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资讯

《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指出——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四个新挑战

2021年12月24日 17:18  |  作者:高志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2月24日电(记者 高志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四个新挑战。

一、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碳排放规模较大

对化石能源使用依然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源头。BP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1.7埃焦耳(EJ),占到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4.3%,同比增长4.4%,高于2008~2018年年均增速0.6个百分点。而且,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其中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约为85.1%,煤炭占比超过57.6%,石油占比约为19.7%,天然气占比约为7.8%,清洁能源占比不足15%,其中核电占比2.2%、水电占比8.0%、可再生能源占比4.7%。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贡献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单位燃煤、燃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燃气的1.5~1.7倍,是电的3.2~3.4倍。

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下,2019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98.3亿吨,约占到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8.8%,超过中国的人口和GDP在世界的总量占比,当年同比增长了3.4%,比2008~2018年平均增速高出0.8个百分点。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0.75千克/美元,约为美国的3倍,德国的4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一次能源消费量走势基本趋同,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99.7%,即便是近年来中国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但还远远不够,两者相关系数仍高达98%左右。可以说,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仍存在强耦合关系。今后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首要做的工作是优化能源结构,逐步降低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度,加速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过程。

二、 钢铁等高碳产业规模庞大意味着碳减排压力较大

电力热力生产行业是碳排放最大的部门,占到中国来自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0%以上。中国来自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世界来自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重已由1971年的约5.8%攀升至2017年的28.4%。除了发电供热部门(44%)外,钢铁(18%)、建材(13%)、交通运输(7%)等行业都是高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也是中国落实“碳达峰”行动任务的重点行业。

中国产业结构偏重造成对能源资源消耗依赖程度高,重工业资产总额是轻工业的3.3倍左右,如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10.5亿吨左右,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50%以上。即便前几年中国推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缩淘汰了一批燃煤、钢铁、电解铝等行业项目,但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规模依然较大,并非短期内就能有效达到“双碳”目标的既定要求。当前,中国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必然涉及严控新增高耗能产业项目,加快推动高碳部门低碳化改造,也必将对高耗能和高碳产业链产生伤筋动骨的影响。

三、 现有节能减碳技术能力满足不了高质量发展要求

当前,清洁能源和碳中和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热点之一。一些核心清洁能源和节能减碳技术仍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如日本在燃料电池研究中占主导地位,欧洲在供应和存储低碳氢低碳氢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值低于14.51kgCO2e/kgH2的氢气。等方面处于领先,美国在碳捕捉、碳封存等方面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处在技术追赶的关键时期,节能减碳技术能力总体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技术短板,而且不少低碳技术尚未实现商业化落地。譬如,由于开发技术相对滞后,中国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1/10。背后动因是,低碳技术应用和设备更新将推高企业生产成本,削弱出口竞争力;导致中国很多企业在节能减碳技术方面投入不足,能力积累不够,短时期将适应不了“双碳”目标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而今,中国企业面临的转型发展新挑战是,因节能减碳技术不足,在产品出口方面可能面临着基于碳基的贸易壁垒,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碳排放设置的贸易壁垒将有所增加。譬如,欧盟推出了“碳边境调节机制”,对减排进程较慢国家的商品加征碳税,这将迫使中国出口企业不得不转向使用节能减碳技术,改进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以确保其出口的产品符合欧盟环保标准。

四、 低碳消费理念和行动尚有待在全社会倡导推行

实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要将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对自然的影响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这意味着节能减碳不只是能源和工业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所有人的集体性活动。尽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绿色生产和低碳消费并未蔚然成风,居民和企业对加强碳排放约束的认识并不够,并不将其视为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特别是,大多数企业仍是以利润驱动为主,往往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视为监管部门的指派任务;金融机构也更多关注财务回报,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关注较少,参与碳排放的程度并不高。

编辑:秦云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