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大河之治 始于安澜

——精准科学构筑安防体系保障黄河长久安澜的提案背后

2022年01月28日 10:39  |  作者:陈小艳 陈笑蔚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山东1月28日电 (本报记者 陈小艳 通讯员 陈笑蔚)

1月26日,山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结束后,住青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外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于晓怡风尘仆仆地踏上回青岛的列车,她提出的关于精准科学构筑安防体系全方位保障黄河长久安澜的提案引起政协委员们的反响。当天晚上,在青岛政协委员群里,委员们纷纷点赞:“黄河安澜提案站位高、建议好、措施实!”“母亲河、家万里,为好提案点赞!”……

回青岛不久,于晓怡接受了记者采访。在提出提案之前,她在网上搜寻资料,发现很多报道都是关于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但是对于安澜黄河却鲜有人提。“大河之治,始于安澜,把安澜打牢基础,才能延伸出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于晓怡认为。

“习近平总书记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10月,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突出强调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发出了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的时代号令。作为沿黄九省区唯一沿黄又沿海的省份,山东是实现‘黄河战略’海陆统筹的战略支点和龙头,保障黄河长久安澜是山东所要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于晓怡表示,国家有号令,政协委员应积极响应,展现政协委员的担当。在充分做好查资料、调研等前期准备后,于晓怡带着提案来到大会现场,引起委员们对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和讨论。

“黄河长久安澜任重道远,目前存在着黄河滞洪沉沙、气候变化引发洪水的风险等问题。”于晓怡提出问题。

针对防洪减灾,于晓怡“对症下药”,建议补好基础设施短板,构筑防洪行洪减灾体系,及时修复水毁工程,搬迁或清除影响行洪设施,全面有效整治病险涵洞、水闸等,最大限度提升河道行洪防洪能力;补好灾害预警监测短板,构筑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加快建立覆盖黄河干支流河道的智慧防汛指挥系统,建立健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防洪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全面提升抵御水灾害综合能力。

东平湖承担着分滞黄河洪水和调蓄汶河全部洪水的双重任务,是黄河流域国家确认的唯一重要滞洪区。对此,她建议构筑东平湖蓄滞排泄体系,东平湖水库作为调水调沙沿程冲刷和溯源冲刷相对接的注入动力源,应当按照防洪标准积极推进金山坝的培高加固工作,从完善其“分水挡水”双重功能的角度,建议在分洪流路相应位置修建流量合适的控制闸。

“实践证明,利用水库调水调沙,冲刷下游河道有利于输沙入海、减轻下游河道淤积、提升过流能力。”于晓怡认为,黄河滞洪沉沙、泥沙淤积的问题可根据黄河下游“大水带大沙”“大水出好河”的规律,利用黄河中常洪水实施调水调沙即“洪水资源化”,同时实现调水调沙向生态用水转移,即在调水调沙过程中对河口三角洲湿地进行补水。为减少河道淤积,要尽快完善水沙调控体系,恢复和维持河槽行洪排沙能力,逐步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

“黄河下游安防体系是庞大系统工程,必须系统、有序、高效统筹、精细管控、综合治理。”于晓怡建议尽快启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及时、全面、准确处理监测、预警、调度、管理等问题。通过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汇集基础信息、高效集成应用,实现黄河流域资源共享、安防共治、信息共用,打造“智慧安澜黄河”。

编辑:李京

关键词:黄河 安澜 晓怡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