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要闻

三三见“久” 久久为功

——写在人民政协报社“三同”活动三周年之际

2022年01月29日 09:5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月29日电 作者:任政通

摘编引言:

2018年12月,本报启动与各级政协驻村第一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三年来,报社先后派出12支队伍,46名中青年员工,深入安徽舒城、河北隆化、贵州黎平等12省市自治区的20多个贫困村开展活动。他们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写农家事,三年过去活动效果如何?队员们有哪些收获?1月13日,与第一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周年座谈会举行,队员们分享了最深刻的记忆、感受与收获。现将部分发言摘编。

三年多前,人民政协报社成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担负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也更加艰巨。提升既有人员特别是编辑记者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当时的报社党组科学研判,确定把加强党的建设、造就过硬队伍作为根本举措。

深入分析当时的人员状况,报社党组认为主要存在理论素质不高、责任担当不够、能力水平不足等与新使命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组织党员特别是采编岗位青年党员走出报社的“舒适圈”,沉下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实践中磨炼成长,把习近平总书记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落到实处。

精准脱贫是三大攻坚战之一,应当成为报社党员接受党性锻炼和考验的主战场。在全国政协机关党组的坚强领导和机关党委的悉心指导下,报社党组把准脉、开新方,组织以采编岗位为主体的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到全国政协办公厅和地方各级政协的帮扶点,开展与驻村第一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活动。

三年以来,报社先后派出12支队伍,46名中青年员工(其中党员32人)深入安徽舒城、河北隆化、贵州黎平、湖南邵阳、河南扶沟、宁夏同心、吉林农安、甘肃西和、福建古田、山东平邑、陕西延川、辽宁彰武等地的20多个贫困村开展活动。

三年时间里,队员们在炊烟里读懂了最真实的中国,在乡恋中听懂了新时代的强音,沾着泥土写出了有温度的好文章,脚力更强了、眼力更准了、脑力更活了、笔力更硬了。

■ 到田间地头,认识乡土味里的中国

不同于过往的工作调研,“三同”活动要求一竿子插到当时正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第一线去,深入贫困村、成为庄稼汉;不同于普通的新闻采访,“三同”活动要求实打实地与第一书记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好第一书记的帮手。

同吃,同食五谷土菜;同住,同睡火炕篾席;同劳动,同事稼穑耕锄。

2019年元旦前后,“三同”活动的首站选择了安徽省舒城县的韩桥村和青墩村。乍一住进农村,队员们难免需要短暂的适应,但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促使大家尽快“入乡随俗”,“即插即用”进入工作状态。安排好住宿,队员们就同第一书记一起走进老乡家中,帮助协调网商解决起卖粮难题。访农户、听民声、聚民意,队员们渐渐学会了如何在农村开展工作、与农民攀谈交心。十几天之后,大家不仅带回了只有扎根基层才能了解的情况,帮助第一书记疏解为群众办实事的堵点,更动员同事朋友帮助村民卖出了2000多斤优质稻米和价值30万元左右的风味腊肉。

在数九寒天的吉林农安县,队员们在东好来宝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冷”。冰天雪地里,火炕上暖意融融,生火的技术可非一日之功,得“搁楞”——就是拿根棍子在灶膛炕洞里可劲儿地搅,把苞米瓤子搁楞得若即若离、舒舒服服。老乡们传授的“搁楞”技术,不仅让冬日农舍温暖如春,更让队员们体验了农家生活的不易。

在曾经“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队员们体验到缺水给生活带来的困扰——洗脸刷牙能够基本满足,洗头属于奢侈,洗澡根本就是奢望。通过十几天的“三同”,队员们更加深切体会到水对于西海固地区发展生产的限制,对于以解决“缺水”为主要目标的扶贫政策有了深刻理解。缺水难,有了水的西海固还面临着出行难。队员们到达同心县青羊泉村时,恰逢一场难得的降雨,土路和成泥潭,四驱车下到谷底再翻到塬上,漂移着艰难前行……

了解贫困地区的“难”和“苦”,才能懂得这些地区一朝摆脱千百年的贫困,那心头的“美”和“甜”。

“三同”是个广阔田野里的大课堂,稻麦咋种咋收,牛羊生病咋办,咋样干活讨巧,节气有啥讲究……大伙在书本里学不到的课程,在“三同”活动的农村补上了。队员们与农户到大田到大棚除草施肥,一起喂牛放羊养鸭,体验到起早贪黑、终日劳作的辛苦;摘黄瓜、摘樱桃、刨春笋,体会到丰收季节硕果累累的喜悦;杀年猪、烧柴灶、包饺子,与村民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

