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上海市政协发布十大工作品牌

2021年12月29日 08:4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

4月7日,市政协召开2021年上海政协工作品牌建设推进会,部署落实市政协“品牌建设年”要求,推动政协工作守正创新、深耕特色、打响品牌、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品牌是工作质量和成效的集中体现。近年来,上海市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了一批体现政协工作规律、富于上海鲜明特色的成功实践和做法。

为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发挥示范效应,上海市政协把2021年定为“品牌建设年”,紧紧围绕政协的主要职能,系统总结梳理全市政协系统长期以来创造和积累的成功实践和做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新探索新成果,把体现政协工作规律和特点、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履职平台和载体、工作渠道和方式、运行制度和机制作为工作品牌固定下来,总结经验、完善内容、规范运作,不断推动上海政协工作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

按照“品牌建设年”总体要求,共有综合性工作和机关建设、专委会履职和界别工作、市区政协联动和区政协工作3大系列59个品牌参评。经综合评定,共评出上海市政协十大工作品牌,以及30项上海政协系统优秀工作品牌。

本次评选活动分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其中线上投票依托政协头条新媒体平台面向政协系统和社会公众广泛开展。投票期间,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及市、区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投票者从政协系统迅速扩大到社会各界,大家争相转发,成为热议焦点,上海政协工作特色、亮点得到全方位宣传推广,同时也激发了数百万社会公众对新时代地方政协工作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浓厚兴趣和热情参与。

——————品牌名称:——————

上海市党政领导每人每年

来政协通报协商

品牌概况:

根据党的十八大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战略部署,2013年,上海市政协梳理总结协商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向中共上海市委提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相关措施建议,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2013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转发市政协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意见》(沪委办〔2013〕24号),明确规定:“市委领导每人每年至少出席1-2次市政协协商活动;市政府领导除出席市政协全体会议外,每人每年至少出席1次市政协专题座谈会或专题通报会等”。

经过多年实践,目前,根据每年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按照市领导工作分工,每人每年安排不少于1项议题,市政协每年安排4次专题议政性(监督性)常委会会议、7次专题协商(专题监督)会、14次左右的专题通报会,市领导每年实际出席的市政协重要协商活动25人次左右。

市党政领导每人每年来政协通报协商制度,是全国政协系统唯一做到除全体会议外,党政领导每人每年不少于1次到政协通报情况、听取意见的重要制度安排。这一制度,既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又通过政协平台凝聚社会各界的共识,同时也确保了政协协商与全市中心工作的有效衔接,增强了协商合力,有效避免政协协商“自拉自唱”。这一制度得到全国政协领导的高度肯定,成为上海市政协勇于探索、富于创新、走在前列的工作品牌。

——————品牌名称:——————

党组统领政协履职“1+4”模式

品牌概况:

上海市政协打造的党组统领政协履职“1+4”模式,是2020年首次形成的。以政协党组工作要点为统领,以协商计划、民主监督计划、议政调研计划和学习计划为配套,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和凝聚共识各项职能之中,落实到制度机制和年度工作计划上,牢牢把握政协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同时,通过政协制度的有效运行和民主程序,切实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把发挥政协党组领导作用和推动专门协商机构履行职能有机统一起来,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有效性。

“1”是党组工作要点。2018年,市政协党组将制定工作要点,作为实现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重要载体,作为制定履职计划、统领各方面工作的基本依托,并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固定下来。政协党组工作要点是对市政协年度工作的总体部署,把握年度特点,兼顾全面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涵盖理论学习、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委员服务管理、党的建设、机关建设以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新闻宣传等各方面各领域工作,充分体现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

“4”是年度协商计划、民主监督计划、议政调研计划和学习计划,分别对应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和凝聚共识四项职能,是对党组工作要点的细化落实。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于2014年首次制定,2015年首次报请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2016年首次由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三家办公厅联合印发,并在本市主要媒体公布。2014年至2018年,民主监督和重点调研课题都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协商计划之中,2019年起,市政协将年度协商计划和民主监督计划分离开来,单独制定民主监督计划,以期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更好发挥政协协商式监督作用。单独制定议政调研计划,明确年度调研的主要课题、调研形式等。2020年,市政协将学习委员会的学习安排提升为市政协年度学习计划,把市政协各级党组学习、主席会议学习、常委会会议学习、委员学习培训,以及各专委会(指导组)学习统筹起来,更好发挥学习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中的重要作用。

