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产业动态 发明·创新 探索·发现 科学麻辣烫 科技人物 专家讲坛 新基建

首页>科技>资讯

写在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超400次发射之际

让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2021年12月16日 10:00  |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12月14日,长征三号乙遥八十二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天链二号02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这是继12月10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00次发射后,仅隔4天后的又一次发射,开启了长征火箭迈向500次的新征程。


发射频率不断提升

时光回溯,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全国人民的期待中起飞,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开启了我国自主进入太空时代的新纪元;至今,51年间,长征火箭实施了我国92.1%的航天发射任务,先后将700余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发射成功率为96.25%。

在400次发射里,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7年多,第三个4年多;而第四个100次仅用了2年9个月……

在火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看来,“长征火箭4个百次发射,可以概括为从无到有100次,更高更远200次,脱胎换骨300次,大国重器400次。”

“在长征火箭高密度发射的背后,提高的不仅是发射频率,也是发射能力的整体提升,更是航天科技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的体现。”支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作出如此总结的,是那一个个动人的成绩——

在最近的100次发射中,我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等“国之重器”均由长征火箭送入太空;而目前正在服役的11个基本型长征火箭已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和不同类型航天器的能力,并能支撑无人深空探测。

从18到4

管理优化助力高密度发射

新百次发射的达成,为我国“国之重器”发展探索了值得借鉴的路径。

总结经验,除了科研方面的不断突破,长征火箭高强密度地成功发射也建立在整个管理体系的优化上。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提出火箭“去型号化、去任务化”的管理理念。从设计上变“定制火箭”为“通用火箭”;通过提高火箭对不同任务的适应性,实现火箭经最低程度适应性更改即能应用于其他任务,将一发火箭任务调整周期由原来的18个月降低至4至5个月。

同时,转变原有小批量/单件生产、单一供方和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模式,组织实施运载火箭百发批产;并在元器件、原材料及传感器等电气产品方面加大民营公司的参与力度,发挥其灵活、快速的优势。

目前现役火箭已可实现40发/年总装总测和发射能力,新一代火箭可实现5-8发/年的总装总测和发射能力,实现了组批投产。

此外,通过不断优化运输流程、发射场流程和整星发射服务流程,将常温液体火箭的发射场流程从原35天精简至15天。长征十一号火箭更是具备全天候数小时内发射能力,大幅提升了我国快速进入太空能力。

质量管理能力也在稳步提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明华说,通过将工作目标分解细化和逐步落实,他们将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个人技能和知识经验等,分解转化为一条条具体的、明确的、可检可测、可落地的措施,实现了设计、生产、制造、装配、发射的一体化。

新老火箭将实现全面交替

除了基本型的长征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军表示,未来,新老火箭将实现全面交替,火箭重复使用、落区控制、无人值守发射、多星部署等技术的突破将使我国运载火箭技术水平再次实现新跨越,并迈入绿色无污染的新阶段。

新百次发射期间,我国多型新一代运载火箭实现了成功首飞,并日益走向发射舞台中央。

例如,2021年3月12日,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实现了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7吨的新任务,同时具备零倾角轨道、奔月轨道等高轨发射能力。它的成功发射不仅实现了我国中型运载火箭的更新换代,而且将有力带动和牵引我国未来大中型卫星的升级换代。

再比如,我国当前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的研发成功,让中国拥有了进行星际探测和大型空间站建设的能力。但25吨的近地轨道运力依然有限,为了开展载人登月任务和未来更多的探测任务,中国必须研发性能更强大的火箭。

为此,我国规划了新一代载人火箭。该火箭将采用新型泵后摆高压补燃发动机、高安全逃逸系统、轻质高强度新材料等先进技术,通过优化组合将我国火箭低轨能力由25吨提升到70吨以上,奔月轨道满足25吨级要求。

新一代载人火箭将用于未来载人月球探测工程中环月、绕月、登月等演示验证及飞行任务,快速推动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和进出空间能力的重大提升和跨越。未来还可以和重型运载火箭组合使用建立月球基地,实现月球可持续开发利用,全面建设航天强国。


编辑:鲁雅静

关键词:火箭 发射 长征 运载火箭 实现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