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唐云舒:让“大国工匠”成为制造强国的坚实根基

2022年03月03日 18:40 | 作者:肖亮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肖亮升)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华丽转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有力推进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产业工人队伍规模和素质得到一定程度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国技能人才2.3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5800万人,较2018年底分别增长21.21%和21.06%。

“我国产业工人队伍仍存在技术工人总量不足、素质水平总体不高、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等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唐云舒在调研中发现,社会公众对产业工人认知不足,认为产业工人低人一等,部分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选择升学而非择业,高校毕业生更不愿意到企业一线工作。另外,产业工人培养与产业发展规划衔接不够,企业对产业工人培养缺乏内生动力和长远规划,产业工人提升自身素质意愿不强等多种因素,导致产业工人短缺、用工难等矛盾长期存在,制约产业长远发展和经济健康发展。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核心在科技、关键在人,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与产业发展体系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加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唐云舒呼吁,加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让“大国工匠”成为制造强国的坚实根基。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院校、产业工人等多方共同发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地方政府重要工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时,同步规划产业工人培育工作,加强产业工人培养与产业发展规划衔接。摸清当地一、二、三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产业工人底数,以及企业对产业工人需求,精准开展技能培训。”唐云舒认为。

唐云舒建议,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同时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实施优质技工教育建设计划,“十四五”期间每个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至少建设1所技工学校。依靠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资源优势,建立产业工人培养“绿色通道”,培养一大批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鼓励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围绕重点产业培养急需紧缺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产业工人,增加产业工人总量供给。

唐云舒提出,要发挥企业培养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将产业工人培养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列为企业管理考核指标。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和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企业,建立企业大学、职工培训中心等。指导监督企业依法按比例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用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行业协会建立行业性职业技能培训联盟,为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开发技能培训项目。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大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企业职工“人人执证”。

唐云舒还建议,探索建立产业工人职级制度,打通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发展通道,拓宽产业工人职业上升空间。将各类高技能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目录,按照人才类型享受相应政策。引导企业建立与产业工人工作业绩、技能水平相衔接的薪酬管理制度。加大在高技能人才群众中发展党员、评选劳模和推荐提名党委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工、青、妇等代表委员的力度。落实技工院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考试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提高产业工人地位待遇,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产业工人的良好氛围。

编辑:刘乙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