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赵家军:糖尿病防治一定要重视农村

2022年03月05日 18:01 | 作者:宋宝刚 付振强 易欣 刘冠雄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宋宝刚 付振强 易欣 刘冠雄)在中国,你可能有一种“朋友”很多,多到你周围平均每10个人里就有1个,这就是“糖友”。这个糖可不是甜甜的糖,而是“甜蜜的负担”。它不仅是脱贫攻坚路上的一个“拦路虎”,也是乡村振兴上的一块“绊脚石”,它就是糖尿病!全国两会召开前夕,长期从事糖尿病临床和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立医院院长赵家军接受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委员会客厅》栏目专访,就“助力乡村振兴 守护人民健康”话题深入解读,建言献策。

记者: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目标。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好,人们也愈加重视健康问题。但是以糖尿病为首的慢性病,严重影响着居民的健康水平。您作为糖尿病专家,请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的形势?

赵家军:改革开放40多年来,糖尿病在我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只有0.67%。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等,上世纪90年代,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到了2-3%之间,2000年以后达到了6%。2010年的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10%,患者总数超过了1亿。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活习惯,另一个是遗传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因素的改变,导致了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

记者:我们经常说的“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有人戏称其为“富贵病”。您觉得这个戏称科学吗?

赵家军: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只有经济收入增加了才能吃得好,吃得好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油多。第二,不良的饮食结构也极易导致各种慢性病,根本原因就是总热量摄入过多。人们常说的营养过剩,实际上是能量过剩,能量过剩以后脂肪就在我们体内大量储存堆积,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个问题千万不能轻视。

记者:您刚刚说到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我们热量摄入主要靠饮食,您认为“一日三餐”这样的说法,我们现在还需要严格遵守吗?

赵家军:严格来讲“一日三餐”还是要遵守的,这是长期以来我们形成的饮食习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生活还是尽量要有规律。

记者:您在前年的两会“委员通道”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当全中国的农民都健康了,我们才有可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当下农民患糖尿病的也不在少数,您认为我国在糖尿病防治上,还有什么困难?

赵家军:我一直关心基层发展和乡村振兴,在“委员通道”上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现在来看我国糖尿病防治主要面临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和基础医疗设施还比较薄弱;二是基层卫生人员的疾病防治知识还需要不断增加、完善和提升;三是做好健康知识普及。我们健康知识的普及还远远不够,要让全民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做好自我防范,才能过上健康的生活,实现健康中国。

如何构建实现健康中国的新格局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实际上就是加强卫生健康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建设。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健康教育,农村基层医疗是我们实现健康保障的网底,基层卫生人员是老百姓的健康“守门员”,所以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技术知识的培训推广很重要。从中医来讲就是治未病——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放到农村去。还有一点就是做好高危筛查,疾病的早诊早治非常重要。

记者:政协委员一直在呼吁将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您认为关口前移对于糖尿病防治该怎么做?

赵家军:糖尿病患者的急剧增加,主要原因还是肥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节奏紧张等引发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一个数据,不管是用饮食、运动、药物、手术等什么方法,绝大部分的人体重减轻了以后,血糖、血压、血脂、脂肪肝、尿酸等指标基本上都会恢复正常。所以我经常说一句话:“先省饭钱,后省药钱,健康多活好多年”,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目前最经济、最绿色、最环保的防病治病的方法。

记者:现在一些工作岗位,尤其是军人、警察等,体重不达标就要扣分,您认为这应该是一个硬指标吗?

赵家军:应该是硬指标,目的是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实际上主要是管住嘴和适当运动(迈开腿)。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和久坐时间是有关系的,久坐的时间长了,尤其超过6个小时得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就会增加。适当增加运动,各种慢性病都会得到一定改善。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饮食、适当运动以外,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只有我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状态,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才能减少疾病对家庭的负担。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我们更应该主张健康长寿,我经常送给大家一句话:“有病长寿是难受,无病长寿才是享受。”

记者:刚刚您谈到老龄化问题,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了2.6亿,而这2.6亿老年人当中有30%都患有糖尿病,一部分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有的好不容易刚刚脱贫,怎么才能防止因糖尿病返贫呢? 

赵家军: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防止因糖尿病致贫返贫,首先要重视糖尿病的合理治疗?我总结为“五驾马车”:第一是定期监测,查看血糖控制得好不好;第二是健康教育,了解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识;第三是合理饮食,因为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和饮食有着密切关系;第四是运动,严重的并发症状态下合理运动可起到良好效果;第五是合理用药,不同的糖尿病采用什么样的用药方式要结合每个人的特点。基层医生可能在这方面掌握的知识还不全面,这就需要全国的学会、专家承担重要的任务,除了门诊治疗外,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基层对糖尿病病人的教育水平,助力全国范围内糖尿病控制得更好。

记者:由于分级诊疗的政策引导,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很多糖尿病患者会选择到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治疗。您对糖尿病防治制度或体系建设还有哪些建议?

赵家军: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健康教育实际上是多方面的。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应通过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给病人和基层医生提供一个专业的、标准的治疗规范,包括糖尿病治疗规范和日常注意事项等。不止是糖尿病,其他慢性病也是如此,通过信息化、人工智能,让医生从繁重的工作中得到一定释放,这样的话糖尿病监测工作就会得到更大提升。

举个简单例子,血糖监测完成后,可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基层医生及时得到信息,管理中心也能够得到病人的信息,当病人血糖控制不好时,我们会给基层医生提供指导。除了血糖监测以外,其它一些健康指标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监测,及时让病人得到救治。

做好这些工作的目的就一个,做好防治结合,降低糖尿病的医疗负担,提升居民健康水平。防治结合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没病的如何少得病,得了病以后如何让他不得并发症、少得并发症。这就是我们讲的“不得病、得小病”,实际上许多疾病我们都是可以预防的。健康也是GDP,建设健康中国的道路任重道远,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记者:现在国家的基本医保目录每年都会进行调整,但是您也提到了基层医院在医疗设备或者是药物配备方面还存在短板,您觉得在基层医院有哪些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必备的?基本药物目录是不是应该纳入更多的药物,方便基层医院治疗?基层老百姓,做自我救治或者自我防护的时候,需要必备的医疗知识是什么?

赵家军:必备的医学知识方面,刚才我讲过糖尿病防治的“5驾马车”了。掌握医学知识最关键的是要不断地进行分层培训,比如高层的医生,对中层和基层的医生进行培训。

第二点,要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我们作为专业人士制定的一些指南或者专家共识,供大家学习参考应用。

对于药物保障这块,口服制剂这一类的常用药物,在基层医院要强化保障,用这些基本的药物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的话,可能还要加上一些行为治疗方法,比如适度锻炼等。另外,也要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动态调整,对于一些纳入医保目录并且已经在中国人群中广泛应用的药物要放进去,比如GLP-1受体激动剂等,让最新的疗法也能惠及基层百姓,也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更早期地预防心血管疾病,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当然,还要考虑个体化问题,所谓个体化,既要考虑到病人的病情,也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情况,所以我就讲,每个糖尿病患者至少都能给他5套方案,方便他选择治疗。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