好一个缤纷多彩、各具风情的乡土中国,好一个汗浇黄土、躬耕勤获的美丽乡村。

在“三同”活动中,被农家的狗咬过,被田里的蛇袭击过,被硕大的老鼠、蟑螂惊吓过的“小事故”不胜枚举,却都被队员们做成“故事”带回了北京。经历过农村十几日的生活教育,青年党员记者不仅认识了乡土中国,结交了乡亲父老,对于自然和田野也多了融入和敬畏。大惊小怪的“骄娇”二气少了,谦恭务实的作风多了,全天候新闻作战的能力强了。

“三同”三年,报社的同志们见证了中国的脱贫攻坚是如何打的、如何赢的——赢就赢在党带领人民万众一心,向各种各样的“穷根儿”发起总攻;赢就赢在群众间蕴藏的大无畏和大智慧;赢就赢在无数个第一书记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忘我工作。

大多数第一书记都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家家都保不齐遇上难事急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给予“三同”队员们太多的教育洗礼。

“三同”归来,队员们依然保持着与第一书记们的热线联系。咱村崭新的柏油路通了、咱村上了新生产项目了、咱村谁谁谁家的土房子翻盖了、咱村被县里评上先进了、咱村娃以后上学有校车了……“咱村”的好消息不断传来,队员们认识的乡土中国每天都在持续更新着。

■ 乡音乡情,增强年轻记者“四力”

前后12批“三同”队伍,带回了12种南腔北调的乡音。十几天的“三同”活动,队员们从“听不懂”到“讲得了”,对“咱乡咱村”有了富有感情色彩的认同。

带着这种认同,讲着各种“土话”,队员们和农民的心近了。群众愿意交心交流,队员们也对乡亲们的诉求感同身受。既有文字、照片又有视频影像的全媒体“三同日记”,是“三同”活动的标配,队员们在乡村农舍第一时间写下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见闻实录,不求文字华美、都是用心之作,看似鸡毛蒜皮、芝麻谷子的讲述,实际上讲的都是农村的实情、乡亲们真正的感受和期盼。比照以往的新闻报道,这些文字稿件更接地气、有泥土味儿,这些视频报道更鲜活真实、带着朴素的热情。

带着这种认同,讲着各种“土话”,队员们的脚力更强了。山路十八弯,绕着的是民生九连环。在甘肃省西和县洛峪镇关坝村,队员们与第一书记一起翻山越岭,经过4个小时跋涉,上到了村里最高处六社,平日里很多本村村民都从没有上去过。正是当初第一书记爬山上去几次做工作,世世代代居住在六社的村民最终被说服打动,易地搬迁安置。重走六社路,队员们腰酸腿胀脚上起了泡,体会到第一书记和当地干部平日开展工作的艰辛。

带着这种认同,讲着这种“土话”,队员们的眼力更准了。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观察农村面貌、发现三农问题、判断政策成效、辨别发展道路,原本从文稿里了解的基层问题,如今有了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条件。在“三同”活动深入的20多个南北乡村里,发展状况不一而同,村情民情千差万别,群众的诉求也各有差异,但群众的眼睛同样是雪亮的。扑下身子和乡亲们一起干农活、真情实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群众就会买账,就会讲真心话、知心话。“三同”队员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家看到了仔细记录第一书记上门来访和政策帮扶款项的细账,看到了残疾党员绝不给党“添麻烦”自立更生脱贫致富的坚毅,看到了富起来的农村党员第一时间学习党的全会精神的“实况”。

带着这种认同,讲着各种“土话”,队员们的脑力更活了。开展“三同”活动的同时,队员们还力所能及地帮助第一书记完成好扶贫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村两委班子配置得强不强、村里集体经济发展得好不好、群众中是否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发展生产建设指标不足怎么办、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如何吸引村里的中青年“能人”回乡创业、村里的孩子如何享受到公平教育……带着这些问题,队员们与第一书记、基层党员干部广泛交流,炕头上问农夫、田埂上访妇孺,实地探访农户,带着一大串问号去组织报道,脑海里多了些“为什么”和“怎么办”,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是党员,就该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反映乡亲们的愁心事、难为事、挂心事;是记者,就要宣传好这新时代新农村新面貌的“山乡巨变”。

