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如何规范肿瘤临床用药?代表委员专家直面问题谈建议

——“规范肿瘤临床用药 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座谈会在京召开

2022年02月23日 12:43  |  作者:李木元 陈姝延 王亦凡 薛婧 马嘉悦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2月23日电(记者 李木元 陈姝延 王亦凡 薛婧 见习记者 马嘉悦 )“随着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持续攀升以及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和上市提速,癌症的规范诊疗及合理用药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月18日,由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的“规范肿瘤临床用药 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座谈会在京举行,十余位委员、医药领域专家、学者围绕规范肿瘤临床用药、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提升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座谈会现场

“规范肿瘤临床用药 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座谈会现场。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齐波摄

药物临床合理应用首先是医生要了解规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全球癌症负担数据,中国一年新发457万例,死亡300万例。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的持续攀升,也意味着中国癌症治疗需求在不断扩大。“目前已发现的大概有一千多种恶性肿瘤,已经有超过上千种肿瘤治疗药物,而且每年仍以大约100种的速度在递增,这个速度太快了。需求大、药物种类多,更需要规范。以前是靠经验治疗,现在要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南和管理规范。”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表示。

国家卫健委药物与卫生技术综合评估中心副主任赵琨坦言,规范肿瘤临床用药首先要强规范,要有标准,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这是进步,接下来要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再一个要有路径、有指南。新药品、新技术如喷泉一样出现,PD-1来了,CAR-T疗法又来了,要研究循证证据,支持指南、路径和管理办法。还要有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来自临床试验证据,需要生产研发企业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合作,利用数据支撑更新适应证和不良反应信息。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也认为,有了《办法》是个明显进步,但是《办法》还不够细化完善。比如第六条关于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的规定中,上市时间短、用药经验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要被限制使用。我们从2008年国家设立新药重大专项,口号就是要加强创新,满足临床急需,填补空白,实现替代。后来国家建立了加快了创新药审评审批制度,医保又对创新药每年进行谈判,做了很多改革,但是这个办法中规定创新药是属于限制性的,为什么要限制,是不是应该有个前提?

线上1

“规范肿瘤临床用药 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座谈会现场。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齐波摄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表示,规范的前提是什么?首先医生要了解规范,才能进一步实现规范化诊疗。因此,推进肿瘤临床诊疗规范化重要的是进行规范的推广,让医生更准确地掌握肿瘤治疗的规范化标准。

“千条万条没有执行就是白条。做到合理用药的前提是要有标准、指南,有了标准、指南,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够按照这个标准去执行。”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马进表示,不同层级的医院对肿瘤临床治疗标准和规范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掌握程度也存在差距。建议加强对非国家中心医疗机构临床医师的培训,建立一套长期的、科学的持续改善医师诊疗能力和水平的机制。他还建议,对合理用药增设奖励机制,比如医保支付,如果医生按照规范做了,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才能够使医生更好地按照规范操作。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会副主委、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坦言,《办法》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以下四点问题:一是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落实不到位;二是抗肿瘤药物的循证使用不到位;三是医疗机构的抗肿瘤药物点评机制运行不规范;四是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亟待关注。他建议,国家医保局要加大对药企对新药研发的引领和指导,改革同类抗肿瘤药品支付方式,采用支付限价的模式,提高肿瘤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可及性。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管理处副处长张萌表示,规范肿瘤临床用药,这方面我们有了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师管理规定等,处方开之前医师要进行科室讨论,比较难一点的还要多学科讨论,开出来之后处方要进行审核,用药的时候要进行药品效果的监测,用完之后要对处方进行抽查和点评,通过一系列事前事中事后整个监管,希望解决我们诊疗服务规范化的问题。此外,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行为也在进行监管,我们还有抗肿瘤药物监测体系,包括合理用药的监测指标等。

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促进肿瘤临床合理用药

创新药物的使用对于医疗机构和临床医师的经验水平有非常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分级诊疗对于规范肿瘤临床用药意义重大。

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方来英则就分级诊疗提出三步走策略,他表示,提高我国癌症防治水平的关键,不在大的癌症中心,而在基层。第一步应先打好癌症治疗技术的基础;第二步需逐渐形成社会共识,解决百姓的基本诊疗需求;第三步应加强各部门联动,以此推动分级诊疗的发展。

线上2

“规范肿瘤临床用药 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座谈会现场。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齐波摄

宋瑞霖建议,进一步推动医院分级诊疗,可以考虑在各地挂牌确定肿瘤研究中心或研究型医院,在肿瘤临床应用指导、制订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等方面承担更多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制订的治疗方案,进行肿瘤患者的常规治疗。

“规范指南怎么用?怎么在临床上用好?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同医生的水平不一,对指南、共识的理解也就不一致。所以,强调‘好的治疗’最重要的前提是提高医生的水平,让不同医院、不同区域之间的医生水平能达到同一个层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赵荣生表示。

“我们希望建立完整的分级诊疗体系,希望明确在肿瘤诊疗环节,不同的类别、级别的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形成一套分级诊疗的肿瘤服务指南或规范。” 张萌表示,在优化诊疗模式方面,各个相关专业都要参与到诊疗过程当中,共同决策出最合理的诊疗办法。

