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人物

用爱心雕刻生命的年轮——情系沂蒙学子的“布鞋校长”李振华

2022年01月18日 15:13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怀着对沂蒙精神的敬仰,他从南京毅然来到山东沂源支教。当初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68年来,他个人累计捐款145万元、资助沂蒙山区学子2300多名……一生清贫,却桃李满山。他是大山里的“布鞋校长”,更是贫困孩子们求学路上的“掌灯人”。

binary_middle (3)

binary_middle (2)

“尽了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

李振华事迹展厅,坐落于山东省沂源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在那里,往往上一批参观人员刚走,下一拨就跟着来了。展厅内,简易的自制教具、条理清晰的教案、领口磨破的旧衣服……仿佛都在诉说着这位耄耋老人扎根基层教育68年的感人故事。

曾经,这里是李振华工作过的沂源县实验中学老校区,见证着他为山区教育默默耕耘的初心与坚守。半个多世纪的悠悠岁月,这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一颗永恒的爱心融入了蒙山沂水之中。85岁的他,眼神不再清亮,但未来的方向却更加清晰。

说着一口沂源乡音的普通话,李振华却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1953年,年仅17岁的他响应党的号召,从南京来到沂源县最偏远的韩旺镇支教。

自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起,李振华就开始资助贫困学生。“那时的工资是21块钱,10块寄给父母,6块留着做生活费,剩下5块资助学生。”李振华告诉记者,就这样,从教44年间,不论工资涨多少,他每月固定捐出1/4,“即便自己吃下再多苦,也要给孩子们留下更多甜。”

这些年来,穿着那双从未改变的白底黑面布鞋,李振华围绕着大山,跋涉了许多路,每每看到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一生节俭的他总是满心欣慰。退休后,老人先后有过30多份兼职,虽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也有退休金,但他每月只留500元作为生活费,其余的几乎全额捐出。截至去年,他个人累计捐款145万元,资助了2300多个孩子,奖励优秀学生和老师共计1000余人。

“钱够花就行,把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圆他们的上学梦更有意义。”李振华说,“虽然我生活很清贫,但是我内心很富有,因为我尽了一个人民教师应尽的责任,坚守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

坚信理想,就会经受考验。父亲当年病危发来加急电报时,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李振华坐立不安、心如刀绞,可始终放心不下孩子们。万般纠结和煎熬中,他让同在高三备考的儿子回南京照顾祖父,自己则留在学校。

不久后,一份份大学通知书的到来,让李振华内心悲喜交集。“喜的是同学们要上大学了,悲的是我的孩子落榜了,父亲故去了。”这份亏欠成了老人这辈子永远的痛,至今回忆起来,依旧忍不住潸然泪下。

“那双白底黑面千层布鞋,在崎岖的山路上奔波磨砺,鞋子断了底,他给山里娃蹚出了未来的路;一身衣服穿了六七年,浸透了风雨,蹉跎了岁月。他抬起打补丁的衣角,擦亮了孩子们眼中的星辰。”2021年教师节前夕,85岁的李振华被授予“2021年度齐鲁最美教师”特别奖。教师节当天,他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学生们的鲜花和祝福。

“沂蒙精神把我感召来,也把我留下来”

69年前,也是冬天,伴随着凛冽的寒风,李振华肩背铺盖、手提行李,翻山越岭50多公里来到了群山围绕的穷山沟韩旺村。那里,有刚开始分配支教地时,他指着地图“相中”的一所小学。

当时,繁华的南京和沂源县偏僻闭塞的韩旺村,就像是“理想”和“现实”。然而这种落差,真正到了当地,才能体会到。

“远远看见半山腰有3间破庙,走近一看原来是村里改造的教室,破洞一样的窗户、透风的四壁、玻璃瓶制的煤油灯,地面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块,大石头是课桌,小石头是板凳,后墙角放着一张旧床、一只泥炉子……”李振华回忆说,贫穷落后的教学条件、苦涩不堪的山村生活让他始料未及,“还没开课村书记就跟我说,村里没有喇叭,要上课时就吹吹哨子,没有表就看着日头估摸时间,阴天就点一段麻秆儿,麻秆儿燃烧的时间就是一节课。”

因为这个“城里人”的到来,已经停课半年的农村学校重新开学。进村第二天,天刚蒙蒙亮,30多名学生就已经在教室里等着,他们中年龄最小的7岁,年龄最大的38岁、已经是3个娃的妈妈。

