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2年第二期 2022年第一期 2021年第六期 2021年第五期 2021年第四期 2021年第三期 2021年第二期 2021年第一期 2020年第六期 2020年第五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2年第二期

徐利明:优秀书法作品应达到的审美高度与功力水平

2022年03月05日 11:58  |  作者: 徐利明  |  来源:《画界》2022年3月第二期
分享到: 

要尊重不同作者存在年龄层次和功底积累程度不同的问题。因为年龄层次关系到一个人在学书过程中接受与变通古碑帖的能力与水平,这种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时俱进的。青年作者学一家像一家,在展览中能够得到充分体现的是其取法古碑帖所达到的熟练程度及变通活用的水平。你作书的文字内容跟古碑帖上不是一个内容,作品的样式、章法组合也不一样,但你的书法作品要表现出古碑帖的形式美意趣,很像很生动,但不是机械刻板地模仿,而是灵活变通地模拟,作品的气息和技巧要达到整体的协调统一。如做不到这一点,是肯定不能入选或获奖的。如果是中年书家的作品,其功底积累就比较深厚一些,学的比较多,变通的余地也比较大。我们要倡导确立自己的学书追求目标,建立自己的个人风格,在书法表现上有自己的个性语言,但这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做到的,要经历一个渐变的、逐步成长、得到历练、达到成熟的过程。

乐府六朝联--徐利明

乐府六朝联--徐利明

我喜欢用江苏书坛的几位老前辈做例子,胡小石、林散之、高二适、萧娴、陈大羽,几个老人完全不一样,没有互相影响,而是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取法路径,各有各的历史传承,也各有各的出新主张。是很了不起的!我特别赞赏高二适的取法路径,他学宋克,学康里子山,还学唐太宗、唐高宗等,还写杨凝式《神仙起居法》等,这几位是一般人学书很少关注的。一般人学书特别关注的是苏轼、米芾、王铎等,要么北朝碑志,他的学书取法明显与同时人拉开距离很远。再看其专著《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书稿八万多字都是毛笔写的。《急就章》是章草经典,他的考证远涉甲骨文,甚至追溯到更远的那些古文字,为研究章草,涉及甲骨、金文、刻石、简牍、帛书,等等,夹杂在手稿中的各种体势的字例都是他自己写的,用以说明章草的来龙去脉,纠正《急就章》中的讹误。

我认为,我们应倡导取法途径的丰富与多向,不要跟风,跟风是没有出息的。跟风现象是一种肤浅行为,是一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表现,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短视行为。学书者、书家应该经常思考和开拓自己新的书路,取法路径不能长年“一贯制”。过去我们常听一些师辈提醒我们“不要结壳”,这是什么意思?是说你固化了以后就改不了了,就不能有新的进步了!

毛泽东主席诗-咏蛙--徐利明

毛泽东主席诗-咏蛙--徐利明

我曾经对王铎和八大山人书法的演变过程做过个案研究。这两位个人风格是非常强烈的,但是从成长规律和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有共同性。他们三、四十岁时,往往学一帖像一帖(有的作品书写时可能年龄更小一点)。我们不一定能看到原作,不一定掌握全面的资料,但是可以推论,年龄越小功底就越浅,随着年龄增长,临帖和创作的积累越来越多,得到了历练,功底逐步深厚,越来越成熟。大约在四、五十岁前后往往变化特别大,因为此时学过的碑帖已比较多,思考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反映在书法实践当中,他们会经常尝试不同风格的笔调,所以一时期的作品面目表现得特别活跃,笔墨的变化、章法的变化、字形到用笔的各种变化特别多,很不稳定。

