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2年第二期 2022年第一期 2021年第六期 2021年第五期 2021年第四期 2021年第三期 2021年第二期 2021年第一期 2020年第六期 2020年第五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2年第二期

杨晓阳印象

2022年03月05日 11:58  |  作者:刘曦林  |  来源:《画界》2022年3月第二期
分享到: 

一、 形貌基因

杨晓阳样子有些怪,体高,脸大,浓眉,隆鼻,络腮,不像正宗的汉族人,我说他是西域人,去年同到新疆去,老画家哈孜·艾买提戏言:正式宣布杨晓阳是维吾尔人。杨晓阳的形貌、言谈、举止显然有些不平常,在他身上也许真有西域人的基因。

基因是什么,是遗传因子,生命赖基因支持而有种族、血型、形貌、气质、才能、健康状况之差异,它以物质性而存在,却以信息性为根本属性。信息差异决定了杨晓阳其人,不仅形貌不凡,且富从政、从艺多种才华,有吃苦、冒险、好强、好大诸多精神。

吴哥写意之四-68×68cm--杨晓阳

吴哥写意之四-68×68cm--杨晓阳

二、 积学胸怀

读过杨晓阳的年表,知其积学数年,修养、才能益丰。幼年能剪纸,少年勤读书,晓乐器。青年时代,插队劳动得历练;又幸遇刘文西、陈光健等名师指导;曾骑单车四个月游大西北,劳筋骨,广胸怀;复补修古典文学,增学养。而立、不惑年代,主持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及全院管理和教学工作;知时机广收文物,延揽人才,重视学术;邀“写意精神中国美术的魅力”论坛进西安美院;发表“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说。知天命年,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关注国家文化战略;主持多项重大创作展出学术活动。他从周秦汉唐故土走来,成为全国画院系统学术带头人,人皆知其多能。

近年网上时有批评涉及杨晓阳,杨皆坦然。杨诚非完人,然其所擅诸端,常人未必能及。画友六人骑单车作西北行,独杨一人坚持到底,后卖自行车买皮衣御寒,方得冒大雪返回。当众人乘时机下海经商之时,杨却广收文物,仅为学院购置的拴马桩就摆满一操场,当时中国美术馆也只有摆在竹林中的几件。文物增值之际,杨却几度捐赠彩陶、拴马桩等珍品。众皆忙于个人艺术之时,杨创意“西部、西部”大展,策划“岁月丹青”“南北对话”“新中国美术家系列”,率领“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陆路丝绸之路考察团采风。他有诸多这类的大视野、大思维、大创作,只盯着他缺点的人未必能有此大胸襟、大业绩。

吴哥写意之一-68×68cm--杨晓阳

吴哥写意之一-68×68cm--杨晓阳

三、 艺术突围

杨积有太多的速写、慢写。其中人物头像有陕人厚朴之气,坚实如雕塑之质;人物动态、生活场景写生接地气,富生活气息,有些已见创作构思;风景,或山岭,或屋木,皆有地域特征;专题写生则有宁夏、乌兹别克斯坦、南非、希腊、印度数册,显见他对异域文化特色之敏感。速写是对一位当代画家生活深度和造型能力、劳作态度的检验,这一代画人的优长之一是直面生活的速写。

被杨晓阳编入“主题创作”部分的作品中,以1983年的毕业创作《黄河的歌》最精,那是一幅工谨的水墨人物画大构,入夜时分,船公们舟中晚餐,一曲唢呐似伴随水波流向远古,观其画,如闻其声也。此画造型之严谨,整体气氛渲染之谐和堪为上乘,是青年杨晓阳的代表作。此后的《大河之源》组画等画风类似,《塔里木风情》等为工笔设色,也各有特点。

杨晓阳原本可以沿《黄河的歌》再上一台阶,但他不满足于过于接近其师刘文西的作风,试图突围以找到自我。如其第三类“重彩”作品。这些壁画渐远水墨,是装饰性的大铺排。如果说重彩壁画《阿房宫赋》、《远古足音》尚未揭其本性,《生命之歌》(1995年)和《丝绸之路》大构已经以其线描的装饰性和色调的单纯性渐渐摆脱写实造型的约束,彰显出杨晓阳驾驭大卷和色调的才能。其中,《丝绸之路》在冷暖渐变的大卷上有若干段落和局部,生动地表现了丝路各国风情和文化情调,体现出工笔重彩一路技法的多样性。