“当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山区教育落后、知识贫乏,村里搞互助组,连个会记工分的人都找不到,村民只能在墙上画杠计数,画一道长杠代表一天,一道短杠代表半天。”李振华说,大学课堂上,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故事在他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时,他就常常自问能为国家做些什么。面对求知若渴的村民,身为知识青年,他深知“我是来送知识的,要当好一个人民满意的老师”。

然而,由于语言不通,上的第一节课就失败了。一张嘴一口南京话,孩子们在课堂上跑着叫他“洋人老师”。好心的大娘给他送来树叶和糠混合成的地瓜面煎饼,外层颜色很像牛皮纸。他一边诧异村民的“讲究”一边拆开来看,把煎饼全敞开里面啥也没有,又一摸温乎乎的,才知道这就是饭。一块块撕下来,咽也咽不下、咬也咬不动,最后在苦涩的豆沫汤里蘸一下,才勉强吃完了一个。

面对语言和生活难关,凭借满腔热情来到穷山沟的小伙子内心动摇了,可为什么最终没走?李振华坦言:“不是我觉悟高,是沂蒙精神把我感召来,也把我留下来。”

“那时候穷,老百姓留两只老母鸡下蛋,是为了到供销社换煤油和盐。可到了冬天,他们却把鸡蛋搁在棉袄里,爬上山掏出来送给我,那种心情,形容不出。”李振华记得,当年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老百姓总是把家里最好的饭给他吃、最好的衣给他穿,村里一位老大娘看他衣着单薄、连夜在油灯下缝制的棉袄棉裤至今还放在展厅里。

此后半年,40余名到沂源支教的同校大学生陆续回去37名,李振华却离不开沂蒙山区了。他白天上课,晚上走五六里夜路给学生补课。为改善办学条件,他用篮球胆、旧报纸做地球仪,画上经线、纬线,讲地理时展示给学生,哪里是大西洋、太平洋,哪里是欧洲、亚洲;他用大皮球、小皮球、乒乓球制作三球仪,讲日食和月食。

年复一年,暑来寒往,扎根于沂源这片英雄的土地,沂蒙人民的敦厚纯朴成了李振华留下执教的动力,让他始终迈不开回乡的脚步,一干就是一辈子。当初一捧希望的火种,如今已成为实现教育强国梦想的灯塔。

“只要生命不止,我就要坚持做下去”

刻满爱心的年轮,就像骨骼撑起人生的高度。退休25年来,李振华非但没有在家颐养天年,反倒“变本加厉”比上班时更忙了。

新开的“孝德讲堂”,要他张罗;“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要他值守;全县300多个村庄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是他走访调研的对象……作为山东省人大代表,李振华认真履职、笔耕不辍,5届任期提交议案、建议300余件,涉及贫困学生资助、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乡村振兴等方方面面。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大,贫困孩子少了,现在主要以激励老师和学生为主,遇到特殊情况还会继续扶持。”退休后的李振华倾其所有,把半生仅存的1.5万元和国务院特殊津贴分成3份,分别捐赠给了他工作过的韩旺中学、张家坡中学和沂源县实验中学,并成立了“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

一批批走出深山、回报社会的学生,让李振华无私奉献的爱生根发芽。

截至目前,向“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捐款的人数已达1.2万余人次,累计资金293万元。为了让每一分钱都发挥应有的作用,李振华走遍了沂源县方圆数百里的300多个村庄、社区,摸清了哪些是最需要帮助的家庭。基金会建立以来,先后资助贫困学生8000多名,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4000余人次。

工作之余,他还把精力重点放在资助留守儿童和孤儿身上,筹资10万元为他们建起“希望小屋”,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成立振华公益使者——“希望小屋”志愿服务队,两名青年志愿者结对一名受助学生,引导其学习并参加社会活动。

爱心的年轮,记录着一个人善行义举的人生旅程。日记本上,李振华曾写下一句话,如今虽笔迹浅淡却依旧发人深省:人活着,就应该用爱心去认真雕刻生命的年轮!

69年来,李振华培养的近万名学生,有的当了干部,有的成为科学家、知名学者,但是更多学生像李振华一样,成了基层教育战线上的人民教师,同样走上了捐资助学的道路。

如今的沂源县已经是高楼林立,交通四通八达。从穷苦落后到过上好日子,李振华见证了沂蒙老区的巨大变迁。他直言接下来的日子还不想“退休”——“不能上讲台了,还能用别的方式继续回报乡亲们。”李振华说。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李振华 学生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