我们曾经一度在全国书展上看到,许多青年作者热衷于学王铎,喜欢效仿其一笔竖画斜斜的自右向左下方拉下来,拉得很长,这是王铎中年时期热衷的事,五十多岁以后就不这样做了。王铎中年时期还热衷实线、虚线连绵缠绕一气,实线是笔画,虚线是牵丝。笔画与笔画之间,偏旁与偏旁之间的映带、牵丝连绵不断。但是五十多岁以后,日趋稳健,中年时代那种动作多、动感强、用笔粗细变化反差大、牵丝用得多、章法和墨的变化多以至涨墨含糊一团的现象不见了,变得气息平和了。六十岁之后的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平正;气息平和,用笔稳健,章法无奇,但是越来越有内蕴、越来越耐人寻味了。他六十多岁就去世了,如果能多活一些年的话,其书法还会越来越平和。八大山人七十岁前后到八十多岁的作品(他是八十多岁去世的),也是越来越平和了。他中年时写的字奇姿异态很多,气息也比较怪,到晚年线条越来越厚实,字态越来越稳健,墨色变化也比较平和了。所谓平和简净,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一室半窗联-徐利明

一室半窗联-徐利明

再说林散之先生。他早年的字流传下来很多,包括二十几岁的都有,那时的楷书就写得比较精到了,或取法唐楷,或取法魏晋。后来他广泛地取法,学了大量的碑帖,从古代到近代,凡是他觉得好的都会去临习,篆、隶、真、行、草,可谓容纳百家,以此为功底来谋求创立自己的风格。他听从黄宾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诲,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游历了很多地方,增长见识,丰富学养。他诗、书、画、印全面修炼,篆刻青年时搞过,中年以后才放下。晚年他画得也少了,但是诗、书是相伴终生同臻高度的。《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1973年第1期发表了林散之的书法,其草书作品笔墨精到、格调高雅,令日本书家折服,他们络绎不绝地到南京拜访林散之。日本书坛巨擘青山杉雨恭恭敬敬地题写了“草圣遗法在此翁”为赠。此时林散之先生74岁。到80岁后其书法进入化境,越来越放得开,以前的笔墨精到、法度讲究,更深层次地隐起来,天趣真情活跃于字里行间,流露在笔墨之外。笔墨的虚实变化更达到一种高度,尤其是宿墨的用法,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臻于神奇而通融的化境。

横披-千祥云集-徐利明

横披-千祥云集-徐利明

根据书法规律来说,一个书家的成长过程有早年、中年、晚年三个阶段,流露在外的形式技巧、笔墨功底所达到的高度以及其书所表现出的情怀、精神的深度在不同年龄段是不一样的。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苏东坡也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之极也。”孙过庭讲的“复归平正”与初学时的“平正”不是一回事,苏轼所说的“平淡”,是“绚烂之极”后的至高审美境界。八大山人和王铎晚年的“复归平正”和他们早年书法筑基阶段的平正是不一样的,即苏轼所说的“平淡”,是绚烂之后复归平淡,是有丰富而耐人品味的审美内涵和精神内涵的。苏轼原文当就文章之道而发论,书法同理。

书法发展到今天,已经和过去有了很大不同,学书者及书法家必须增强学养、多在书法本体上下功夫。最重要的是不要跟风,要有自己的个性追求和独到路径。中国书法自古以来千变万化,风格非常丰富,为什么到最后都集中到某几家、某几种碑帖上去了?那么多古代名作精品,那么多名家大师经典作品,为什么视而不见呢?这是很不正常的。书法的发展应该百花齐放,应该丰富多彩。从作者角度,从书协领导者和展览评审者、策划者的角度都应该注意这个导向问题。我们着眼于书法未来的发展,对此应充分关注。


徐利明

1954年生,文学博士,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导,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京印社社长,西泠印社理事。

荣获中宣部、人事部、中国文联表彰的首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紫金文化奖章”。专业成果获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金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篆刻评比一等奖。

责任编辑:张月霞

文章来源:《画界》2022年3月第二期

版面设计:汤炜

0

1




编辑:画界 邢志敏

关键词:书法 越来越 高度 取法 变化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