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宏观

聚焦数据安全问题

政协委员:应权衡好制度与技术的关系

2022年03月02日 09:26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3月2日电(记者 崔吕萍)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资源。如何做好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时,更大程度地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是数字经济领域的一场重要技术探索。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认为,应鼓励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并完善数据流通的技术、标准和规则等。

作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数据要素价值”成为现场的讨论热点之一。当下,全球数字经济竞争态势激烈,如何守住中国数字经济的先发优势并且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兼顾数据要素价值和数据安全保护是一个事关未来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兴技术——隐私计算,被广泛认为是“破局”之举。

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并重

2020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 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认为,既然数据是继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已成为了一种生产要素,那么我们就要把数据生产要素做实,数据价值体现出来,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促进数字经济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该怎么做?周延礼认为,应当明确两点,一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二是明确数据权属、促进数据交易。在他看来,目前,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方面,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法律法规,对于维护健康数字经济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加强网络强国建设,维护数据安全是确保网络安全核心,大数据的战略是网络强国的抓手。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各类信息和数据平台应运而生。加强监管,保护数字经济消费者的利益已是当务之急,然而监管方式方法、制度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据总规模达到3.9ZB,同比增长29.3%,占全球数据总量9.3%,居全球第二位。然而,我国数据要素价值发挥还不充分,存在着“流通门槛偏高、流通路径单一、价值挖掘不足”等挑战。

周延礼认为,数据的安全问题不但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技术推动,这两方面都需要权衡好关系,所以在具体的研发中,我们还要看技术创新以及制度建设如何实现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隐私计算发展迅速,规模化加速落地

过去两年,隐私计算成为解决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这一挑战的核心技术。经历了2020年的隐私计算技术元年和2021年的隐私计算应用元年,业界认为隐私计算技术在2022年将迎来大规模落地的需求。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和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当前,我们谈数字经济和安全的主要原因,是这几年大数据技术发展成功后,带来的新需求和新问题,新需求就是数据要素化,新问题就是个人信息保护。为满足新需求应对新挑战,要建设面向数据要素的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实现市场化配置。

何宝宏表示,这一过程中发现,在区块链上,可以实现“信息可见、价值不可得”,而隐私计算是“信息不可见、价值可交换”,都是数据要素资产化带来的技术性刚需。我们发现,近年来,隐私计算产品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当前这项技术在金融、医疗、政府招投标等领域已经完成了探索性应用。

数据显示,从中国信通院参与测试的产品数量来看,从2018年2件、2019年15件、2020年54件,到2021年的105件,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并且主要应用在金融、政务和医疗等领域之中。

此外,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去年发布的《中国隐私计算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也指出,中国的隐私计算专利申请量在过去两年飞速上升,截至 2021 年 4 月,隐私计算相关专利近 5000 项。其中拥有专利数最多的前三家公司分别为蚂蚁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及微众银行。

蚂蚁集团研究院院长李振华表示,新的历史阶段对数字化发展有新的要求,数据要素发展和数据安全之间的平衡是保障数字化进程中兼顾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挑战和方向。以隐私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是其中重要的探索。过去两年,隐私计算成为解决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这一挑战的核心技术,预计在今年迎来行业大规模落地的需求。

李振华认为,今年,无论从法规要求还是技术成熟度上,整个数据流通领域将告别数据明文时代,开启“数据密态时代”的新征程。数据密态技术必须要在性能、可靠性、成本、适用性和安全性上达到作为基础设施的关键指标要求。然而现有任何单一的技术都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我们认为可信隐私计算将是未来能够助力行业、迎接数据密态时代挑战的重要技术方向。”

针对加强数据安全、推进隐私保护计算技术,锘崴科技创始人、董事长王爽建议,健全完善数据流通和分享的政策监管体系、促进建立隐私保护计算技术与应用标准和产品认证体系,以及建立统一的数据行业监管平台。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