤岛武二、中村不折学习西画。

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等。擅长水墨戏曲人物画、油画等,兼通音乐、戏剧。1986年9月病逝于上海。作品有《关良京剧水墨画》《三打白骨精》《贵妃醉酒》《钟馗图》,著有《关良艺事随谈》《关良回忆录》,出版有《关良京戏人物水墨画》《关良油画集》等。


责任编辑:杨文军

文章来源:《画界》2021年11月第6期

版面设计:汤炜

未标题-1

未标题-2



编辑:画界 邢志敏

关键词:关良 艺术 中国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