党组统领政协履职“1+4”模式因其具有鲜明的上海特色、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上海市政协一项富有创新、影响较大的工作品牌。

——————品牌名称:——————

政协头条

品牌概况:

上海市政协深刻把握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共识、凝聚人心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加强政协新闻舆论阵地建设,2019年1月25日推出具有鲜明政协特色的新闻客户端“政协头条”,着力打造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传播共识的新型主流舆论阵地。

经过近3年发展,“政协头条”目前日均发稿量达到100篇左右,全网日均点击量达到100万。“政协头条”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立足政协、面向社会,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任务,统筹学习引导和舆论宣传,着力打造委员学习新园地、思想引领新载体、新闻宣传新窗口、联系各界新桥梁、政协履职新平台。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5月18日至6月30日,“政协头条”连续刊发“百年统战在上海——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报道”融媒体专题报道,全网点击量近1200万次,单条视频的点击量达250万次,成为以新媒体方式讲好统一战线故事的成功实践。

作为全国政协系统、统战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发布与传播平台,“政协头条”专门创设了“政协号”。目前,已有众多全国政协系统、统战系统相关机构以及政协委员、统战成员入驻“政协号”,宣传履职工作,发布研究成果,与网友互动交流。“政协头条”还在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17个新媒体平台开设账号,建立了具有政协特色的传播矩阵,有效拓宽了政协传播渠道。

——————品牌名称:——————

初心论坛

品牌概况:

“初心论坛” 创办于2019年,由上海市政协文史委牵头,会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东方网、市党史学会共同举办,每年一届。

“初心论坛”是全国省(区、市)一级唯一以“初心”命名的论坛,它是全国党史重要节点城市(地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交流学习体会和实践成果的重要平台;是宣传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载体。论坛主题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重温我们党百年来始终坚持不变的初心使命,宣示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精神、创造新的奇迹的坚定信心和必胜决心。邀请各党史重要节点城市(地区)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并作交流,已成为论坛一大特色。与会嘉宾共同诠释我们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创造的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铸就的历久弥新的伟大精神。这一组织形式也得到相关城市(地区)的充分肯定。

每届初心论坛均邀请30多家中央和本市媒体采访报道,国内各大主流媒体、主要商业网站平台和本市媒体对三届论坛都进行报道,总数约1500篇。第一届论坛的主旨报告在东方网直播,吸引近17万人次收看,东方网对第二届论坛的直播吸引20多万人次收看。

2021年,中共上海市委与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举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暨党史学习教育高端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并作重要讲话,第三届“初心论坛”与“研讨会暨高端论坛”结合起来举办。

——————品牌名称:——————

“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

品牌概况:

“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于2021年7月统一授牌,“一个品牌,全市共建”,推动委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2019年以来,上海各区政协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在街镇层面建立了街镇联络组(站),作为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机制。市政协在各区创新探索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基本保障落实好、平台机制建设好、协商联动组织好、主体作用发挥好、基层群众反映好)开展达标创建工作,推动全市政协系统统一创建“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

目前,全市215个街道(乡镇)实现了100%全覆盖。除港澳委员外,三级政协委员近6000人基本上都落组进站,进站率达97%。

“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以协商议事为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每年举办1—2次有影响的协商活动,同时将政策宣讲、读书学习、联系群众等功能融入其中,组织引导委员发挥专业特长,助力解决治理难题;发挥优势,影响人引领人团结人;发挥桥梁作用,及时掌握反映基层群众意愿诉求;当好思想政治引领者、党的政策宣传员、各界群众贴心人,畅通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聚焦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治理、政协委员有序参与基层协商,明确推进“三个联动”。即:一是协商主体联动,一方面引导委员参与基层协商,发表专业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组织基层群众参与政协协商,围绕有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议题,充分发表意见建议;二是协商议题联动,将街镇协商中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社区治理的难点问题,视情上升为地区政协的重点协商议题,共同推动相关问题在更高层面上解决,对地区政协有关民生问题的协商议题,组织和发动委员直插社区、园区、楼宇等议题现场,倾听群众意见;三是协商平台联动,将地区政协协商会场与各街镇基层协商平台、居委会联系点协同联通起来,支持延伸协商平台到住宅小区、街区、楼宇和商圈等,为“双向发力”提供广阔舞台。

