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赵宇亮:建立科普教育的系统性思维

2021年12月30日 13:57  |  作者:赵宇亮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赵宇亮委员(763401)-20211230133150(1)

赵宇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 赵宇亮

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5%,2035年达到25%。国家对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系统规划和实施,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意义重大。

针对如何做好科普教育,我认为要在三个方面着手:

一、 科普教育需要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科学精神具有很多特征,例如,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求实、创新、怀疑、宽容等都是科学精神的共性内涵。科学家精神不属于严格意义上公民科学素质里的要求,它是科学精神在人身上的一种更高层次、更系统化的体现。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成为科学家,但是,变革人类社会的科学与技术进步历史的,大部分是科学家。每一位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就是科学精神作用在人的身上迸发出的强大力量。

二、 科普教育需要有系统性。科普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让科学精神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要建立科普教育的系统性思维,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要分类发力,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式;加强科普教育部门自身的系统建设。

三、 科普教育需要有人文性和时代性。科普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要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存在、尊严和价值。创造性地引入形式多样的科普方式,改变科普教育的刻板印象。要推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在科普教育中倡导对自然科学进行人文思考。同时,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在进行科普教育时,需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牢记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胸怀和眼界放在民族复兴和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科技强国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编辑:李京

关键词:科普 普教 教育 科学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