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双碳中国 能源担当>智库>智库

陈红专:建设若干国家级中医西医会聚创新研究平台

2022年03月09日 22:12 | 作者:王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adsasfasfasf

全国政协委员陈红专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工作方针,也是中国长期实行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发展中医药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

全国政协委员陈红专表示:“中西医结合是以现代医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手段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医、西医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诊治疾病的医学模式。进一步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组织重大疑难疾病的联合攻关和重大慢病及常见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研制开发,使命和责任重大。”

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强强联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全国首家中医西医会聚创新研究机构,围绕如下三方面问题展开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疑难重大疾病;中西医结合的关键科学问题;中医传统理论的现代科学基础。通过积极探索和建设以形成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中西医领域诊疗规范,开发一批国际领先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新技术;通过交叉协同基础研究,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基础理论原创性成果,最终提升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领先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陈红专认为,我国已构建了中西医结合医学一级学科体系,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近年来建设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和传承创新团队也被列为国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

但是,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也存在许多短板:如研究体系和研究范式待突破;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创新体制机制待突破;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待完善;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待加强等等。深化和拓展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交叉融合,开展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研究迫切而意义重要。

陈红专建议,要利用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加快建设若干更高水平的实体性国家级中西医会聚创新研究平台。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建设更为开放、更有活力、更聚资源、更快转化、更能走向世界的政产学研用综合平台,越来越需要突破一校一院内研究格局和现有体制机制的瓶颈,加大协同整合力度,利用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加快建设若干更高水平的实体性国家级中西医会聚创新研究平台。以重大临床问题为导引和切入点,探索重大关键理论的突破。用现代语言,现代方法,诠释中医理论。进一步提升中医西医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通过中医的智慧,西医的方法学,聚焦重大特大临床问题,通过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和有组织科研,实现“研究真问题”和“真研究问题”,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医药。

其次,以国家级中西医会聚创新研究平台为载体,完善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以中西医结合学科为基础,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瞄准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和世界生命科学发展前沿,以建设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为目标,以汇聚优秀人才队伍为核心,整合高水平一流大学、研究院所、医院中西医交叉专业优势资源,捏成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拳头”,着力打造一支精干的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积极培养与引进一批优秀人才担当学科的领军人物。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模式上,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与西医合作交叉汇通的指导思想,秉承“继承传统、弘扬精粹、激励后辈”的宗旨,创造与形成一套完整并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与模式。以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教育为主体、以高层次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医学、善于将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理念结合、勤于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应用的中西医思路汇聚的医学人才,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开设“屠呦呦班”是中医药学拔尖人才培养有益探索。建立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住院规培、专科规培之间的通道。

最后,要以国家级中西医会聚创新研究平台为抓手,促进国际合作交流。如以针灸大科学研究为先导,拿出国际公认的针灸临床疗效的证据,在现代科学语义框架下构建现代针灸理论;以经络的研究为突破口,运用新技术认识经络,发掘规律和防治疾病的作用,争取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新突破。以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为重点,制定符合国际诊疗规范与标准的临床疗效证据并进入国际临床用药指南;以标准规范为引领,加快推进中医药产品在美国、欧盟等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注册,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地位。以国家级中西医会聚创新研究平台为抓手,推动设立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双边或多边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开展高水平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打造成为全球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汇聚创新中心,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医药智慧。(文/王珊)

编辑:罗文

相关新闻