“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落实“三个融合”。平台融合,充分利用区域内图书馆、书店等文化资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等现有场所,嵌入式设立委员活动点、政协标识鲜明的书屋、书苑等;功能融合,将协商议事、政策宣讲、读书学习、联系群众等多种功能融于一体,丰富委员下沉基层履职活动的载体和项目;主体融合,创造条件,促进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委员经常性沟通交流、履职互动,协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问题解决。

同时,“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还建好“三项机制”,即围绕“六有”的基础保障机制;委员服务、管理和统筹联络机制;工作协同的机制。

——————品牌名称:——————

社情民意“建言直通车”

品牌概况:

十三届上海市政协以来,市政协办公厅着力打造社情民意“建言直通车”工作品牌,广泛汇集政协委员、党派成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每年信息数量逾万条,开辟了广大政协委员和各党派团体、市政协各专委会(指导组)、各区政协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架起了党政领导、各级职能部门与各界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纽带,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其标识度和成效性逐步凸显,已成为“分析实情、反映民情、汇集舆情”的重要工作品牌。

“建言直通车”旨在彰显“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价值目标和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优势,实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排名在全国省区市政协中始终走在前列,获评全国政协2018—2019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至今继续保持第一梯队领先优势。

2020年年初,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纳入市涉疫情防控意见建议平台,通过信息报送“绿色通道”第一时间送达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其中多项建议迅速被批转至有关职能部门,总计报送600多期意见建议中,很多转化为防疫举措。

近年来,上海市政协办公厅持续完善信息收集机制、编报机制、反馈机制、工作培训机制和督促推进机制,推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方向发展。市政协搭建沟通协商的平台,邀请相关部门就具体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与反映人进行沟通交流,努力促进问题解决,不断提升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的实效。近年来,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系统与全国政协办公厅、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信息系统实现全面数字化对接。为及时转化“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建言成果,探索在街镇设立直报点采集更多“沾泥土、带露珠”的社情民意。

今年以来,市政协共收到信息17200多件。截至12月1日,已有28个界别以界别名义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17篇,比去年增加30%。大家觉得,通过政协社情民意“直通车”报送的建议“有用、管用”,大家“想报、能报、愿报”。

——————品牌名称:——————

委员参与立法协商

品牌概况:

“委员参与立法协商”是践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体现和有益探索,是推进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2008年以来,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立法项目,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专家作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作用,上海市政协不断完善建立统筹协调机制、联系协作机制、组织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多方参与、深入协商,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标识度、具有显著工作成效、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工作品牌。

13年来,“委员参与立法协商”共完成近260件(次)地方立法项目协商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相关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影响力、品牌力不断提升,得到了立法部门、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2014年7月25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并于当年8月1日起施行。为助力制订好这份“自贸区基本法”,由市政协社法委牵头,通过网上征求意见、开展课题调研,并多次召开座谈会,组织政协委员积极参与立法协商,提出了近2.7万字的意见建议。《条例》修改过程中涉及40多个方面,其中相当多的内容与委员建言高度契合。“这是上海重要立法项目开展立法协商的有益尝试,是一个成功案例。”市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0年2月上旬,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制定《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草案)》过程中,征求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市政协社法委组织20多位委员积极参与,一天之内提出104条意见建议,很多相关建言被采纳,为上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智慧和力量。

为更充分发挥委员专业能力,2017年3月,正式成立了市政协委员参与立法协商专家组,并数度进行调整充实,不断优化专业结构。2020年起,相关工作还探索与界别工作衔接联动,并完善市、区两级政协协同机制,促进政协委员参与立法协商工作与基层同向发力。

——————品牌名称:——————

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

品牌概况:

“来信充分展现澳门新一代爱国爱澳、自信自强的风貌,让我十分欣慰。”2019年12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门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到了第八期“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全体学员的一封来信。这是对“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对历期澳门班学员和所有参与此项计划的工作人员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倡导,着眼于推进“一国两制”方针在澳门的深入实践,旨在善用上海这个改革开放最前沿和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培训资源,深耕厚植青年教育,增强国家意识、培育家国情怀、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为澳门持续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该计划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上海市政协、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中联办、澳门基金会五家单位共同主办,自2012年实施以来,每年9-11月举办一期,每期30名学员,计划举办十期,目前已连续八年在上海成功举办,共培训学员233名。自2015年起,每年由澳门中联办协调选派澳门汇智社代表列席市政协全会,总计29名。