分级诊疗的目的是,疑难重症患者到大医院治疗,而一般的常见病、小病包括康复患者等在基层医疗机构。不过顾晋坦言,目前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标准是55项,虽然有CMI(病例组合指数)值,但医院接受疑难重症病人的比例依旧较小,应该要把55项医院绩效考核标准更加细化,增加CMI的比值,让三级医院接收更多的疑难重症病人,让普通疾病在基层医院治疗。

对于医院绩效考核中提升CMI值、收治更多疑难重症患者的问题,赵琨表示,现有政策不够完善,要对一系列管理办法进行细化和分类,在贴近科学、贴近实际的同时,更加贴近老百姓的需要。

癌症治疗刚需药物应纳入医保 让病人用得起药

《柳叶刀》杂志2016年发布一项实证研究显示,在中国,肺癌、胃癌等六种常见癌症人均年治疗费用约为6.8万元,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2019年我国公立医院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急性白血病等病种住院病人的平均医药费均超过2万元。

“医保目录纳入标准一般基于疾病谱的变化和药物本身的治疗效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兵河建议,应把临床急需的、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纳入医保目录,让病人能够用得起药。

宋瑞霖认为,肿瘤药物的使用要展现科学,要心向大众,要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的价值和需求为导向。他建议,多举措鼓励医药创新,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强化规范诊疗,强化培训,真正让肿瘤从一个急病走向慢病。

“在抗肿瘤药物的合理用药过程中,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礼来中国政府与公司事务副总裁高彤表示,基本药物目录是保障国民基本医疗需求、体现和实现国民健康权的重要途经。为了推动并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主要健康指标,建议优先考虑重大慢病和肿瘤等治疗领域的疾病防治基本用药需求。

赵琨认为,应有效调动企业积极参与研发创新,创新要有创新价值,用真实的数据来分析形成证据,支持相应的管理政策。

殷大奎认为,要注意临床用药性价比的问题。国外的药物是贵,国内好的药物也贵,但用这个贵的,如果真的非常有效,要考虑。“比如我研究过好几种抗生素,质量好的三五天就控制下来,质量差的要用一周甚至半个月,而且毒副作用大,在肿瘤规范治疗当中应该搞一个性价比。”

当然,不是所有新药、靶向药或者免疫治疗药物都是最佳选择,这里面又有一个老药PK新药的问题。赵荣生表示,对于新药的出现,在临床上如何做到最佳应用?应该有使用前提,从普通的治疗、普通的化疗,包括后面新药老药如何结合优化治疗效果,我们是不是遵循了指南,这很关键。

中西结合、新老结合提升肿瘤临床治疗效果

西医的靶向治疗,化疗、放疗甚至手术,虽然能杀灭癌细胞,但也不可避免地杀伤了人体部分正常细胞,从而给患者身体带来很多副作用。

“在肿瘤防治上,中西医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各种疗法的毒副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比如放疗损伤,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不思饮食,靶向治疗或生物制剂治疗出现的各种皮肤病变等。”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曹洪欣建议,应进一步推进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体系与能力建设,保护人民健康。

现场2

“规范肿瘤临床用药 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座谈会现场。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齐波摄

“现代医学传到我国两百多年,传统医学几千年,过去我们防病治病包括肿瘤防治都是靠中医。所以互相贬低不好,中西医结合是正道。”殷大奎表示,中医药在治未病当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当中发挥协同作用,在康复当中发挥核心作用。对于肿瘤的预防,也就是治未病方面,中医药要发挥主导作用;得了癌症,放化疗睡眠不好、恶心呕吐、食欲不好,全血细胞少,中药帮助改善身体状况,这就是协同作用。

在优化使用药物治疗方面,赵荣生认为,不是所有新药、靶向药或者免疫治疗药物都是最佳选择,这里面又有一个老药PK新药的问题。“对于新药的出现,在临床上如何做到最佳应用?应该有使用前提,从普通的治疗、普通的化疗,包括后面新药老药如何结合优化治疗效果,我们是不是遵循了指南?这很关键!”

“肿瘤是一个最需要人文精神的关键领域。”殷大奎补充说,肿瘤是一个容易出现医患矛盾的领域,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人文精神素养,必须跟病人有很好的交流沟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做到医患同心。

相关链接:

提升癌症5年生存率 早筛早诊是关键

90%以上的癌症在潜伏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当出现明显症状就医时,已经到中晚期,这也是导致我国癌症死亡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7%的重要原因之一!

“癌症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石远凯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要推广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理念,特别是针对肺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肝癌等我国常见癌种的筛查和早诊早治。

“按照5年与10年生存率来看,现在中国乳腺癌的总体治疗效果比其他肿瘤略好,这与女性两癌筛查有很大关系。”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王水表示,目前我国女性的乳腺筛查需求正逐渐上涨,但总体来讲,筛查质量不够高。为此,他建议,将AI等新技术加入肿瘤筛查,提高筛查质量。

农工党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协和医院群医学及公卫学院教授乔友林表示,加强筛查、提高早诊率,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最有效途径。他呼吁,将预防保健纳入医保,对于可防可治的癌症,如乳腺癌、宫颈癌等癌症,做好疾病筛查,普及疫苗接种,做到早诊早治。

乔友林还表示,虽然去除病因是肿瘤预防的根本之道,但是癌症是多因素复杂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单一病因不明确,从而给病因预防造成很大困难。另外,很多肿瘤的病因是不能改变的,比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让我们能够选择的机会很少。因此,切合实际的,真正行之有效的癌症防治办法就是二级预防,那就是“早诊早治”。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肿瘤 治疗 药物 规范 临床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