2002年,杨晓阳出版了题为《告别过去》的画册,这无异于他迎接新我的宣言。1994年他曾提出了“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的美术教育理念,这是缘于艺术教育的理论构想。其后,杨出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在策划活动时打起了“写意”旗帜,以2014年的《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最典型。同年,杨发表《十论大写意》。2015年,《中国书画》杂志主办“杨晓阳大写意理论研讨会”。渐渐地,杨晓阳和大写意连在了一起。对于一位画家来讲,有清晰的理论是可贵的,但其作品如何“大写意”更令人关注,画家毕竟要靠画说话。

吴哥写意之二-68×68cm--杨晓阳

吴哥写意之二-68×68cm--杨晓阳

在前述《杨晓阳作品资料册》中,第四部分是“水墨写意”,荟集20032016水墨作品数幅,依其画法大体可分为水墨泼写与水墨装饰两类。前者以《关中正午》(2013年)、《茶有道》等为代表,焦墨勾皴人物面部,其余体态、衣饰以淡墨或浓淡墨大笔挥洒,整体造型方整如石雕,而淡墨却温润如玉,此类作品恰好体现了他的四句话“顽石之形,老玉之质,古陶之品,陈茶之味”的审美理想。我喜欢这类作品,变形有度,质可品味,令人想起他的古董收藏,是霍去病墓顽石之形与彩陶之想象力,与古玉之质、陈茶之味的化合。他似乎应该沿此路数深进,但他却陷入了一种平头顶、大下巴、长脖子、矮身子如石墩的人物程式,这体现在它的《生生不已》系列(2008-2012)及小品画中,几至成为他的流行样式,为此而招致批评之声。杨晓阳之大气在于能正视这种批评。前不久,笔者与晓阳直率地谈到这种类型,我认为写意人物画较之山水、花鸟画在造型夸张、变形之“度”上有其特殊性。他过于执著地沉溺于他喜爱的石雕了,而疏忽了人物造型的特殊性及个性化特征,疏忽了水墨画自身的语言,他坦言同意,并表示再度“突围”。他说,过去刘文西老师的路子太成熟了,不能重复了。与石雕结合是新路子,很长,也很难,但有前途,走不通也要往通里走。那么,是否说艺术的创造既需要从前人的成法中突围,也要从自我的程式中突围,后者比前者难,有难度方有高度。

被杨晓阳列入“水墨写意”的还有《丝绸之路》(20132014年)、《社火》(2016年)及《水墨人物》小品(2015年),这些应该是他调整期间的近作。显然他改变了前述水墨泼写者面部与身体工写异法一体的作风,也改变了变形程式的呆板弊端,他弱化了变形的度,用或粗浑或严整的笔法统一了全画,又辅以淡墨背景渲染,在线描的统一性与块面的穿插中找到了一种新节奏。或许这也是他突围计划之一种表现。它有装饰性、壁画感,故可称为他探索中的装饰水墨。装饰水墨也有写意性,《八十七神仙卷》如是,敦煌元三窟的千手千眼观音亦如是。杨说写意“是中国所有造型艺术的精神”,我同意这看法,并希望他的写意艺术以其独特性、深刻性和高难度突围成功。

吴哥写意之二十-68×68cm--杨晓阳

吴哥写意之二十-68×68cm--杨晓阳

四、 理论思维

中国文脉的特点之一是以文事画,正如宋邓椿《画继》所言:“画者,文之极也”,“其为人者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杨晓阳有文,有理论,其见解以《十论“大写意”》为代表,前文已涉及,同道亦曾为之专题研讨。本文截稿之际,收到晓阳新著《大美为真》,亟读之,是文高于前文,且体现斯人宏观思维之胸怀。

是为“杨晓阳印象”。之所以名为“印象”,乃感性,乃感受,非深入研究之认识,更何况许多作品未见原作,打印之画作资料亦非庐山真面,因此,也期待他的展出。

丙申秋晴 于里仁书屋


杨晓阳

195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国家三五人才一级,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博士后导师,教育部高教名师。

责任编辑:邢志敏

文章来源:《画界》2022年3月第二期

版面设计:汤炜

未标题-

未标题-1



编辑:画界 邢志敏

关键词:晓阳 写意 年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