通过3个月的学习实践,广大澳门学员无论是思想认识、工作水平,还是作风素养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是坚定了爱国爱澳的政治信念,二是激发了建设澳门的责任感,三是增强了实际工作的才能。实践证明,“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已成为增进澳门青年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有效途径。

——————品牌名称:——————

面向外籍人士年度情况通报会

品牌概况:

上海市政协举办的面向外籍人士年度情况通报会始创于2005年,每年11-12月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16次,累计邀请外籍人士代表1278人次参与。

受邀出席通报会的外籍人士包括各国驻沪领馆官员、友好城市驻沪代表、白玉兰奖获得者代表、各国在沪商会代表、跨国企业外籍高管代表、外籍专家学者代表等,人员范围广、综合性强,每年都有近百名外方代表出席,是上海市政协最具影响力的外事品牌活动,同时也是上海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年度外事活动。

市政协领导在每年的通报会上,向与会外籍人士代表介绍本市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热点问题、市政协重点履职工作和对外交流情况,听取外籍人士的意见建议。会后,外籍人士提出的意见建议会以简报等形式送至有关部门。

作为市政协外事工作的品牌活动,“面向外籍人士年度情况通报会”(以下简称“通报会”)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创立初期,通报会作为市政协首个面向各国驻沪领馆官员及在沪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的对外交流平台,重点说明政协“是什么?”,主要是向外方积极宣传、介绍人民政协加强外方对政协的了解和认识。

在发展中期,受邀出席通报会的外籍人士逐步扩展、涵盖了友好城市驻沪代表、白玉兰奖获得者代表、各国在沪商会代表、跨国企业外籍高管代表、外籍专家学者代表,通报会重点说明市政协“做什么?”,着力介绍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总体工作与委员的履职工作实践,通过委员建言资政的生动案例,体现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进入成熟期之后,通报会重点说明市政协“怎么做?”,将其逐步打造为上海重要外籍人士交流观点、向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综合性平台。外籍人士在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会以简报等形式送至有关部门。许多外籍人士在通报会上提出的“洋建言”得到了采纳,获得广泛好评。

在通报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在沪外籍人士积极参与上海市政协相关活动,针对特定议题在市政协建言献策,为上海的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品牌名称:——————

委员讲坛

品牌概况:

上海市政协“委员讲坛”创立于2018年,每年举办4期,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从委员中发掘专业优势的专家委员,用“委员讲、委员听、委员议”的方式进行深度学习。

“委员讲坛”还通过现场提问交流的方式,由“委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既帮助委员开拓视野、知情明政,又通过互动交流,促进共识,帮助委员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委员讲坛”内容严谨而不拘谨,氛围宽松而不松散,旨在为委员提供“集百家之所长,融百家之所思,扬百家之所名”的舞台。通过不求数量多、但求质量高的精品意识,逐步对讲坛的组织、选题和发言人的选定等,设置了全面、科学的体系。

在主题设置上,“委员讲坛”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聚焦上海新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坚持把学习作为引领和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先导工程。“委员讲坛”以主讲委员擅长讲,听讲委员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能力为基本原则。讲座时间不限,可以是30分钟的小型报告,也可以是50分钟、90分钟的主题阐述。主讲人员不限,既有领导干部委员介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也有从事教学、理论研究委员介绍研究领域成果,还有来自企业的委员介绍产业、行业发展趋势,更有文艺委员介绍专业知识技能。通过激发委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把“委员讲坛”塑造成才能的展台、沟通的平台、履职的舞台。

“委员讲坛”是一种旨在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巩固委员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促进委员履职能力提升的学习形式和履职形式。讲坛举办至今,已逾三年。通过实践探索,“委员讲坛”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已成为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学习品牌,成为委员学习交流的重要课堂、展现履职风采的精彩舞台、加强沟通联系的桥梁纽带,促进委员履职能力不断提升,推进政协工作提质增效,为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