带着这种认同,讲着各种“土话”,队员们的笔力更硬了。在田野上写作,语言里自然带着泥土的芳香,冒着“土气”的大白话,成为“三同体”的标配——没有假话空话冗套话、篇篇见人见事见精神。每一次活动都尽量挑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新媒体记者等多兵种开展“联合作战”,平日里不相熟的同事们共赴“三同”路,不仅感情上有了交流,新闻业务上也有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为报社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同”归来,网络记者学会了遣词造句写感情,文字记者学会了拍摄出镜剪片子,晒黑了跑瘦了的同时,每个人都多了几把“硬刷子”。

带着这种认同,讲着各种“土话”,队员们在千里之外交了一群第一书记朋友,也结下了一群富起来的“亲戚”。逢年过节,报社都会通过“三同”队员给“咱们村”送上节日问候,了解乡亲们的最新情况。连续两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报社专门开启了“总书记讲话后,委员们拨通了第一书记的手机”特别策划,由记者与政协委员共同视频连线一起“三同”过的第一书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民众当中,收集回引起的热烈反响,同时把来自基层的新风新貌新变化、急难愁盼新诉求通过政协委员带上两会现场。正是有了这条“亲情热线”,接通天线和地气,连通党心民心,庙堂不再高高在上、江湖不再遥遥不及,这种富有创新的“双向发力”宣传方式,得到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和中宣部的高度认可和多次表扬。

■ 精神洗礼,党课写在大地之上

乡村是国家发展最末梢的毛细血管,用自己的双脚走进田间地头,用眼睛观察脱贫攻坚后乡亲们的幸福生活,用心用情与群众交心交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力量、实践力量,也真正领会了“国之大者”。

“三同”活动本身,就是一堂扎根在泥土之中、行走在大地之上的生动党课。住农家屋、吃农民饭、干农田活、写农村事,这一活动把新闻报道同体验生活、增进对农民群众感情、加强党性锻炼融为一体,通过迈开双脚、亲近泥土,使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是炼党性、磨意志、改作风、转文风的一种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年赴山东平邑、陕西延川、辽宁彰武的三次“三同”活动在继续跟进关注贫困地区脱贫新貌和乡村振兴美好前景的同时,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百年开展,重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在沂蒙山区的平邑等区县,队员们带着崇敬的心情赴沂蒙革命纪念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红嫂纪念馆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伟大建党精神和沂蒙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解。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嫂后代讲述先辈光荣事迹,与跟随百万大军决战淮海的支前老模范重温光辉历史……血浓于水的军民鱼水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队员们饱含热泪,更加懂得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当年用小车推出了“革命胜利”的沂蒙人民如今富裕起来了,靠的是党的好政策,老区人民“跟党走、感党恩”的传统代代相传,勤劳、质朴的品格让大家处处受教,队员们“一次沂蒙行”积攒下了“一生沂蒙情”。

在革命圣地延安,队员们见证了在党的政策支持下,“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巨变之路。从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到再起征程锚定乡村振兴,延川县甄家湾村靠着民宿、影视、餐饮、观光等新型经济,靠着“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之路,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了,乡亲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跟着共产党,乡亲们找到了奔向幸福生活的光明路,向往这种光明,就像当年仰望宝塔山一样。

“多咱(什么时候)都感谢共产党!”在辽宁省彰武县丰田村,年近70岁身上挂着尿袋的村民林树柏一句话道出了对于党的深厚情谊。正是有了党的好政策,这个因残致贫的家庭如今才有了富裕的光景。也正是在这个村,“三同”活动首次开设了乡村党课,课堂设在村支部,十天时间开了三堂课,队员们与农村党员一起重学毛泽东同志著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学习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探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之路。

同样在这个村,队员们还首创了“炕大夜话”。炕指的是东北的热炕头,大是劳动大学的简称,夜话则是与老乡们一起挑灯夜聊、促膝唠嗑。在老乡们的招呼下,队员们一进屋就“脱鞋、上炕”,男同志还与老乡们互相递支烟,以茶代酒,交谈甚欢……入乡随俗,队员们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交了朋友。很多大白天不好讲、没讲透的问题在“炕大”有了明确解答,火炕烧得旺旺的,知心话聊得透透的,这样的群众路线暖了身子暖了心。

劳其筋骨方能识得五谷,出了苦力才会增强“四力”,得了民心才是懂了“党心”。“三同”活动开展三年来,新农村田野里的花香氤氲在报纸的油墨香中;三三见“久”,队员们知党恩、跟党走,察国情、懂民意的成效,正转化成为支撑报社事业长远发展的持久动能。

编辑:李京

关键词:队员 三同 第一书记 活动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