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2年第二期 2022年第一期 2021年第六期 2021年第五期 2021年第四期 2021年第三期 2021年第二期 2021年第一期 2020年第六期 2020年第五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2年第二期

卢禹舜:美日韩“文化立国”战略对建设“中国气派”美术体系的启示

2022年03月05日 11:58  |  作者:卢禹舜  |  来源:《画界》2022年3月第二期
分享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界一直在梳理和总结百年中国的美术发展史,回顾和总结的结果是,大家越来越形成共识:那就是要重拾中国美术自身的话语权,建构中国美术自己的理论和评价体系,铸造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渗透中国精神的中国美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课题。那么,如何理解“中国气派”?我们当前又可以通过哪些路径去建构“中国气派”的美术体系呢?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做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给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结合这些观点和建议,加上美、日、韩等国文化发展战略带给我们的启示,我想谈一些我的思考。

天地大美-心驰神往-笔遂墨顺-山海经-505×193cm-2018-年--卢禹舜

天地大美-心驰神往-笔遂墨顺-山海经-505×193cm-2018-年--卢禹舜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一些有识之士有感于当时日本社会普遍地对物质价值过于偏重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一些问题,为了加以纠正并提升一般国民对精神价值的关心,着眼于社会的未来发展,认为有必要进行产业层面的观念转变和相应改革。为此,作为新政策才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日本的文化产业由此发端。可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并不与文化事业完全分立,也并不一定与物质至上的社会风气直接挂钩,恰恰相反,从日本来看,改变物质至上的社会风气,增加对精神的追求,正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初衷,韩国也是这样。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美、日、韩“文化立国”战略中一些可资借鉴的措施:

1、 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美、日、韩三国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比如,日本2001年就出台了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的目标。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大纲和计划,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使其文化产业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2、 始终重视文化的精神性本质,重视培育社会文化“土壤”。比如,强调上至总理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不断地深化对本国文化的认识、感受和评价;提升国民生活中的“审美与表现”,认为即使保持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传统生活习俗、参与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欣赏民间工艺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支持。使国人在日常的生活方式中,享受感性丰富的内容,热爱文化艺术,重视传统文化和仪式。

天地大美-心驰神往-笔遂墨顺之一-69×276cm-2018-年---卢禹舜

天地大美-心驰神往-笔遂墨顺之一-69×276cm-2018-年---卢禹舜

3、 立足传统、依托大众。提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以社会大众对文化的感受为背景,以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动力,从本国传统与现实文化中获取灵感与资源,从社会大众的文化热情、感受和参与中得到鼓励和支持。

4、 政府的全方位扶持。对大学、民间团体甚至私人主办的文化场所,政府从资金到人员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日本对美术品等实施登记制度,使美术作品的持有者与美术馆之间建立起交流制度;从儿童抓起,推进全民参与“感性价值创造”,以培养大众的文化感受力,等等。

5、 重视促使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结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使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成为新的魅力、新的展示。使经典化的内容渗透和流传于现实土壤,并赋予现实生活新的活力。

最后,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尤其是非常重视地区节庆祭祀等传统文化活动的继承,特别是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此外,立足本国文化特点,确立文化传播和输出的重点区域。比如,日韩把国际区域重点定位在亚洲,除了因为亚洲是新兴市场、文化消费潜力巨大之外,还由于日韩的历史文化与亚洲各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很多相似性,更容易获得文化认同。

永远的敦煌-193×398cm-2018-年--卢禹舜

永远的敦煌-193×398cm-2018-年--卢禹舜


以上我介绍了美、日、韩等国“文化立国”战略上的一些成功经验,那么这些经验又可以为我们的当代美术发展建设、为“中国气派”美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哪些启示呢?

首先,我认为应该充分吸收传统文化资源,突出中国美术的人文价值立场,突出其“立”人、促进生活“和谐”的社会功能,重建民族文化和中国美术的身份认同。这也是文化事业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其次,我认为“中国气派”美术体系的建立应该重视和强化对美术的“文化土壤”的培育,我主要指的是公众的文化和审美意识、社会的文化和审美氛围,中国美术对自身的文化体认和身份认同,不仅需要美术工作者做这样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在观念层面上对本土文化有一种普遍的体认和认同,只有这样,二者才能自然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美术生态脱离不开大的社会文化生态,整个社会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美术的认同度影响着美术界自身对本土文化和中国美术的认同,这是不言自明的。

第三,关于审美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化问题。这曾经是大众文化一度争论的问题,而目前这已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既成的生活现实。那么,“中国气派”的美术体系,该不该包含对这一现实的思考和体现?我们的“三贴近”的美术创作要不要考虑或为其发展增加助力?美术传统的经典性与时代性与大众性又是什么关系?从美、日、韩的战略措施来看,恐怕也应该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第四,对于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的再认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相互统一、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二者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完全分割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交叉,甚至在某些领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混合。但在实践中,我们容易对二者交叉或混合的部分认识不足,使得我们双轮驱动的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要一方面重视利用文化产业来发掘、渗透和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展示和宣传中国美术魅力;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在文化产业中有意识地融入和深化传统文化和中国美术元素,重视民间美术的开掘,增强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

天地大美-心驰神往-笔遂墨顺之二-144.6×725cm-2016-年--卢禹舜

天地大美-心驰神往-笔遂墨顺之二-144.6×725cm-2016-年--卢禹舜

第五,重视、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地方、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运用通俗易懂、易于被群众接受的方式,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美术知;创造条件,鼓励群众多参加、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相关法制建设,营造尊重原创、尊重创造的良好文化氛。

第六,关于传统资源、现实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和挖掘。美、日、韩的做法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比如,日、韩从儿童教育抓起,倡导全体国民对本国文化艺术尤其是传统文化艺术的再认识、再评价。其实中国美术的文化传统就个性很鲜明,不仅全面、系统而且经典。以中国画为例,中国画传统中的认识论、方法论、评价论等都是经典的内涵。在认识论上有“度物象而取其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等思想;在方法论上有“澄怀味象”“经营位置、骨法用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观念;在评价论上有“气韵生动”等主张。这些经典的美术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美术传统的独特个性,而且具有永恒的指导价值,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认识和体会。

最后要强调的是,“中国气派”的美术体系并不是孤立、单一、封闭、一成不变的,而是适应时代和历史发展的需要,不断在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的过程中,生长新的肌肤、充实新的活力,不断发展丰富的包容重生复合体。一定要避免将其模式化、绝对化,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文章节选自《关于“中国气派”美术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卢禹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院务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责任编辑:张月霞

文章来源:《画界》2022年3月第二期

版面设计:汤炜

1

未标题-1



编辑:画界 邢志敏

关键词:美术 文化 中国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