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军事历史

粉碎日伪“铁壁合围”的企图仅用十天

2022年01月06日 13:51  |  作者:汤炎忠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东莞中心支部根据中共中央和南委关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在位于东莞的大岭山区开展工作,组织群众抗日团体,发展了一批农民党员。1938年冬,王作尧率领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到大岭山活动,巩固了群众基础。1940年秋,东江纵队前身之一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挺进东莞大岭山地区,开辟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并迅速建立起一支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相结合的人民抗日武装队伍。1942年6月下旬,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决定由梁鸿钧、王作尧、杨康华、邬强率领主力大队和惠阳大队挺进东莞,会同第三大队集中兵力打击盘踞在大岭山抗日根据地附近的日伪军,取得了多次胜利。

1943年11月,日伪军拼凑了9000余人的部队,采取“分进合击”“铁壁合围”的战术,对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妄图一举歼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莞地区的主力。

当时,大岭山区方圆十余平方公里内,驻扎着由副总队长王作尧、总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杨康华,第三大队大队长邬强、政委卢伟如、政训室主任黄业,珠江队队长彭沃、政委卢伟良等率领的东江纵队第三大队、珠江队和总队部机关,计1000余人。王作尧等得到敌人出动的情报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对敌斗争策略。会议认为:所谓“铁壁合围”,不过是敌人在华北、华中战场对八路军、新四军多次使用过的“旧把戏”;根据地军民应该学习、运用八路军、新四军的成功经验,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在运动中不断消耗、消灭敌人,最终将敌人“挤”出根据地。

总队部派出侦察员掌握日伪军的兵力部署后,一面派出小股部队对敌人进行阻击,以延迟敌人的前进速度,一面兵分三路,掩护干部群众从敌人包围圈的间隙处迅速突围。突围前,总队部进行了紧张的工作动员,要求每一个指战员务必遵守突围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特别是要按照规定的突围路线行动,保证部队行动的秘密。

18日夜,山中刮起了四五级大风,茂密的树林被风吹得沙沙作响,为突围行动提供了天然掩护。突围部队分头出发。由于动员工作做得好,组织准备工作严密,特别是道路侦察、选择工作做得细致准确适当,全体指战员和干部群众在当夜零时之前均成功摆脱了敌人,突出重围。第二天,日伪军向大岭山发起总攻,很快爬上山顶,却发现连个人影儿也没有。日伪军仍不甘心,分兵在大岭山区四处搜索,并多地修筑炮楼,企图长期占领。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胜利突围后,立即挺进“敌后之敌后”,并按计划各自展开行动——部分指战员炸毁公路桥梁,切断了“扫荡”日伪军各部之间的联系,并多次伏击敌人的运输队和侦察队,更于每夜包围敌人炮楼进行袭扰;部分指战员深入敌占区,破坏了广九铁路交通和通信联络,粉碎日军企图打通和确保广九铁路行车通畅的计划,并摧毁了多个伪政权……在游击队的打击下,不到10天工夫,各路参加“扫荡”的日伪军纷纷狼狈逃回各自据点,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军民取得了粉碎敌人“万人大扫荡”的胜利。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抗日 敌人 党员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